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解读现代服装设计中汉元素的应用及发展

  2020-06-04    112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汉服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下,汉元素成为一种新型的时尚潮流。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汉元素的分解与重组可以将传统的服装元素融合到现代服装中。以汉元素的复兴为依据,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是探索汉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全新的发展领域和未来道路。

  • 关键词:
  • 发展
  • 应用
  • 服装设计
  • 汉元素
  • 汉服文化
  • 现代服装
  • 加入收藏

1、汉元素研究现状


在我国现代服装领域,传统的汉文化服饰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汉服运动”的发展,汉元素越来越被中国人所接受甚至喜爱。在服装快时尚的迅速发展下,物质流的产物使人们的审美逐渐疲乏,这也促进了人们对汉元素文化的接受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将这些文化元素重组并自由地运用到现代服装当中,可使其文化符号更深刻地出现在市场和大众视野中[1]。

1.1 款式

传统汉服的款式形制多样,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汉服的款式变化颇多,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宽松性和装饰性。传统汉服款式主要有直裾、袍衫、曲裾、襦裙、深衣等。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服装风格。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文化”,含蓄、自尊、不爱张扬也渗透在款式当中。早期,汉服款式肥大,袖肥以平裁为主。中式服装以对称为主要形式美感,男性上下连属的袍更能体现穿着者身份的富贵;而女性则以长裙、短襦为主。这些元素的分解与现在服装的融合更要考虑其便利性,才能充分体现汉服元素的灵活运用。

1.2 色彩

汉服以黄、黑、白、青4种颜色为主。春秋战国时期,汉服服饰充满神秘感,到了秦汉时期,逐渐端庄雅致,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的风格逐渐向清新雅致转变,到了隋唐盛世,受到时代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服饰显得更加华丽大气,唐之后的宋朝又与魏晋时期相似,趋向于朴素无华的风格,而在此之后,处于变革时期的明朝,服饰却又显得更加精致。

1.3 面料

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建立在社会耕织的基础上,当时的人们更追求精神文明,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受到儒家、道家、佛家等大家的影响,在汉服上也有很重要的体现,服装不显露人体曲线,追求端庄、优雅,在服装的面料上多采用丝绸或者棉麻等天然纤维。到了现代,制作汉服的面料也借鉴了相似的材料,如苎麻、大麻等天然纤维,就是利用了古代汉服柔软且薄的特性[2]。


2、汉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发展策略


2.1 建立统一规范的汉元素体系和标准

构建一个完整的汉元素体系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力量很难完善,因此,构建一个以商业联盟为基础的汉元素体系,首要的就是将服饰设计研究人才作为沟通纽带,并不断扩大这一团体,在有效的时间内总结出优秀的服装体系方案,后续联合相应的汉元素服装团体或商家进行产品的制作和推广,在企业运营的同时不断完善体系。

2.2 增加设计人才储备

汉元素服装的行业特色使得该行业人才匮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服装的版式设计过程中。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优秀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服产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就在于人才的培养。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要不断宣传和加强传统服饰文化的交流、吸收专业的人才,减少因人才储备不足对行业发展形成的阻碍[3]。

2.3 加强跨区域联合互动

在现代服装销售市场,汉元素服饰相对比较孤立,没有其他服装类型行业的战略联盟,这局限了汉元素在现代服装市场中的发展,所以形成一个区域或者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以增强互动对汉元素服装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汉元素在现代服装当中发展的弊端多局限于电子商务和线上合作交流,很少着力于实体、线下的实施,这必然会增加物流、线上运营商的支出。传统服装的生产需要先进成熟的设备,而跨区域合作对汉元素的运用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过于独立、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必然会被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淘汰,为了更好地促进汉元素服饰在市场的长久发展,必然要加强同行的交流,加强跨区域的联合互动[4]。


3、结语


在汉服元素服装的设计中,更多的是表达对汉文化的寄托和情感,将这些元素分解重组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相信带有传统汉元素的服饰是会被时尚领域甚至文化领域所接纳的,人们也期待这些传统元素能够走出自身的局限,走向更宽广的发展道路,并且能在现代服装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取其精华,让汉元素在服装行业更好地发挥优势,拓展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杨笑冰.中式服装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丝绸,2010(8):66-70.

[2]陈晓穗.中式服装的休闲化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2.

[3]张文辉.现代中式服装的设计思维[J].商场现代化,2013(2):82-83.

[4]杨源.中国服饰百年时尚[M].北京:北京远方出版社,2003.

[5]袁路.论汉代服饰艺术[D].保定:河北大学,2009.


王一如,苏悦,王依乐.浅谈汉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与发展[J].纺织报告,2020(02):111-1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名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人气:88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1-0564

国内刊号:11-2523/TS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