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探究

  2023-08-13    3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农村金融服务能够有效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能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和发展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将首先简单阐述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然后深入挖掘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存在大量的外流资金、缺乏合理的金融服务产品结构、民间金融服务缺乏规范性等问题,最后与相关问题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农村金融服务
  • 县域经济
  • 县域经济发展
  • 金融服务体系
  • 加入收藏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县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效优化农村金融体制,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能够对发展县域经济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当相关人员从实业和理论两方面探讨农村金融和县域经济时,大多把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放在相同地位,只是单纯地将优化农村金融当成农村信用社优化,单纯地认为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就是将贷款更好地提供给农民,在这种情况下简化了农村金融和县域经济问题,导致很多非常重要的内容被忽略,因此对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开展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概述


1.农村金融服务概述

(1)农村金融服务的定义

农村金融就是以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为核心的资金融通过程,主要包括管理、筹集和分配农村货币资金的内容。相比于普通金融,农村金融拥有较大的金融管理难度、较为分散的金融市场、较强的金融活动季节性、较小的户均储户规模、较强的关联风险、较强的政策性等特点[1]。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农村金融服务正在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完善,再加上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的金融管理,能够有效地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从而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也促使相关人员越来越重视农村金融体制的优化工作,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实现了主体的多元化,其中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各大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实际情况可知,仍然存在农村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农民在贷款时仍然拥有很大的难度。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服务信息的对称性不足。对于拥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农民来说大部分都存在生产经营效益稳定性不足的情况,导致其很难通过信贷的方式满足自身金融服务需求,并且很多金融主体因为为农村企业提供贷款拥有很高的风险,所以对相关业务存在抵触情绪[2]。二是向农村地区供给的金融资源不足。在相关的信贷业务中乡镇信用合作社占据非常高的比重,其他金融机构金融信贷产品的开发意愿较低。三是农村金融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循环机制。大部分商业银行只拥有低于30%的存贷比,缺乏足够的资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县域经济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将发展重心逐渐聚焦在县域经济方面,在县域内也逐渐拥有越来越完善的电力设施、通讯设施等,从而不断优化发展县域经济的环境。但是相比于相关体系已经较为完善的其他国家,我国各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各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是在部分县域内由于经济建设不完善,缺少足够的收入来源,只存在较低的经济水平,导致财政的功能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农村人口在县域内占据很大的比重,而县域内又存在较低的工业化程度,农民大多只能够依靠种植农作物获取收入,掌握的资金较少。三是部分县域没有显著的优势,无法借助某一产业或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较为发展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他地方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四是在县域经济范围金融服务体系的成熟性不足,不利于金融服务发展。

3.县域经济与农村金融服务的联系

通过开展深入分析可知,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之间拥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处于核心地位,能够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农村金融服务能够使提升投资和储蓄,从而在资金方面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在金融机构中吸收储蓄是最主要的功能,相关机构借助构建新型投资金融工具和支付利息等手段能够完成对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聚集,然后利用资金支持社会生产[3]。同时储户在储蓄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投资风险分散和经济收益获取。第二,合理发展农村金融服务能够使相关的资金流动变得更加合理,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促进资本效率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社会中的就业压力,从而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存在大量的外流资金

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供给农村经济发展资金是最具体、最直接的内容,但是目前却存在缺乏足够资金供给的问题。

一方面,在农村的金融机构中即使在不断地吸取资金,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输送到城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储存量。例如,我国邮政储蓄虽然在农村大力发展资金储蓄业务,但是很少在农村办理贷款,且需要在拥有较高利率的情况下完成向人民银行的转存,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邮政储蓄的规模,在邮政储蓄中的存款中农民存款占据约40%,也就是说仅邮政储蓄一家金融机构每年就有超过3000亿元的资金输入到城市。国有商业银行制定了向大城市转移的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县及县以下的机构,及时在县及县以下有机构网点存在,当接收到储存资金后也会向上级网点输送资金,已经成为储存资金的机构,导致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流入城市。另外,农村信用社也没有在农村投入全部的资金。全国的农村信用社都存在贷小于存的问题,在每年的存款总额中存差只占据约30%的比重,其中还包含输入到城市的资金。

另一方面,在县域经济贷款市场中,政策性和商业金融机构都拥有不断降低贷款总量的问题,合作金融机构虽然在一定到程度上增加了贷款投放,但是存在后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后,导致县及县以下机构丧失了原本拥有的贷款权,在所有类型的贷款中只有个人消费信贷的授信权限较高,其他贷款根本无法满足相关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致使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拥有越来越少信贷资金总量。二是政策性金融支农原有的作用正在渐渐丧失,在近年来农业发展银行逐渐将发展重心集中在收购农副产品资金的供给和管理工作[4]。随着粮棉购销拥有越来越高的市场化程度,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粮棉收购贷款业务,同时对于拥有较大政策扶持需求的建设农业技术设施、创新农业技术、开发农业等工作没有稳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三是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组织,因为存在过高的不良资产比率、缺少资本金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农业贷款业务发展,导致存在贷款业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因为农村资金外流情况较为严重,各种金融机构仅将较少的资金用于办理农村信贷业务,导致农村缺乏足够的资金发展经济,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

2.缺乏合理的金融服务产品结构

虽然国家对农村发展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在助力县域经济方面只存在较为单一的金融服务产品,无法将足够的资金输送到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在农户、涉农企业、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在总贷款金额中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能够占据约90%的比重。第二,虽然也有其他金融机构存在于县域内,但是仍然存在金融服务产品不足的问题,相比于城市还没有成立较为成熟的大额支付、保险理财等方面的业务。第三,在各个县域内在生产和发展方面的资金需求都非常大,但是对于个体和小规模企业来说很难顺利在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例如,在开展农业生产时,部分农户出于使自身前期成本支出降低的目的会通过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但是,因为农户缺少抵押物,并且种植农作物需要相对较长的回报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多商业银行为了使自身拥有稳定的收益在很多情况下不会向农户提供贷款。

3.民间金融服务的规范性不足

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发展,但是也决定了在运作民间金融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导致民间金融服务优势会为了获取利益会出现规范性不足的问题[5]。主要能够在以下方面得到反映:第一,民间融资监管环境复杂,部分个人或者民间金融组织会制定比国家相关标准更高的利率,导致相关人员贷款需要支出更高的成本。第二,民间融资制度完善性不足,融资机构在经营管理经验方面有所欠缺,致使金融机构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例如,与同期银行基准贷款利率相比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拥有其四倍的放贷利率,并且其管理模式为体外存款和账外经营并存,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很难高质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在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中还有其他非法操作的问题存在,导致农村金融存在较差的发展环境。第三,我国很多县域无法做到有效监管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在约束民间金融机构方面各级政府出台和很多政策法规,但是无法有效落实到实际监管工作中,相关人员很难顺利完成执法取证。

4.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存在不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农民希望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能不断扩大,并且可以和农业产业链企业联合起来,但是因为农村金融领域缺少完善的风控体系,缺乏健全的授信体系,而且农村的信贷效率也比较低,即使是在引入普惠金融后,由于农户抵押物不足、征信记录缺失,以及农业风险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抗风险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普惠对供应量的融资还无法使信用风险得以消除,仅能解决对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结合我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可知,在我国现阶段的供应链金融企业中已经建立风控数据库和风控系统的企业仅占10%,他们无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对金融服务风险进行分析。在农业领域中,很多农业小微企业和农户也不满足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条件,这些综合实力较低的企业对于传统风控工具和方式过度依赖,所以在缺少传统风控系统征信信息的前提下无法充分挖掘相关数据,因为评估能力较低,会影响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稳定性。


三、促进农村进入服务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1.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想要使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在农村中引入更多的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主体的多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工作。第一,应该合理开展优化农业发展银行的工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农业发展。合理调整农村和农业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很难通过市场自主配置资源来完成,还需要政府出台支持政策。现阶段,借助农业发展银行这一途径政府能够保证政策性金融服务有效落实,应该保证其信贷业务在农村有效展开;应该农业银行业务进行进一步完善,逐渐取代农业银行的政策代理。尤其是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对农村土地金融业务进行不断完善。应该保证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政府的政策引导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第二,应该努力转变国有银行的发展观念,保证在县域内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能够拥有合理布局,保证县域经济发展能够得到国有商业银行更有效地支持。特别是农业银行,应该将站点合理地分布在农村县域范围内,借助经营优化来实现自身收益的提升,从根本上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实际上,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农村各种金融机构形成一个综合体,组建全新的社区银行,借助社区银行更好地开展农村金融服务[6]。另外,还可以在城乡制定不同的利率,允许农村市场拥有相对较高的利率,能够使农村金融运行中较高的成本损失得到弥补,提升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网点的积极性。第三,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制定较为宽松的政策,使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壁垒降低,对发展各类民间金融组织给予一定的支持。尤其是当农村金融市场足够开放后,可以鼓励农民建立合作金融组织,如合作基金会或信用合作社等,有效落实内部监控和法律监管的工作,使基层政府干预民间金融机构的情况得到避免。另外,应该在保证民间借贷规范性的基础上给予民间借贷一定的支持,能够有效地补充民间金融。第四,在农村信用社原有的业务经营范围上,应该对限制其业务经营范围的力度进行降低,为其提供混合经营的发展环境。第五,移动县域农村保险机构发展。首先,应该完成农村政策性保险组织的建立,为农村的个人和组织提供农业科研保险、农村基础设施保险、农业良种推广保险以及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等。其次,应该制定农业保险代理机制,在并未建立其足够完善的农村政策性保险机构前,可以借助招标的途径补足农业保险存在的空缺,完成招商引资,确保拥有足够完善的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再借助所得税降低、补贴运营费用、补贴保费等措施使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第六,针对存在大量外流资金的问题,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绩效考核制度。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只能够在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方面使用从农村吸收的储蓄资金[7]。同时与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农村网点服务本地经济存贷比指标进行明确,对于能够有效满足相关指标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鼓励和奖励,并且应该合理处罚没有完成相关指标的金融机构,能够使农村资金外流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2.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想要使农村金融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对创新金融机构产品的工作充分重视。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金融产品需求得到满足。第一,应该完成信贷业务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想要实现金融服务范围和信贷规模的提升,不但应该大力支持关于“三农”的贷款,为相关的个人和组织争取更高的授信额度,还应该保证相关机构拥有足够的贷款受理权限。第二,应该引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结算手段。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时,应通过引入合理手段来实现进入服务范围的拓展,能够使农村地区结算支付网点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能够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第三,应该探索更多的服务类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在充分考虑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将金融服务提供给农业产业链、特色农业等企业,并且应该在充分考虑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科学合理的服务,能够使客户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第四,应该完成担保方式创新。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时,应该与农村产权改革发展趋势相结合,对养殖大户、种植大户等的担保方式进行创新,落实分类授信办法,从而形成与农村经济特点相符的金融服务[8]。例如,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股权和知识产权抵押等担保方式,能够使更多的人满足贷款需求,实现整体贷款金额的提升。第四,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对业务培训进行加强,借助集体培训、网络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使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打造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各地区政府应该尽量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与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利用农村现有的金融资源。第一,建立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各级政府积极开展政策优化工作,促进县域经济拥有更加合理的结构,结合各个地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配置金融资源。在各级政府能够满足财政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对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制定适宜的税收优惠或政策补贴制度。第二,应该保证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充分发挥。想要有效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借助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保证其服务覆盖范围能够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借助相关政策引导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将金融服务主动地提供给“三农”,完成贷款流程简化,将贷款业务的主要群体集中在中小企业中。第三,制定具有金融功能的政策。在支农政策的引导下,农业金融机构应该适当降低下放农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贷款的贷款条件,尤其是需要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建设公益性和基础性设施方面,借助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第四,应该加大监管和惩治金融案件的力度。地区政府合理利用舆论、司法、经济、行政等措施,对金融案件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跟踪和披露,并且采取严厉的手段惩治非法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和不按时偿还金融债务的人员,并对已裁决金融案件的执行率进行提升,在最大程度保证贷款人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9]。第五,应该建立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宜的协调机制。为了使县域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该完成金融、企业、行政协调机制的建立,能够使机制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整体资源配置的效应和功能得到提升。这个机制需要拥有非常强的微观操作性和较高的可行性,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供求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合理完成区域金融资源、财政资源、经济资源整合,使各种资源之间能够发挥互用、互动的作用,促进合力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优化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

新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催生了新的金融技术。农产品行业逐渐向智能化发展,传统的、线下的运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许多农产品企业对网络金融平台等智能化的服务方式有了新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智能化发展方式。为增强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能够推动农产品采购订单以及票据、应付等文件在农业供应链进行买卖的过程中,双方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整合,作为供应链中的平台供应商,能够为农产品交易和买卖双方提供便利,并且能够将展示和操作相结合,并设计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最有利于多方共赢的优质方案,化解农产品企业融资难题。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区应该采取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能够使县域不同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为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该重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机构引导以及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门超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测度与分析:基于县域经济金融发展调查“的研究[J]华北金融, 2019(1):47-54.

[2]张楠农村金融服务的实践与创新以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为例[J] .当代县域经济,2022(1):82-85.

[3]项飞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县域经济差异视角[J]纳税, 2020,14(18):190,192.

[4]张兴中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J]时代金融, 2020(9):20-21.

[5]林天景浅析农信系统信用卡精准营销模式应用[J]经济师, 2013(10):215-216, 220.

[6]王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商展经济, 2023(9):28-30.

[7]郭艳玲县域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县域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91个县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 2013(1):46-51.

[8]朱成刚锻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金纽带'屏山农商银行深化服务助“三农”发展[J]当代县域经济, 2021(7):95-97.

[9]李永,罗万金,蔡叔燕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选择:以定西市为例[J]甘肃金融,2016(1):52-56 .


文章来源:史世凯.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3,(14):129-13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当代县域经济

期刊名称:当代县域经济

期刊人气:15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6371

国内刊号:51-1752/F

邮发代号:62-605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