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策略

  2020-03-06    29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少数民族文化,这也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和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和更好的传承。现如今,文化传播也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少数民,族正在进行社会转型。但是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还是相对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创新体制以及转变思想的方式推动文化传播的转型,因此,文章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关键词:
  • 少数民族
  • 文化传播
  • 民族文化
  • 转型
  • 加入收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大部分少数民族开始对自身的社会形态以及文化传播方式进行转型。但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传播方式、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少数民族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文化传播,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给予政策支持,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转型的必要性


(一)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比较少、分布也比较零散,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少数民族一直处于被压迫、被歧视的状态中,所以其经济、政治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中之后,少数民族才真正变成国家的主人,但是其自身发展仍然有待提高。在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少数民族如果不突破发展限制,大力发展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话就无法提高其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少数民族必须对各方面进行转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只有在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积极传播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够让民族真正强大起来[1]。但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传统观念、地理位置以及传播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只有不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进行转型才能够促进文化传播、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

(二)是改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状的需要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生活在国家的边陲位置,很晚才开始接受现代文明,所以其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比较单一和落后,这导致很多文化在渐渐没落甚至是消亡,所以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进行现代化的转型是改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状的内在需要[2]。随着时代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在不断更新,但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介质在不断减少。所有的文化传播都需要介质,比如说民族特色服装、民族特色饮食等,但是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介质越来越少。比如说服装,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少数民族都对服装进行了改造,除了特定节日基本不再穿本民族的服装,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淡忘民族的服饰文化,也会让人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陌生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其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人越来越少。有些民族没有文字体系,所以很难记录民族文化,基本上是靠老人讲述,但是现在这些老人有很多都不在了,所以能够传承古老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了。此外,当前有很多年轻人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都不感兴趣,所以也不愿意传承和传播,这也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策略


(一)转变观念

观念、理念对行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转变观念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转型的前提和基础。转变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少数民族意识到对文化传播进行转型的重要性,二是让人们接受和包容少数民族文化。①少数民族应该积极传承自身的民族文化,并对本民族文化进行综合分析,剔除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文化并赋予优秀文化一定的时代内涵,让民族优秀文化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3]。少数民族应该了解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比如说传承民族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民族的发展;传播民族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增强人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②应该让人们接纳和包容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相对来说会落后一些,所以有很多人对于少数民族都不是很了解,也有些人觉得少数民族的部分文化比较怪异,所以不太能够接纳少数民族的文化。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弘扬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同时也包容少数民族的文化,这样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

(二)创新机制体制

创新机制体制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转型的关键环节,因此国家需要对相关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制度方面:①从宏观角度来看,要想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就要消除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国家需要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机制,比如说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激励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传播的转型和创新,也可以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保障机制、人事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提供制度支持。②要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比如说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公益事业,为少数民族文化公益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通过市场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进行资源配置,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二是经济政策方面:国家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转型的经济支持。首先,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基金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进行资助,鼓励少数民族传承、传播、创新民族文化。其次,国家需要对文化企业进行培育和扶持,比如可以拓展融资渠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企业的发展。三是传媒体制改革:少数民族传媒行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都比较小,所以可以对少数民族的传媒行业进行重组,并对其体制进行改革。比如说可以将几个传媒企业联合起来,这样就能够提升少数民族传媒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对传媒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比如说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吸引人才。

(三)创新传播手段、优化传播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当中,各种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有利于丰富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渠道,因此创新传播手段、优化传播渠道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转型的重点。①国家可以利用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升级,比如可以多创建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突破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空间限制,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众传播。而且不仅要在国内传播,还要在国际上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让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向国际舞台[5]。②少数民族应该不断学习互联网技术,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

首先,少数民族可以创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网络平台,在平台当中多更新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动态,且要以幽默有趣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本民族的文化。同时政府以及少数民族应该对网络平台进行监督和优化,及时控制不良舆论的散播,也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少数民族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比如说民族特色服饰、民族特色食物、民族文化书籍等;也可以开设旅游景点,比如湖北恩施就通过特色旅游景点传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传播民族文化,还能够增加民族经济效益。此外,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应该鼓励本民族的年轻人传承民族文化,降低民族文化萎缩和消亡的概率。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当中凝练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最终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还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当前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已经逐渐萎缩甚至是消亡了,为了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应该转变传统观念、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创新相关体制,从而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李倩岚,王瀚东.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探析[J].理论月刊,2015(10):72-76.

[2]蔡梦虹.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7):160-164.

[3]胡成林,罗艳.当代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世界,2018,No.327(7):32-35.

[4]石蓉蓉.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9):44-46.

[5]王长全,戚桂杰.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2):82-86.


刘筑蓉.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转型探讨[J].传媒论坛,2019,2(24):171,17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贵州民族研究

期刊名称:贵州民族研究

期刊人气:92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1002-6959

国内刊号:52-1001/C

邮发代号:66-35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