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地方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振兴战略实证研究

  2023-11-29    6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应如何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通过分析广西桂林兴安县五架车村及山东济南天桥区前房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与成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五架车村村民有关网购平台、返乡创业、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有超六成的村民考虑过利用互联网作为销售平台,但村民都对如何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缺乏了解和实践;仅有不到15%的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完全了解,超过半数的村民只是听说过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课题组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的农村总结了乡村振兴的普适性措施,以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为其他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发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 乡村发展
  • 乡村振兴
  • 产业兴旺
  • 特色产业
  • 融合发展
  • 加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我国要完成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方针是致力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1]。2022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实施[2],该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方面帮助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通过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目的是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中,也着重强调和支持各乡村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


1、科学理论


我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回望历史,党中央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村的发展问题都作出了基于不同侧重点的表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基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放眼全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基于对“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判断,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致力于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将解决好“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发展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3]。

振兴乡村的关键,是找准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深刻揭示了供需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正是乡村落后的主要根源[4]。乡村欲振兴,产业须先行。从最基本的乡村经济来源入手,课题组以此为研究方向,通过调研五架车村及前房村(以下简称调研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2、调研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2.1 农旅结合,发展多元模式助推特色产品销售

调研村主要通过农旅结合、加速转型等多种方式助推农产品的销售。从传统型农业向农产品销售与农产品、农家乐、住宿、村创特色产品等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一二三产业混合型经营模式过渡,延长和拓展产业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模式,从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户收入持续性增长[5]。

五架车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北面,紧邻溶江高速公路出口和千年灵渠南畔,地理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全村共176户680人,设党支部1个,有党员16名。自2021年起,五架车村通过拆房拆棚的方式,对村庄的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期间,干部与群众携手拆除旧房105处,清理乱搭乱建230处,完成房屋立面改造165座,建设绿道、步道4 500 m,新增绿化面积3 000 m2[6]。改造工程结束后,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提高了村民居住的幸福指数,白粉墙、青灰瓦的桂北民居独特风貌也吸引了许多游客争相到访,为农村文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农户还开设了葡萄采摘园,为游客提供亲手采摘的体验方式。农旅结合的方式使葡萄销量不断增长,提高了村民收入。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前房村以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发挥党组织的纽带作用,搭建联通城乡的桥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综合产业相关、地缘相近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对区域内各村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整体升级的乡村振兴新格局。改变了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村中资源优势,挖掘村内各方面存在的经济潜力。发展以西红柿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构建田园综合体,发展旅游业,紧跟服务型产业,建设“旅游业+服务业+种植业+工厂”的新型综合型现代化农村。

2.2 引进品种,普及理论知识提高特色产品质量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村支部的引领下,五架车村成立了明鑫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了4个葡萄产业示范性大棚,扩大巨峰、夏黑等传统品种的种植,引进红提、“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品种。积极打造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兴安县)示范基地,建设葡萄根瘤蚜病防治示范基地和葡萄新品种培育基地,创建五架车村葡萄品牌,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开展流动课堂活动,由致富带头人开展座谈,传授创业技术方法,为一直使用“土方法”种植葡萄的村民带来科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葡萄质量。

据悉,五架车村全村种植自然熟葡萄达1 300亩,年产量达2 200 t,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250元。在引进相关理论指导后,村庄的葡萄产量与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葡萄售价从原来的3~4元/斤增至7~8元/斤。

2.3 多样宣传,携手企业打造特色产品品牌

五架车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四带四创”为载体,打造乡村振兴精品村,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又和谐美丽的村庄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成为众多记者取材的宝地。“桂林生活网”“腾讯新闻”等多家媒体记者到访,采访村长、村民,了解村庄发展现状。《“四带四创”绘就五架车村幸福画卷》《兴安县五架车:千年灵渠河畔尽展新村风采》等文章的发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个以葡萄种植闻名的小村庄。

同时,在政府的帮扶下,五架车村开展了葡萄开园仪式、葡萄节等别具一格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的到来。借此机会,政府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企业家、收购者前来参与活动,为村民牵线搭桥,拓宽了葡萄的销售渠道。每个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乡村风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前房村携手驰名企业共同打造产品品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至今,前房村尝试构造田园综合体,流转300余亩地,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全国第一家番茄文化主题产业园——沃尔富斯番茄产业园,打造集科研、生产、观光、休闲与教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增加集体收入,吸引实用人才回乡建设。同时,前房村还打造了垂钓园、采摘园、花卉园等,准备将田园聚拢,建设美丽田园。据悉,前房村在2021年“五一”期间的游客接待量破万,极大地促进了该村经济的发展。

2.4 保障民生,拓宽就业渠道吸引劳动力

乡村要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特色产业要发展,就要拓宽产业发展方向,为各类农民工提供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留住村中劳动力,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就业。前房村建立了以西红柿种植为中心的特色产业园区,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工作岗位,人均月收入5 000~6 000元,提供五险一金保障,不比外出打工收入少。调查显示,2022年村中劳动力较2021年不减反增。


3、发展特色产业型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对电商等网络销售渠道的了解,运输成本过高

由于农村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经验不足,部分农户的受教育水平有限,线上销售渠道在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的乡村并未得到广泛拓展。

课题组在五架车村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如图1所示,调查对象中有超六成的村民考虑过利用互联网作为销售平台,但村民都对如何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缺乏了解和实践。而且葡萄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设置冷藏装置,运输成本达到了6元/斤及以上,甚至超过了葡萄本身的价格,导致销售价格过高,销量较低,利润较少。每年的7—10月是葡萄的采摘季节,葡萄销售大致分为等待批发商前来收购和运往外地进行销售两种方式,村民没有基础的冷藏储存条件,在此过程中,会大大降低葡萄的新鲜程度。第一,葡萄收购商的运输设备与冷链系统落后,收购规模较小、较零散,不能满足大批量的运输需求。第二,县域物流系统不完善,乡镇物流配送规模小,特色物流网点不健全。第三,冷链系统缺乏,只能进行最基本的保鲜。第四,当物流与冷链系统得不到完善时,葡萄只能运往省内各市区和广东、湖南等与广西相邻的省份,而无法进行更远区域的推广[7]。

图1 五架车村调查问卷数据1   

3.2 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了解

农民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主体地位,同时,他们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受益者。但多数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了解,没有充分发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力军的能动性、积极性。据统计,参与五架车村问卷调查的村民中仅有不到15%的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完全了解,超过半数的村民只是听说过乡村振兴战略,并未深入了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就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活力,这就需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坚持落实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3 乡村就业岗位少工资低,导致人才外流

近年来,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乡村大量人才外流,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城镇的数量增加,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致使好的政策和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在对五架车村村民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普遍认为外出打工机会多、工资高。年轻人的外出,导致了村中青壮年劳动力缺失,由于留守村民大多为老人或儿童,对电商等网络销售平台不甚了解,不会操作等问题凸显。调查问卷得到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显示出村民始终将就业放在首要位置。

图2 五架车村调查问卷数据2


4、完善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4.1 筑牢基础,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普及力度

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向村民普及乡村振兴战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普及过程中,要注意方式与方法。大部分留守村民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接受新事物的意愿低。在此情况下,村委会应该积极动员留守青少年,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如开展一周一次的“政策解读小课堂”,考虑到村民日常的农活时间,课堂可在线上举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村民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

4.2 主辅结合,丰富特色农作物种植品类

对于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而言,种植品种应多元化且紧跟市场导向,抓住消费者需求,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合适的情况下,引进更优良、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品种,避免品种单一传统。多种农作物并重,发掘土地潜力,实现土地产出最大化。例如,五架车村在原来培育的巨峰、夏黑等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在实地勘察温度、土壤等条件都合适的情况下,引进了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阳光玫瑰”品种,不仅销量、价格十分可观,而且提高了五架车村在葡萄销售方面的知名度。此外,对于该类村庄而言,由于主产农作物具有季节特殊性,村民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种植过程中,丰富其他季节农作物,不仅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也避免了主产农作物收成欠佳的潜在风险[8]。

4.3 农旅结合,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大力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的建设。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地理位置、文化内涵等因素,发掘内在潜能,发展可依托的旅游产业[9]。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两个调研村都在农旅并进方面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五架车村依托“五架水车”的故事及环山绕水的独特优势,进行村容村貌改造,开设农家乐等休闲场所,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前房村打造了田园综合体,将番茄种植与采摘、观光、旅游结合,在“五一”期间游客接待量破万。

4.4 政府帮扶,为特色产业牵线搭桥

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帮扶。在引入外部企业或村中自主创业时,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要做到能干、会干、敢干,积极带领村中百姓参与其中,在政策支持下,培养属于本村的龙头企业,拓宽发展途径。同时,可与邻村合作,解决土地有限、劳动力不足、资金紧张等问题。

例如,对于五架车村,当地政府需发挥好扶持资金资助作用,为五驾车村葡萄种植业的发展进行投资、引资,以便选用更好的葡萄品种和种植方式,进一步提高葡萄生产质量和产量。同时,可利用村中土地,引入其他企业,将土地承包外放,建立农农合作、厂农互助、共同发展的激励机制,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应成为股东方。

4.5 拓宽销售渠道,丰富销售方式

销售是连接供应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渠道的拓宽能够保障村民的利益最大化。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线上+线下”双模式结合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电商等线上网络销售平台及线下游客、收购商,达到双线并进的效果。同时,利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有助于销售进程的推进。由于村民可能对网络不够了解,政府、村委会等应先积极向村中百姓普及网络知识,以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络中打造特色产品品牌。例如,五架车村村民可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本村的优质葡萄产品。虽然该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运费较高且葡萄难以支持远距离销售,但可以制作葡萄种植教学、挑选甜葡萄的小窍门等小视频,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知识,吸引周围的消费者。同时可以进行葡萄文化创新活动,组织葡萄节,设计特色活动,吸引游客前往,配合当地的独特文化和生活环境,以此带动第一产业的葡萄销售和第三产业的服务收入[10]。

4.6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意识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充分利用电商等新型手段打造农业品牌。可借助当地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同时,政府部门可帮助村民举办采摘游玩相关活动,吸引投资商、收购户前来参与,打造当地特色产业品牌。例如,五架车村借助微信公众号、腾讯新闻等平台宣传该村葡萄产业,打造并推广“南方吐鲁番”的当地葡萄品牌。


5、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要紧跟政策要求,激发创新动力,依托特色资源,与政企携手并进,为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考文献:

[1]文丰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动力及促进机制[J].东岳论丛,2022,43(3):5-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3]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1):65-73.

[4]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10):1837-1849.

[5]王青,刘亚男.中国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98-109.

[6]桂林文明网.“四带四创”绘就五架车村幸福画卷[E B/OL].(2022-03-30).

[7]覃引,李菊,罗玉飞,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玛瑙红樱桃特色产业发展及对策:以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为例[J].南方农机,2022,53(11):107-109+130.

[8]朱晓昱,王农,付玙璠.特色产业科普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以天津静海西翟庄为例[J].天津科技,2022,49(6):96-98+102.

[9]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49-55.

[10]缪文静.发展特色产业是振兴乡村的关键:以庆阳市西峰区为例[J].甘肃农业,2022(5):40-42.


基金资助: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我国地方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振兴战略实证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五架车村及山东省天桥区前房村为样本”(S202210018005);


文章来源:罗心语,陈锐,刘鑫等.我国地方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振兴战略实证研究——以桂林兴安县五架车村及济南天桥区前房村为样本[J].南方农机,2023,54(23):124-12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人气:97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7-7103

国内刊号:42-1374/S

邮发代号:38-206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