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

  2019-12-26    3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发展,视觉文化也在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教育市场,语文学科兼有自身的人文性,插图也逐步在占领视觉文化的领地。新型的图像文化开始在儿童每天接触的教科书中开展,小学的文化教育逐渐开始向读图转变。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进行了浅析。

  • 关键词:
  • 小学语文教学
  • 延伸
  • 教材插图
  • 教育功能
  • 途径
  • 加入收藏

在小学语文的教科书中,插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繁杂的种类与显著的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辅助语文教学。加上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在处于对色彩好奇的最佳年龄期,插图在教材与教学中的地位也变得更为重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语文的新教材在内容与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很多插图的部分,那么应该如何发挥插图的教育功能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论述。


一、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可以说是一种颇具情感色彩的“第二语言”。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内在的一种积极情感,具有推动力。小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时期,他们对于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插图就是利用形式多样、颜色鲜艳的图片形式,去吸引小学生的目光,通过引发小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内心对于奇妙世界探索的欲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对于课文的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狐狸与乌鸦》的时候,这篇课文也配有几幅插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观察插图的,并给他们提出问题:这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站在大树上在等什么?它为什么不回家?而同时站在这颗大树下面的狐狸,又在想什么呢?小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开始根据插图的问题去阅读课文,表现出积极的阅读兴趣。


二、借助插图,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人们平时的交流都是以语言作为工具的,而进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让学生形成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与内部言语的综合使用能力。但是因为小学生毕竟掌握的字词有限,就需要一种直接的具备想象直观的语言表述载体,而插图就担当了这个角色。利用插图中所提供的情景,教师可以创设进行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活动。当然,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图说话或者造句,看图进行习作,开展作文训练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以插图作为基础和载体。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司马光》这篇课文时,其中的插图教师可以将其进行简单的分解,引导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首先,图中的景物部分,指导学生进行简易的口述;其次,图中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场景部分,让学生先从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进行交流,之后再逐渐连起来形成完整的内容;最后,是掉进缸里那个小朋友的场景。通过分解式的图片口头交流,再组合上相关的时间、地点,包括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借助插图,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而图像符号在小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插图功能,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创设一种充满智慧、而又具有刺激性的环境,能够培养小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思维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每个小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特点,启发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尽量地朝着各种具有可能性的方向拓宽。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除了能将课文的精彩部分再现,还能探究学习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比如,《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的插图,表达的主要是红军冲过泸定桥的情景画面。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这座桥上的红军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奋勇过桥的?是如何渡过桥的?过桥之后又会怎样?让学生根据这些线索结合插图,去文章中找寻答案,进一步明白课文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比梳理下,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利用插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新版的教材中,具有非常广泛的插图内容,包罗万象,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土人情、童话故事、林海雪原等等,可以称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在结合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插图中表现出来的绚丽多彩,让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加上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提高文化品质欣赏能力,让学生感知中国艺术文化的美妙。总结:综上所述,与文字符号相比,有形有色的插图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感官注意力,有效地弥补语文教材中文字的不足之处,将课文内容用生动、具体的形式在儿童面前展示,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插图成为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梅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插图的运用分析与解读[J].时代教育,2018,(2).

[2]陈丽.刍议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美育功能[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9).

[3]金凤.简析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J].新课程·小学,2016,(8).

[4]张俊彩.浅谈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J].学周刊,2015,(26).

[5]李静.浅谈小学语文教材改革中教材插图在美育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2)


邵建伟.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浅析[J].中外交流,2019,(3):39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教育发展研究

期刊名称:教育发展研究

期刊人气:522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8-3855

国内刊号:31-1772/G4

邮发代号:4-591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