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能够带学生重回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探究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及新途径。
中国传统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启迪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诵读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样,教师便能创新经典诵读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全面推进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重要性
(一)滋养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经典著作中蕴含了前人的感悟和思考,可以让学生领悟深刻的哲理,滋养学生心灵,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经典名著诵读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格
传统文化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气度和风骨,需要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去传承和发展。名著经典包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爱国情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思乡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哲理。[1]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思想和心灵的引领者。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对经典诵读教学的正确认识。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经典诵读专题讲座、教师座谈会,举办经典诵读课案比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功底,使教师更好地利用经典诵读开展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视诵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背诵和记忆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诵读方法达到良好的经典诵读效果,同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探寻最佳的记忆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诵读经典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分组诵读或者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感受诵读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达到与诗中感情相交融的地步。经典诵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使学生陶醉其中。另外,教师也可以把同类的诗词放在一起。比如,描写春景的诗:杜甫的《绝句》、王维的《鸟鸣涧》、贺知章的《咏柳》、杜牧的《清明》等。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不同作者的不同审美和视角,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正确的诵读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宣传,开辟传统文化专栏,设立经典著作图书角,为学生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在小学语文课晨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激发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兴趣,使其思想处于活跃的状态,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传统的节日场景、文化习俗,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前了解经典著作的文化背景,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感受经典的内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铭记历史、肩负使命。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选择经典诵读内容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和年龄差异,以及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思维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选择诵读的经典内容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给他们提供适合的诵读内容。另外,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能够享受经典学习的乐趣,并逐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诵读方法的培养,为其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合理选择诵读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能够将历史最有价值的文化有效地进行传承。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丽敏.开展经典诵读,渗透传统文化[J].唐山文学,2019(06):88.
[2]冯柳.浅谈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与传统文化的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05):61.
黄海磊.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00.
分享:
我国的教育惩戒、教育惩戒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和中小学教师而言的。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这一课题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明确规定教师有权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但教育惩戒权在使用上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2023-08-24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不但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积极健康地参与社会生活,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因此学校的卫生工作要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培智学校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培智学生的健康教育也是我国卫生教育事业中一项重要工作。
2023-06-30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与法治观念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局限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学习阶段特色,无法对其进行过多抽象化、理论化的教学,所以将隐性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就成为教师研究的非常重要的课题。文章对此课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力求从多个层面采取正确的方法渗透隐性教育。
2022-04-14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立德树人”背景下,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应关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小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政课作为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强化小学生思政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载体,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下的教学目标。
2022-04-11小学思政课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对小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知源感恩有着重要意义。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在思政课中融入党史知识,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小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022-04-11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小学生处于第三启蒙阶段,因此需要对其开展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也可以为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做好铺垫。教师可分析阐述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通过生活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以此简化理论知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能力。
2022-03-25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中的内涵道理学生较难理解,这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制约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理解能力。
2022-03-25随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不断丰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质量,给予小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指导学生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了个人素养。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求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022-03-14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教学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在现阶段的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当下最为重点和关键的教育教学目标。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样也是正确“三观”与情感态度建立与形成的关键阶段。
2022-01-22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推行,德育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小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有助于规范小学生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情感教学法的出现,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11-26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
期刊人气:105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3-7687
国内刊号:11-5561/G4
邮发代号:82-992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