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培养路径优化研究

  2024-09-3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的合理构成及其掌握程度的有效度量,不仅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客观需要。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提炼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征要素,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可拓物元模型,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并加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结合调查问卷开展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优化能力提升培养路径,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关键词:
  • 创新创业能力
  • 可拓物元模型
  • 培养路径
  • 实证研究
  • 能力评价体系
  • 加入收藏

早在1912年,经济学家Schumpeter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该理论主张创新是通过重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全新的或基于原有模式的新内容[1]。1993年,Chandler和Hanks提出了创业能力的概念,并将它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被视为创业的核心[2]。在全球化经济和知识驱动的21世纪,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如美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同时,美国高校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建立创业中心、提供创业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日本政府制定了“创业支援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指导,鼓励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韩国政府则设立了“创业支援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业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关键途径,创新与创业相互关联、共同存在。自2015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多个文件[3]。特别是在2021年《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进一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高校还需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涵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结合、指导帮扶和文化引领等方面。通过科学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引入了中国学者蔡文提出的可拓学理论。可拓学是一种以基元为逻辑细胞,建立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研究基元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矛盾问题的集合论基础和推理形式的新兴学科[4-5]。可拓学通过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和方法,运用物元、事元和关系元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并利用关联函数刻画事物质变、量变的程度,以及变化趋势的强弱。在2021年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上,蔡文研究员在《可拓智能——发展好东方科学可拓学》大会报告中指出,可拓智能研究用可拓逻辑表示变换下的命题和推理的运算,从而让计算机能够表达真度的变化或推理正确度的变化,更贴切地定量表示智能生成的机理。基于可拓物元模型,我们构建了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并借助可拓学的关联函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通过运用可拓学中的关联函数与能力评价,可以更好地判断各因素指标的程度,综合评定得出更加准确的能力水平等级。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还为学校提供了更加客观全面的学生能力评估结果,通过样本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利于优化学生能力提升培养路径,制订更加精准的教育培养计划。


1、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模型


1.1 确立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Chandler和Hanks首次提出了“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即“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6]。这一概念在创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创业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创业成功。Man和Lau通过对香港中小企业的创业者进行访谈,提出了一个包含机会、关系、概念、组织、战略和承诺胜任力的六维结构模型[7]。这一模型全面地涵盖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力,为创业者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杰弗里·蒂蒙斯则认为,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结合创业者自身的运气和行为方式,并强调创业者需要具备全面的方法、对策略的考虑、协调各方要素的领导能力[8]。这种观点强调了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

创业不仅需要物质资源设施,还需要机会,以及创业者的才能、冒险精神等精神层面条件。这些精神层面条件对于创业成功至关重要,如创业者的创新思维、市场洞察力和领导力等。Stemberg和Lubart的投资理论强调了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脉络等个人资源的相互作用[9]。这一理论为创业者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个人资源和环境脉络,实现成功创业。基于以上理论,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一是智力与知识,智力和知识是创新创业的基础。智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而知识则是实施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

二是认知风格,每个人的认知风格都有所不同,它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帮助他们了解并发展自己的认知风格,以适应不同的创业环境。

三是人格特质,人格特质决定了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的反应方式。具有坚韧、自信、乐观等特质的人更有可能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教育者可以提供相关的辅导和训练,帮助大学生发展这些特质。

四是动机,动机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动力。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创新和创业活动。

五是环境脉络,环境脉络包括社会、经济、技术等多个方面,它们对创新创业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理解并适应各种环境脉络,同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动。

综上所述,创业胜任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全面的方法、策略上的考虑以及协调各方要素的领导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创业成功至关重要,需要创业者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培养路径,更好地优化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对长春、四平和沈阳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家进行了访谈。结合地区发展和各自高校的特点,专家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专家们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指标。其中,创新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创业实践能力包括领导力、市场洞察力、资源整合能力等;团队协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二是专家们认为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创业实训、项目实践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

三是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专家们认为应该采取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如对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应该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开设一些通识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对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应该注重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此外,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该结合其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

四是专家们建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和专家访谈,提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要素,包括创业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三个方面。结合可拓物元模型理论,构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该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能够全面评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表1 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将创新创业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 {很差、较差、一般、较强、很强}。将要素指标定为:心理品格x1,创业意识x2,认知敏感度x3,知识储备x4,创新意识x5,创新思维x6,实践创造力x7,关系能力x8,组织管理能力x9,战略能力x10,机会识别开发能力x11,学习能力x12。

1.2.1 建立经典域物元矩阵

根据设置的能力评价指标x1,x2,…,xm(m=12),分别处于一级到五级的取值范围,得到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经典域物元矩阵为:

1.2.2 建立节域物元矩阵

根据创新创业能力各指标取值范围,得到评价的物元矩阵为:

1.2.3 可拓评价方法

评价个体能力等级需要计算其创新创业能力物元矩阵与经典物元矩阵的接近度,运用可拓集合关联函数建立关联度。首先界定接近度:

表示待评者能力的第k个评价指标xk关于第j级能力的关联度。当Kj(vk)≥0时,则vk属于Vojk,其值越大说明vk具备Vojk属性越多,反之,当Kj(vk)<0时,则不属于Vojk,,其值越小说明离区间越远。


2、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赋值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10]。对于层次分析法,萨蒂建议使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i和j两元素相比的重要性从极端重要到极端不重要划分为九个等级,同等重要赋值为1,当i比j的重要程度逐渐增强,赋值提高为3、5、7、9;当i比j的重要程度逐渐减弱,赋值降低为1/3、1/5、1/7、1/9。

本文构建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A-B和B-C判断矩阵。A指创新创业能力,B指各一级指标,C指各二级指标,则A-B是指一级指标在创新创业能力中的权重,B-C指二级指标在其对应一级指标中的权重,如表2-1所示。

表2-1A-B判断矩阵

利用和积法计算出各项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首先将矩阵按列归一化,然后将矩阵按行相加,再对所得值归一化处理,可得出A-B判断矩阵权重,如表2-2所示。

同理,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如表2-3、表2-4所示。

表2-2A-B判断矩阵权重

表2-4B1-C判断矩阵权重

通过上述方式,最后得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所有权重,如表2-5所示。


3、创新创业能力实证评价


本次问卷采用网上作答的方式,有效答卷218份。本次问卷的目的是利用受访者的数据结果计算出其创新创业能力水平,通过受访者实际情况的对比来验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准确性。问卷内容主要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和创新创业能力两个方面,采用选择题形式进行。其中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否接受过创新创业培训或课程等5个问题;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主要考察受访者在各个能力要素方面的具备程度,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的测评方式,划分5个认同程度,针对每个影响要素设计2个问题,共计24个问题。

表2-5 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表

案例1:受访者S1,硕士研究生,参与过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学习。评价S1的能力,首先求出其各因素指标与各个能力等级的关联度,再据此计算关联度,确定能力等级。由公式(3)计算关联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受访者S1各因素指标与各能力等级关联度

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等级关联度的计算:

若sk为因素指标xk的权系数,根据公式(3),待评者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第j级创新创业能力的关联度Kj(R)为:

Kj(R) = (-0.4674,-0.2384,0.2684,-0.1900,-0.4468),其中最大值为0.2684,因此S1的能力为三级,创新创业能力一般。

案例2:受访者S2,企业职员,学历为本科,接受过创新创业的相关培训。按照上述计算过程,其创新创业能力与第j级创新创业能力的关联度Kj(R)为:

Kj(R) = (-0.6563,-0.518,-0.2192,0.279,-0.3914),其中最大值为0.279,可计算出受访者S2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为四级,即较强。

这与两位受访者实际情况相符合。S1是在读研究生,在大学期间很少组织或参与校内的各项活动,尤其是创新类的比赛和创业实践,创新创业的能力有所欠缺,但作为在读研究生,在创业素质方面,其认知敏感度、知识储备等方面还是较强的。S2是企业职员,虽然其学历为本科,但大学期间有参与、组织学校各项活动的经历,在任职期间参与公司的项目开发,有实践经验。因此,在关系能力、组织管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比较强。


4、培养路径的优化


根据以上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可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培养路径,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推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方面的协调联动,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设置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如创新思维、创业管理等,同时加强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家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这些导师可以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是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园区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同时,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提高实践能力。

四是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同时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通过合作项目、实习实践等方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五是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分享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面向师生,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创业意识引导,结合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大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此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六是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根据评价体系的结果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实现个人价值。

七是持续改进和优化评价体系。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反馈信息,对评价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助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路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实现个人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5、结语


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提炼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征要素,并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可拓物元模型,构建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优化能力提升培养路径,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条件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20,7(55):26-30.

[3]吕雪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层、三师、三融”模式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12(04):8-12.

[4]蔡文,杨春燕.可拓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J].科学通报,2013,58(13):1190-1199.

[5]蔡文,杨春燕,何斌.可拓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3(02):80-87.

[8][美]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著.创业学案例[M].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59-261.

[9]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310-325.

[10]姬广敏.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结构构建与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基金资助: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JKH20200445SK);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约束导向的医疗避障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YDZJ202201ZYTS549);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脊柱手术机器人术前钉道规划与评估方法研究”(2022-KF-12-03); 沈阳药科大学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计划滚动支持(ZQN2019019);


文章来源:张伟,王海燕,陈晓朝,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培养路径优化研究[J].职业技术,2024,23(10):8-1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创新人才教育

期刊名称:创新人才教育

期刊人气:130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5-5502

国内刊号:10-1118/G4

邮发代号:80-92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