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国能源行业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究

  2020-07-02    44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我国已经成为能源进口大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对美国能源进口的依赖性也有不断增强的趋势。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爆发并愈演愈烈,必然对中国从美国进口能源带来不利的冲击和影响。短期来看,将通过提升能源价格,直接冲击我国用能企业的效益。长期来看,将通过影响各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要吸收日美贸易战的前车之鉴,不妥协、不示弱,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在内部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用能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增强产业内与产业间企业的交流合作,形成产业集群,积极提升深海油气勘探与开采技术。与此同时,要积极加强与俄罗斯、非洲及欧盟的能源合作,支持能源企业走出去,构建“一带一路”能源经济合作带,以缓解中美贸易战给能源行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关键词:
  • 中美贸易战
  • 动力工业经济
  • 对外依存度
  • 深海油气勘探
  • 能源进口
  • 转型升级
  • 加入收藏

1、研究背景


1.1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在世界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地位也与日俱增,这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再加上在中美贸易中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17年中美贸易中美国的贸易逆差值达到了3752亿美元。因此,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和维护自身利益,美国针对中国的外贸产品展开了一系列的制裁手段。近些年来,美国所发起的反倾销案例中有两成以上都是针对中国企业的。从1995~2018年WTO统计的反倾销实施案可以发现,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数量遥遥领先,如2018年世界反倾销案件总数为194起,针对中国的占到了57起,而美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贸易摩擦程度不断升级。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进入到剑拔弩张的状态。3月8日特朗普签署“232措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3月22日特朗普又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根据对华301调查报告,对进口自中国的500亿美元产品征收25%的关税,正式为中美贸易战拉响了警报;同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了针对此前232措施的反制措施,发布对美国7类128个税项中止减让措施的清单,涉及约30亿美元[1,2]。自此,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2019年5月,美国宣布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的额外税率上升为25%;同年9月,特朗普宣布将于12月15日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3000亿美元的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2019年12月15日,经过中美双方的进一步协商,达成一定共识,对原定于当日施行的部分商品的超额关税政策施行暂时取消的行动,但其他商品仍然继续施行超额关税。中美双方的初步共识仅仅解决了暂时性问题,双方的根本矛盾仍未解决,且具体操作过程仍充满不确定性。贸易战必然要对各行各业带来冲击和影响,而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行业自然也难以例外。

1.2我国能源进口现状

能源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主要依靠粗放式的生产与低效率的能源利用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导致中国自身资源过度消耗。再加上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能源存量中煤炭资源占到近9成,而石油与天然气共占不到1成,人均油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左右。但是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对原油和天然气的消耗却一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因此必须依靠进口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2009年以来我国传统能源进口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在2010年为13.45%,2018年已达21%,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70%,天然气也达到了43%,并将持续上涨。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高达5.057×108t,位居世界第一;天然气进口量达到1345×108m3,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煤炭进口量达到2.997×108t,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天然气进口量增长速度排名第二、原油进口量增长速度排名第一的国家[3]。我国传统能源历年对外依存度如图1所示。

表12009~2019年中国传统能源进口量

图12000~2018年中国传统能源对外依存度

由图1可见,作为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对外依存度较低,但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4]。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00年的27.50%上升到2018年的70.0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由2000年的负数上升到2018年的42.90%。对外依存度逐年走高,其中自然包括对美国能源进口的依赖。

1.3我国能源对美国依存度分析

1.3.1美国能源输出能力不断增强

美国也曾是世界能源进口大国之一,但伴随着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计划的实施,美国依靠《清洁能源计划》和《气候行动方案》大力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降低了美国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了新型清洁能源的产量,对传统能源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随后在2016年特朗普执政时,特朗普推翻了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计划,鼓励美国扩大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企图依靠传统能源的发展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页岩油气革命后,美国成功地掌握了开发页岩油气的先进技术,降低了美国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成本。自此,美国的天然气产量与石油产量迅速增长,2018年天然气与原油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1.5%和16.6%,产量分别达到了7.152×108t油当量和6.694×108t,二者产量分别为中国产量的5倍以上和3.5倍[5]。而美国实际拥有的煤炭储量据2017年统计为2587×108t,是全球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但受限于美国政策的影响,其煤炭生产与出口较少,仅为全球第五大煤炭出口国。同时,与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相反,2007~2017年美国的原油消耗年均增长率为-0.60%,天然气消耗年均增长率为3.60%,煤炭消耗年均增长率为-4.90%,美国高的生产增长率与低甚至是负的消耗增长率,使其在未来有希望成为全球传统能源的主要提供者。美国历年能源出口量见表2。

表22000~2018年美国传统能源出口量

由表2可见,美国三大能源出口量(尤其是天然气)均保持极高的增长速度。2018年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天然气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出口总量超过俄罗斯;美国的石油出口量增长速度在2018年同样为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的煤炭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五位[5]。在掌握了页岩油气技术后,美国已经充分拥有了世界能源出口大国的能力与潜力[6]。

1.3.2中国对美能源进口依赖性有增强的趋势

一方面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另一方面美国对外能源输出能力不断在增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自然有较大的能源贸易的可能性。虽然目前我国正在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俄罗斯、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能源合作,但对美国的能源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随着2016年特朗普推行的页岩油气改革的完善,美国原油、天然气产量与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而同时中国的能源改革使部分对煤炭的消费转移到原油和天然气上,中美能源贸易迅速升温。2015年中美无天然气贸易,而2017年特朗普出访中国时签署的贸易合约中,天然气与原油相关贸易合作金额高达1600亿美元,占到贸易合约的6成以上。2018年美国天然气出口总量已经达到284×108m3,其中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气为30×108m3,甚至超过了2015年美国对外出口的天然气总量。2015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原油总量仅为5.75×104t,而2018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原油总量已经高达1340×104t,增速很快。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原油和天然气及相关能源贸易具有极大的合作空间,美国在不远的未来将逐渐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原油、天然气来源国[7]。2018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第7大原油进口国、第5大天然气进口国和第6大煤炭进口国。


2、中美贸易战对我国能源进口的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必然导致各行各业受到影响,对美国进口依赖性逐渐增强的能源产业自然也不能例外。随着中国为对抗美国第三、第四轮关税制裁而被迫对美国天然气、原油及相关产品征收超额关税政策的实施,中国在与美国的能源贸易中将承受超额的进口成本。以天然气贸易为例,2015~2018年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远远低于欧洲、日本等的天然气价格水平,而贸易战导致的25%额外关税,实际上相当于国内能源需求方购买能源的成本增加了,进而导致国内相关制造企业、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最终势必通过能源行业的传导,影响到很多用能企业效益。长期来看,将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2.1中美贸易战将拉升中国用能成本与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相关产业发展与能源供求

中国国内能源价格远高于美国,以天然气为例,随着中美天然气贸易的逐步增加,中国相关制造业企业、化工企业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天然气,降低了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而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发展,导致中国不得不对美国的天然气收取超额关税。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看,当中国对美国收取关税时,关税的代价将由中国的消费者,也就是国内需求天然气的相关部门和企业与出口国供能企业共同承担。此外,由于天然气属于发展工业的必需燃料,国内企业对于天然气、原油需求的价格弹性极低,导致国内相关制造企业在进口美国天然气、原油时,必须要以高出贸易战之前的价格进行支付,使企业承受额外成本[8]。如果中美天然气贸易保持之前的较高增长且中美贸易战将长期持续,那在前中期由于进口量较小,并不会对中国相关企业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假设无贸易战的情况下,按照之前历年的增长速度,中美天然气贸易额将在几年内突破百亿立方米,此时美国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进口国,因此在长期情况下,中美贸易战的延续将导致中国企业被迫承受大量成本,将导致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甚至破产,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由于中国对美国原油与天然气征收超额关税,导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气收益降低,将会抑制中美原油、天然气贸易量的增长,导致中国必须依靠自身生产或从其他价格较高的天然气、原油生产国进口能源,以弥补国内部门与企业对能源的需求。而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报告显示:中国虽然具有31.6×1012m3的未开采页岩气储备,但由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限制以及页岩气分布不均衡、地层过深、位于地震带等因素的影响,且由于中美贸易战导致的中国对美页岩油气投资受阻,使中国无法实现自产天然气来弥补因贸易战在未来产生的能源缺口。

2.2中美贸易战将对中国其他能源进口渠道带来不利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天然气、原油进口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两国贸易之间,中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除美国、俄罗斯与非洲外,大多来自于中东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区。2018年中国自中东及沙特阿拉伯等地区进口的原油总量达到了1.909×108t,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成以上。而沙特阿拉伯是美国长期以来的盟友,且美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多次对中东实施打击、控制中东能源,例如2017年美国向叙利亚无故发射导弹,2018年美国退出伊朗问题谈判对其进行制裁,2020年美国袭击导致伊朗军方高层死亡。近年来美国的操纵行为与中东地区的内部纷争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使之无法为中国未来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做出稳定的保障。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通过对中东等国家能源出口的控制和施压,将使中国的能源进口困难程度上升。尽管中国作为重要的能源市场不会被贸然断供,但美国操纵下的中东局势动荡,导致了能源进口的不稳定与复杂性,无法满足中国不断扩大的需求。此外,其他能源贸易伙伴,如来自俄罗斯、非洲的能源企业可能会借此机会涨价,导致中国能源进口成本及难度的上升。最终,可能会因为能源短缺,严重阻碍中国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

2.3中美贸易战或将对中国进口能源运输带来不利影响

中美贸易战还将导致中国能源进口运输难度的增加。目前中国在管道能源运输方面的建设较为薄弱,而航空运输能源的成本过于高昂,陆运存在诸多限制,因此中国的能源运输大量依靠海路运输。而中国海路运输的三条航线即中东、非洲和东南亚航线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已经成为中国能源进口的运输要道。美国依靠与新加坡和菲律宾的盟友关系及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通过在马六甲海峡周边部署军队和军事基地,对马六甲海峡展开了长期的控制。一旦中美贸易战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原油进口要道暴露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对中国的发展与安全将产生巨大威胁。

总之,能源行业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能源进口的重要性。中美贸易战短期内影响的可能是中国的能源价格和用能成本,但是长期来看,将通过影响各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对能源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3、我国能源行业应对策略分析


3.1内部应对策略

(1)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节约企业成本;提高用能效率,以缓解需求。企业在面对能源供给不足和成本提高的威胁时,应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与运行的其他成本。我国各行业相比较于世界先进国家,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中指明了我国传统企业的发展方向,即加快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与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与低资源利用效率的生产模式。我国相关的能源需求行业在面临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能源供应不足和成本提高的压力时,不可坐以待毙,应顺应环境的变化,响应国家的转型政策要求,参与企业转型与进行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取得相关地区政府的资金支持,实行智能化改造,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应积极变革企业内部运行模式,构建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摒弃冗杂的内部管理模式带来的额外管理成本。同时,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以适应转型后企业的新型生产模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节约成本,从而抵消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额外采购成本的压力。

(2)发展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以替代对传统能源的需求。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我国未来5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原则及方向。能源行业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效率,降低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企业生产与供应中的比重,生产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新技术产品,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从需求侧减少对油气能源的需求,以应对供给侧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此外,作为页岩气储备大国,我国应进一步研究页岩气开发技术,挖掘自身能源供应潜力。

(3)增强产业内与产业间企业的交流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的能源短缺的影响,能源需求产业应利用“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带来的共享经济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化便利,加强行业内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技术共享。老牌企业通过信息交流平台,给予难以生存的新生企业信息与资源,新生企业给予老牌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分享,形成产业集群,共同应对贸易战引发的能源进口危机。同时加强产业间企业的交流互动、协同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提高能源需求行业产品的竞争力,以获得更多利润,弥补成本提高对企业的冲击与影响。

(4)积极提升深海油气勘探与开采技术,缓解能源进口压力。目前全世界的海洋油气拥有极高的储备总量,但勘探与开发水平较低,其中深海原油的勘探率仅为总量的24%,深海天然气仅为31%,而超深水油、气更是仅为7.7%与7.6%[9],中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原油与天然气分别达到了246×108与16×1012m3,深海油气的高存储与低开发可以被视为中国未来能源供应的保障之一。巴西深海油气的成功大规模开采[10],俄罗斯与圭亚那共和国等国的新油田勘探,标志着深海油气正逐步走进世界能源市场,也为我国深海油气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目前中国的海洋油气开采与勘探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薄弱,且多集中于400m以内的浅层开采,对于深海油气的勘探与开采受制于海洋钻井装备、勘探设备等高端配套装备的关键技术短板,导致开发成本高。但伴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我国海工装备制造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海洋科研平台得到建设,为未来深海油气的开采提供了技术领域的支持。继续推行先进制造政策与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给我国在广阔的领海进行深海油气勘探与开采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开采成本。同时要加强对国内、国际投资的引导,将国内外庞大的资金引导到海洋油气开采的技术研发、管理运行、装备制造、人才培养上,打破限制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制约。深海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为中国未来传统能源的供给提供了一定的接替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油气能源依赖于国外进口的压力。

3.2外部应对策略

(1)加强并提升与其他能源进口来源国的合作。我国在过去数十年曾多次给予非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帮助,中非两地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多元化互相投资的格局。而以尼日利亚为主的非洲各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我国能源行业通过强化与非洲各国的合作关系,在非洲投资建厂,在协助非洲经济发展的同时拓展非洲的能源进口总量,弥补中美贸易战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同时应进一步加深与俄罗斯、欧盟等不受美国操纵的能源国家的能源进口合作,以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

(2)加强对其他国家油气技术的投资合作,以提升国内油气开采技术。据世界能源署调查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页岩油气储备与较为丰富的海洋油气储备,但由于国内开采技术的限制与地理位置的阻碍,中国的页岩油气和海洋油气开采比率较低。而除美国外,俄罗斯、阿根廷、英国等国同样拥有较丰富的页岩油气,且开发技术较为完善,同时巴西与俄罗斯等国具备了实施深海油气开发的能力与技术。中国能源行业应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等国在页岩油气、深海油气开采技术方面的合作力度,提高自身的开采技术以实现对国内页岩油气、深海油气的开发,从而缓解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能源进口压力。

(3)加强与其他国家间的战略合作,积极建设、开辟新能源管道与运输港口。首先应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合作,增强我国能源管道运输能力;其次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合作,冲破中美贸易战的政治封锁;再次,应该强化在巴基斯坦等对中国友好国家的投资力度,尽快实现位于巴基斯坦的新港口———瓜达尔港的开发与使用,从而打破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与控制。

(4)支持能源企业走出去,构建“一带一路”能源经济合作带。进一步扶持中国能源企业,给予能源企业更多的优惠与支持措施,如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对能源企业海外投资建厂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深化“一带一路”沿线能源战略合作项目的实施[11],推进与巴基斯坦、东南亚、亚洲、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合作,推进国家间能源自由贸易区与投资合作项目的推进实施,进而打破美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控制。

(5)推进中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积极同美国进行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中美矛盾。加大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参与力度,抓住世界机遇的浪潮,发展中国先进制造业,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善专利制度、法律法规、基金金融机构的建设,严厉打击“搭便车现象”对企业开发技术的抑制作用,提升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度,从而使美国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满意度与认同感增强。积极与美政府协商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加强与美政府的能源贸易合作[12],但同时要坚决吸取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在谈判过程中不妥协、不示弱,坚决不签署不对等条约。如果无法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那么也可以通过对美国进出口限制而对美国政府施加一定的政治压力。


4、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能源进口大国与未来的能源出口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对中美乃至世界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中美贸易战从政治、运输、技术、税收等诸多领域影响了我国的能源进口,对我国天然气、石油的长期进口将会产生巨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要吸收日美贸易战的前车之鉴,绝不向美国霸权主义低头,积极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进国际领域的能源合作,打造新的能源运输港口与能源运输管道,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消除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能源进口的不利影响,进而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继勇.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72-81.

[2]孙继山.中美经贸向何处去?---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及贸易战应对选项的分析[J].国际贸易,2017(11):31-33,40.

[3]赵鲁涛,程蕾,薛美美,等.中国能源安全分析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6.

[4]周志强.中国能源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8(6):9-10.

[6]钟红英.美国能源结构及对外依存度分析[J].中国物价,2016(4):50-52.

[7]邓道科.中美在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互斥转向共生路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8]黄鹏,汪建新,孟雪.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与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156-174.

[9]吴林强.油气勘探开发的未来在深海[N].中国矿业报,2020-03-11(1).

[10]席敏红,李莉,周静毅,等.巴西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分析[J].中外能源,2019,24(12):20-27.

[11]张生玲,魏晓博,张晶杰.“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能源贸易与合作展望[J].国际贸易,2015(8):11-14,37.

[12]吴凡,桑百川,谢文秀.贸易摩擦视角下的中美两国能源合作现状、空间及策略[J].亚太经济,2018(6):55-59.


高健,张同功.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能源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外能源,2020,25(06):19-2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能源研究与利用

期刊名称:能源研究与利用

期刊人气:63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江苏省能源研究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1-5523

国内刊号:32-1196/TK

邮发代号:28-150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