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核电工程建造质量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核电工程施工质量状况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积累,核电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成本目标要求也越来越高,核电工程质量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保证核电工程建造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工程总承包管理的视角,对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特征和需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结构化的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因素库,在传统的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重要性的敏感度和风险损失的预见性的评价维度,提升了质量风险评估的科学性。通过质量风险的整体评价,找出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质量目标的影响。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核电机组安全可靠长期经济运行。而核电施工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各种质量风险,如何通过质量风险评估与管理来降低不利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
当前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以定性评价为主,重视事后管理而忽视质量风险的主动防御,质量风险识别不全面,风险量化分析不足,风险管控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系列较大的质量风险事件,引发监管层和社会广泛关注,给核电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2]。
本文从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需求出发,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结合核电工程质量保证工作特征,建立工程质量风险数据库,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目标的影响、质量风险的敏感性和预见性等方面,采用量化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为质量风险决策提供支持。
1、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现状与需求
1.1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现状
核电工程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参与方多,接口复杂,管理难度大。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关系到国计民生,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公众普遍关注,核安全是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核电建设已具备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随着项目建设的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核电建设工期、成本与安全管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核电工程质量,有效防范各类质量风险,是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挑战。
质量风险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探索与创新得到多方位的发展,在质量风险识别、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价和质量风险应对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徐迪生[3]对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控制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核电施工质量管理的风险监测评价体系,构建了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高玮[4]提出将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运用到核电厂建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核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但目前核电工程质量风险管理以定性评价为主,重视风险事件的事后反馈而忽视质量风险的主动防御,风险管控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项目建设过程中曾出现过某核电厂安全壳钢衬里焊缝检验造假、某核电站供方评价报告造假等风险事件,引发监管层和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通过质量风险管理来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核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1.2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需求
2015版ISO9001标准明确组织要基于风险的思维,策划并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从国家法律层面加强了对核安全的监管,对核电工程质量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的管控,明确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负相应责任。为进一步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国家能源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国能发核电[2020]68号《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设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要对工程建设各阶段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实行质量风险动态分级管理”。为保证核电建设工程质量,确保核设施建造安全,有必要探索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提高核电工程质量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水平。
2、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估与管理策划
某核电站扩建工程采用引进型第三代核电技术,建造两台百万千瓦级四环路压水堆核电机组,2021年5月项目开工建设。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依托本项目,基于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与顾客需求,从工程总承包视角出发,在质量管理领域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策划建设期间施工质量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动态、全面的质量风险管理流程,通过对质量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估,为项目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质量目标的影响,降低质量事故事件与异常的发生概率,减少工程施工质量损失,提高核电工程质量置信度。
3、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基础,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工作分解法、流程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概率分析法等[6]。
图1 质量目标-质保业务-风险因素关系
本文基于质量风险对质量目标的影响理念,采用上下相结合的流程分析,运用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将公司下达给项目的年度质量目标中质量管理指标分解到关联业务工作中,图1是某项质量目标分解实例,同时结合自下而上的影响分析,识别该业务工作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因素,建立“质量目标-质保业务-风险因素”的结构化风险因素库,形成施工质量风险因素识别表(表1)。
表1 施工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4、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价
传统的风险分析从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风险矩阵进行风险分级,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但传统的分析方法忽略了安全重要性的敏感度和风险损失的预见性对风险等级的影响评价,尤其是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性,需要进一步拓展核电工程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价的要素构成,提高风险因素评价的准确性。
不同质保级别的物项,对安全重要性的敏感度差别较大[7],同样的风险事件发生在不同质保级别物项上其风险后果显然是不同的,本文增加物项的质保级别作为风险分析的安全重要性敏感指标。
质量风险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同的风险事件隐蔽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别,其隐蔽程度越高,风险后果越难发现,造成的风险损失往往越严重,本文增加质量风险的可识别程度作为风险分析的评价指标。
4.1传统的风险概率与损失分析评价指标
传统的风险评估采用风险发生概率P和风险损失D矩阵方法,P和D运用问卷调查的专家打分法获得。为提高风险分析的准确性,避免个人立场对风险因素评价造成影响,风险发生概率P从对熟悉业务的人员处获取,风险影响程度评价指标D从本领域的专家处获取。
4.2安全重要性的敏感分析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是工程管理常用的判断方法,为获得核电工程安全重要性的敏感度对比指标,课题组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安全重要性敏感指标Q进行权重计算。设定不同质保等级物项在发生同类风险事件时,对核电工程质量目标的影响程度来构建判断矩阵,邀请项目设计、施工、质保专业人员(共9名)对判断矩阵打分,得到表2安全重要性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求得特征值,经一致性检验通过,得到不同质保级别的物项安全重要性的敏感权重指标(QA1,QR1,QA2,QR2,QA3,QR3,QNC)=(41.71%,17.43%,20.33%,6.75%,7.55%,3.88%,2.34%)。
表2 安全重要性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
4.3质量风险的可识别程度评价指标
质量风险的可识别指数I是根据风险损失的可预见和控制程度进行区分,当质量风险的可识别性较高,能够直接被发现时,质量风险可识别指数I取值为1;当质量风险的可识别性一般,可在下道工序质量检验和控制过程中发现,质量风险可识别指数I取值为2;当质量风险的可识别性较低,不易在自检和互检时被发现,往往在后续工序或试验运行中暴露,质量风险可识别指数I取值为3。
4.4质量风险总体评价
通过对质量风险发生可能性P、影响程度D、安全重要性Q和显性特征I的分析,笔者对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因素进行赋值评价,采用求积法计算风险因素的风险值,量化评估各风险因素,单项风险因素风险值R为可能性P、影响程度D、安全重要性Q和显性特征I的乘积。
选取现场核岛土建、核岛安装、常规岛建安、隧洞工程、混凝土制备5家承包商,对5家承包商各项风险因素P、D、Q、I指标赋值并进行计算,得出各单位的质量风险量化分析分布图,如图2所示。
5、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控
从质量风险量化分析分布图可以得出,项目当前阶段质量关键风险为隧洞工程和混凝土制备承包商的防造假风险,需要重点控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利用风险量化分析结果对不同单位风险因素进行排序,找出施工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调配工程资源予以应对;该方法也可以对单一风险因素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和整体评价,通过量化的风险数据为项目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图3 风险持续监控与评估流程
图2 质量风险量化分析分布
风险应对过程中,通过阶段性的风险量化评估与风险趋势分析,对风险因素的管控效果进行评价,如图3所示。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并持续监控质量风险及其变化情况,确保质量风险受控。
6、实施效果
通过本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实践,本课题构建了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型,提高了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应用水平。
(1)根据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目标建立了“质量目标-质保业务-风险因素”的结构化风险因素库。
(2)对质量风险敏感性和可识别性进行量化分析,提升了质量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3)通过质量风险的整体评价,找出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为项目质量管理资源调配提供支持,提高了核电工程施工质量的置信度。
参考文献:
[1]刘巍,吴志坚,尹祥平,等.核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32(S2):109-113.
[2]王鹏程,陈凤杰,胡亚平,等.核电工程防造假体系建设实践[J].中国核电,2023,16(5):625-629.
[3]徐迪生.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4]高玮.N核电项目建造阶段质量管理风险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6]孙铭遥.中国核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段红卫,李巨峰,王京,等.核电项目质保分级和质保要求分等现状与建议[J].核安全,2015,14(2):20-24+74.
文章来源:杨新立,霍志磊,佟振华.某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估与管理[J].核安全,2024,23(06):1-5.
分享:
综上所述,随着电镀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电镀项目涌现出来,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降低电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在电镀项目背景下达到环保要求,提出了多种环保措施,为解决目前在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5-04-242022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研究出台光伏治沙等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等标准规范,支持在石漠化、荒漠化土地以及采煤沉陷区等矿区开展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效益的新能源项目。
2025-04-24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电力能源需求量急剧增加,全国输变电项目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输变电项目建设过程中环保验收工作也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既要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要确保生态经济的向好发展。
2025-04-20在工业生产中,空分膨胀机作为关键设备,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生产流程至关重要。此次针对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空分膨胀机振动异常问题的研究,通过全面的设备检修数据分析、工艺参数分析以及图谱分析,精准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成功恢复机组正常运行。
2025-04-13燃煤电厂作为传统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面临着低碳转型和环保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有效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集控运行通过集中管理和实时数据分析,提升了发电效率;而机组协调控制则确保各发电机组之间的协同运行,从而实现负荷的平衡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5-04-13TBM作为一种机械化程度很高的隧洞掘进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自流排水洞及排水廊道的开挖,从根本上改变了小断面平洞采用钻爆法施工时机械化程度低、通风散烟条件差、施工作业环境差、施工进度慢的问题,在安全、质量、工期等方面较传统钻爆法具有明显优势。
2025-04-13海上风电利用领域,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地解决当前深远海上风电送出中,对长距离输送技术的需求,同时其自身的输电成本也相对较低,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正因如此,在目前的工作之中加大对海上风电低频送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对当前海上风电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5-04-11太阳能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诸多优势,如清洁、无污染、资源丰富,并可通过光伏发电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成本较低。此技术不仅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减少化石燃料消耗,还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分布式光伏项目契合国家新能源政策,助力企业使用“绿电”,提升品牌竞争力,并享受电价优惠,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投资方带来收益。
2025-04-10当前,我国燃煤电厂实施烟气超低排放的主流工艺为低低温烟气处理系统,其核心低低温电除尘系统刚投运时运行效果较好,运行一段时间后普遍存在冷却水泄漏、积灰堵塞、排放超标等顽疾[2],这些问题将直接导致设备可靠性不足、节煤效果差、运行能耗高,且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设备瘫痪乃至停机,构成重大安全隐患。
2025-04-02目前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主要有深海网箱、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等[2]。自航式养殖网箱不仅具有深海网箱的功能,还具有自主航行能力,可根据需求游弋于合适的养殖水域,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因此其供配电系统需满足深海网箱的养殖需求,同时也要满足规避恶劣海况时船舶快速移动的需求。
2025-04-0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核动力工程
期刊人气:2629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0258-0926
国内刊号:51-1158/TL
邮发代号:62-178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05
影响因子:0.359
影响因子:0.033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