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关系。基于此,笔者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研究,概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接口标准化低等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变了传统工作方式,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水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发展体现在智能化、安全性、信息化等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控系统全过程的发展中,只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才能使企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系统涵盖了化学、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系统有较好的发展态势,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系统等方面为依托,提高了公司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能耗高、成本高、自动化技术水平低等。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越来越完善[1]。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融合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完成智能操控,这种类型的控制系统已被广泛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用于机械设备的生产,许多制造企业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指导机械设备的生产,工作人员只需要操作电气自动化生产机器。对于系统化的生产制造,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的干预,解放人力资源管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应用于服务系统,过去,人力资源都用于服务项目工作,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提供全自动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现已开发出全自动麻将洗牌机、全自动颈椎按摩器、多功能厨房设备及机械设备。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利用原有的电子信息技术来加快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以银行服务系统为例,两年前银行服务系统只有自动排队点号机等自动流水线服务项目的机器设备,金融机构重点服务项目的内容必须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来进行。如今高新技术已经完善了金融机构的服务项目,无需安排接待人员,就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银行服务[2]。
1.2 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电气控制系统在实时控制时运行频率较低,系统软件运行正常。通常在较长的时间间隔后宣布下一个系统命令就足够了。一般来说,电气自动化监督管理系统必须引入不同的控制系统。如果两个管理系统同时运行,需要保证两个管理系统互不影响,两个实际运行的管理系统互不关联。因此,对整个发电机组的电气设备的运行方式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虑,以保证所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准确和稳定。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各种特点,在控制机制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审慎的态度,科学、合理、准确地安排系统结构,选择可行的控制和连接网络方案,确保可靠性以及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效率。在开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服务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处理这些数据信息,并根据研究成果制定应急预案,以保证所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3]。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控制系统接口标准化低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接口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电气自动化成本增加,很多数据资料难完成资源共享。由于电子设备自动化技术规范的设计方案管理系统非常关键,在没有规范的方案设计情况下,不同企业制造的软硬件配置差异很大,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出现更大的困难。此外,无法实现电气自动化运营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导致公司无法按照客户标准设计方案,打造标准化的电气自动化运营管理体系。
2.2 画面监控问题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画面监控问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少企业在进行画面监控时,都遇到了视频模糊、视频卡顿、信息内容中断等问题,从而产生画面监控问题。另外,设施的电话分机与主机的距离很远,所以一些文件的信息内容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内容偏差或传输不稳定等问题。
2.3 相关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计算机知识、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知识、控制理论等大量技术专业内容,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在我国电气自动化运营产业起步很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完善。造成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综合人才匮乏。虽然很多理工科大学都开设了相应的专业和相应的课程内容,但这类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很差,学生毕业后不擅长具体工作,使用率很低。此外,也有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普遍年龄较大,接受新事物较慢,缺乏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知识。在一些企业中,当电气自动化运行出现异常时,无法立即进行维修。因此,人员的素质关系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工作效率[4]。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生产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升级就显得尤为关键。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完成自动化技术操作的全过程和工业设备的自动控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自动控制系统及监控作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是自动控制系统。比如在工业生产应用中,只要录入相关性能指标,就可以完成工业设备生产制造的自动控制系统,减轻工作压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完成作业路线开关电源的自动断开,还可以根据生产制造情况设定作业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质量。同时,监控作用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意义的主要体现。在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下,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报警设备和通信系统的使用情况操作系统。对电压、电流、输出功率进行限制和设置,但当超过主要参数时,可根据报警系统和数据信号指标对所有系统软件实施实时监控。此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合理连接各系统的操作电子计算机,根据无线电波数据的识别,在遥控电子设备显示屏中监控相关设施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和处理信息[5]。
3.2 农业层面的应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高效率是社会发展中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和种植水平,带来了更快的资金回报,而且促进了粮食作物的自动化生产制造。比如化肥喷洒自动化技术、水利工程灌溉自动化技术、谷物干燥自动化技术等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利用,提高了农业效率和生产质量[6]。
3.3 第三产业层面的应用
众所周知,第三产业是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在行业竞争环境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是服务水平之间的竞争。一个产业链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更多智能化、综合性的服务项目,给人们带来便利,还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公司竞争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相关的医疗工作。在这个环节,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整合医务人员所需的相关信息资料,并进行界面监管,协助现场医务人员学习培训[7]。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医嘱将医疗设备交给医务人员,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了时间的消耗。此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医疗服务行业的应用,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诊疗问题。也就是说,患者可以向自动化技术设备描述病因,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分析相关情况,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复杂,系统会提示患者就医。还有一点就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依靠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省去预约挂号的排队时间,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使医疗资源的利润最大化。
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4.1 注重开放式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逐渐意识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换代的必要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趋向开放式发展,要依靠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关信息[8]。公司利用ERP系统来收集和整合相关的数据信息,在这个环节,公司可以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此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公司资源共享和商品流通的速度,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各单位的工作效率。
4.2 加强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自主创新应用能力是提升相应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断创新一个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电气自动化和系统软件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9]。要开展自主创新,顺势而为。电气自动化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也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战略总体规划,但由于社会化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创新是未来大势所趋。
4.3 加强人才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分析、开发、设计等一系列阶段,都需专业技术人士操作。针对这种情况,公司需要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殊不知,其实很多自动化科技公司并不十分重视机器操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在自动化工程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方面,公司忽视了员工和维修人员对机器设备使用的培训。如果维修人员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接受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那么在后期解决常见故障时,识别常见故障的速度就会有质的提升,维修也能轻松自如。在对此类企业的维修人员和机器设备用户进行培训时,除了需要让他们学习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实际操作的学习和培训[10]。
5、结论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具有关键的使用价值。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根据专业科技进步完成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运行,改变传统工作方式,替代复杂人为因素的实际操作,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公司制造水平的同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参考文献:
[1]田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21,19(16):39-41.
[2]冷富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光源与照明,2021(3):110-111.
[3]孙新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0):47-48.
[4]丁国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5):191-192.
[5]王树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6):194-195+197.
[6]王梓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创新,2019(33):182-183.
[7]袁翠翠.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20,51(12):181+188.
[8]陶奕昊.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7):195-196.
[9]刘仕鹏,孙瑞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66-67.
[10]秦为俊.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科技风,2019(29):103.
文章来源:何子康.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南方农机,2022,53(09):180-182.
分享:
数据终端采集系统需要对电压、电流、电能、功率等多种电气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随后上传到主站中进行存储,便于数据的后期处理。系统可以对用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异常用电数据进行标记显示,以确保数据终端采集系统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扩大以及用电需求的增加,电气数据采集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5-01-07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成为关注的焦点。低压台区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损问题直接影响电网的经济运行和供电质量。低压台区线损是指电力在输电、变电、配电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抗、设备损耗等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失。线损不仅直接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4-12-0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用户需求的提高使得电力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且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AI技术的应用也使传统电力系统逐步向智能电网的方向迈进。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时存储着大量的用户数据,为精准分析用户行为提供了基础。
2024-12-04电力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和设备组成的高度复杂系统,其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数据来源也十分广泛,如传感器、计量器、监测系统等,使得电力数据具有高度的异构性和复杂性,需要对有效数据集成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电力系统。
2024-12-03风机基础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包括: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强度不足、较多裂缝、冷缝等。以上质量通病会导致风电机组的倾斜和不平衡,影响风电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造成基础的破坏和倒塌,从而威胁风电场的安全。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采用全面因素分析方法,针对风机基础施工中的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工艺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2024-11-20对于电力施工企业项目而言,影响成本控制效果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从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分析,电力工程施工项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工成本是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人员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以及人工成本的合理安排,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从材料成本的角度分析,电力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缆、设备、工具等材料。
2024-11-11面对越来越大的生产需求,能源资源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尤其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而停电事故的发生意味着电网仍具有一定薄弱性,薄弱环节的存在极易造成电力故障发生连锁反应,降低局部或整体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识别电网中的薄弱环节一直是电力公司着力研究的项目之一,但是目前取得的成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很大差距.
2024-11-11风电作为清洁能源,近年来并网入电比例不断加大,极大带动了风电建设市场的发展。根据目前风电建设市场现状,环境条件好、项目建设简单的风电场越来越少,风电施工项目逐渐转向风电资源丰富的山区地带,未来山区风电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山区地带道路狭窄弯曲,纵横坡度较大,地面土质较为松软。
2024-11-11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大雅河上,站址距桓仁县城40km, 距沈阳市直线距离为152km。上水库位于大雅河左岸一撮毛山及其相邻次高峰之间的鞍部,通过开挖鞍部和在其东西两侧筑坝形成库盆。
2024-11-02配电网故障检查与维修在现代电力系统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序开展该项工作,可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过去,由于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采用人员检查维修的方式。即工作人员根据后台监测信息,利用相关设备对配电网进行检测,以判断故障具体位置,并进行维修。
2024-10-23人气:8198
人气:2805
人气:2755
人气:2693
人气:252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电力科学与工程
期刊人气:104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电力
国际刊号:1672-0792
国内刊号:13-1328/TK
邮发代号:18-182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814
影响因子:1.445
影响因子:0.65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8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