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基于视频监控的能见度测量是结合白天气象能见度观测的方法之上提出的。同时,还提出一种由边缘特征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视频图像能见度监测算法,采用监督学习的方式利用神经网络对提取的特征值进行回归,最终得到能见度值。有利于利用分布较广的多点监控视频补充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单点测量的实现,使所得的能见度测量结果更加精准。
大气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要素之一,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低能见度所带来的恶劣天气往往会导致交通事故,妨碍海陆空交通运输,从而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1-2]。因此,对能见度进行实时监测及大雾预警显得尤为重要[3-4]。目前国内气象台站已普遍采用能见度仪开展大气能见度的测量[5],且多以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为主要自动化测量设备。但由于能见度观测仪的造价高,限制了观测点的部署密度[6]。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及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以监控摄像机代替能见度观测仪,并以仿人类视觉的方式进行能见度实时监测及大雾预警成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视频图像理解的能见度测量方法具有速度快、成本低、观测图像数据易获取等优点,王京丽等[7]就数字摄像能见度观测阐述了系统基本原理、组成以及软件流程;杨玲等[8]着重介绍了实现能见度观测的硬件实现;许茜等[9]提出了基于梯度及对比度定义特征两种方法进行能见度测量,但该方法须选择场景中某一特定远景区域作为观察窗口;VarjoSami等[10]提出了一种对滤波图像进行投影获取特征向量的方法,该方法针对能见度日夜全天候测量,但其结果只能在一定的区间上对能见度进行分类。在算法实现上,相关研究对不同特定应用场景也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测量方法,韩静等[11]采用路面作为标志物,提出了高速路雾天能见度监测方法;战勇强等[12]针对海上能见度观测的应用,提出了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饱和度同能见度的最优模型。本研究主要针对白天大雾能见度观测提出一种由边缘特征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视频图像能见度监测算法。
1、基于图像理解的能见度测量算法
1.1 测量原理
根据Koschmieder定律[1],大气能见度V(m)与大气消光系数σ存在式(1)所描述的关系为V=lnεσ(1)其中,ε为视觉对比阈值,一般可取002~005。根据式(1)可知,得到消光系数σ便可计得大气能见度。根据该定律,目前广泛使用的大气能见度探测仪主要集中在如何获得大气消光系数上。但是,根据能见度测量规范,大气能见度指通过视力正常的人观察,能够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13]。可见对于能见度的观察最基本的原理仍是人的直观判断,因此本研究提出基于图像理解的能见度测量算法从仿照人眼观察习惯的角度展开研究。
1.2 能见度计算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白天能见度测量方法以人的直接观察为算法设计基础。本研究提出的算法主要分两步实现;首先对待观测图像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其次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回归学习,采用监督学习的方式利用神经网络对提取的特征值进行回归,最终得到能见度值。
1)基于边缘信息的特征提取。一般情况下,由雾气引起的能见度变化给予人直观的感觉是视场内物体清晰与模糊的变化。观察图1中两幅不同能见度图像可知,场景的模糊与否体现在是否存在丰富的细节。在图像处理与理解技术中,这些细节在空域上体现为相邻像素的灰度值梯度,在能见度越低的图像中梯度越小,边缘越不明显。因此,通过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可以把场景中的纹理细节提取出来,得到与能见度相关的图像特征本研究首先使用Canny边缘检测器对待测图像样本进行边缘提取[14]。Canny边缘检测器对输入图像进行平滑预处理后使用公式(2)计算图像f(x,y)的梯度幅度,使用式(3)计算图像f(x,y)的梯度方向。M(x,y)=g2x+g2槡y(2)α(x,y)=arctan[gygx](3)其中,gx与gy分别为f(x,y)在x方向和y方向的灰度梯度值,然后通过非最大值抑制细化得到边缘,最后用双阈值处理和连接分析来检测并连接边缘。图2显示了3种能见度下的Canny边缘提取结果。由图2可知,随着能见度下降图像的边缘也相应减少,即纹理细节被雾气掩盖而逐渐消失,这说明了提取的特征与能见度存在相关性。
2)基于边缘存量的神经网络能见度分析。在获得了与能见度相关的特征图像后,进一步将特征数值化,把边缘存量看成是雾浓淡的指标。设C(x,y)为输入图像f(x,y)经Canny边缘提取后的特征图像。为了提高鲁棒性,防止视频拍摄中的微小抖动造成的误差,对C(x,y)采用平均池化操作,每个区块为25×25,即对每个分格块求平均边缘存量并输出为P(x,y),再通过式(4)求得该图最后边缘存量Sc值。Sc=∑my=1∑mx=1P(x,y)(4)其中,m和n为P(x,y)的行数和列数。本研究应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能见度[15],模型采用有监督学习的方法对能见度进行回归,训练一个全连接神经网络,网络包括2个隐藏层,每个隐藏由512个神经元组成,输入输出层为1个神经元,激活函数为ReLU,网络训练时输入为样本的边缘存量值Sc,输出标签正确值为训练样本对应的标准能见度值,该值是遂溪县国家气象观测站使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测得值,损失函数定义如式(5)所示,为标签值与输出值的均方误差为LMSE(v,v′)=∑ki=1(vi-v′i)2k(5)其中,v为一个训练批次中第i个数据对应的真实能见度值(km);v′为神经网络输出的预测结果(km);k为每批个数。当网络训练完毕后,直接输入测试样本的边缘存量值,即可得到预测的能见度值。
2、实验与结果及分析
对于提出的基于图像理解的能见度测量算法,本研究通过实际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能见度的检测,并与遂溪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测得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分析算法的有效性。
2.1实验数据
实验使用的数据采集于遂溪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架设的高清视频监控设备,选择典型的雾天天气,共录得3个时段实验视频,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时间为北京时,下同。实验将2016年10月23日和11月14日2个时间段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集,将11月15日时段的数据作为测试集验证算法。3段实验视频共抽取图片样本1957张、训练集样本1104张、测试集样本853张,每批训练数量为480张,学习率设置为0.0001。测试所用设备为i5-3320M,2.60GHz主频CPU,8Gb内存的台式计算机,平均能够达到每秒50帧的速度,因此算法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表1实验数据参数表
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以遂溪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测得值作为标准数据与本研究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算法的测得值进行验证比较。测试集视频(2016年11月15日07:00—08:10)共70min,本研究算法的测得值与标准能见度值的对比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算法测得值能很好的拟合标准值的结果。对标准能见度值与本研究算法测得结果的误差对比分析,实验显示其结果接近于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测量值,其平均误差为96%,整体测量效果较好。实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边缘存量的神经网络能见度检测算法能有效测量气象能见度值。
图3视频算法与能见度标准值的结果
针对白天能见度测量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理解的能见度检测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率,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检测算法可用于雾天能见度的实际测量。系统的设计对补充目前能见度测量手段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解决能见度观测点少问题。本研究提出的算法充分考虑利用现有视频资源,实现成本低、简单和灵活,可作为目前气象能见度测量的一种补充。
参考文献:
[1]傅刚,李晓岚,魏娜.大气能见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5):855-862.
[2]杨杰颜,郭浩鑫.湛江市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6,38(6):55-58.
[3]梁敏妍,林卓宏,黄晓东,等.江门地区初春大雾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J].广东气象,2009,31(3):13-15.
[4]刘桂兴,周炳辉,庞志梅,等.实现“大应急”的遂溪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构建[J].广东气象,2016,38(6):67-69.
[5]杨召琼,陈慧娴,付哲,等.能见度人工观测与能见度仪遥测资料的差异[J].广东气象,2008,30(SII):11-12.
[6]程倩倩,梁春荣,唐国敏,等.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故障实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4):99-101.
张琼雄,庞志梅,宋迪灵,等.基于视频监控的能见度测量[J].广东气象,2019,41(5):62-65
分享: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2013年8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北京、石家庄、上海/深圳等城市采用源清单法、受体模型法等技术,已经全部完成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均是通过精准找到污染因子的排放源,施以有效的治理措施得以实现PM2.5浓度大幅下降,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023-09-01本文中联合激光测风雷达、风廓线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3种雷达产品数据,对西宁曹家堡机场一次微下击暴流引发的低空风切变进行分析,首先介绍此次多普勒天气雷观测与不足,其次分析风廓线雷达观测到的强下沉气流与切变特征,最后利用激光测风雷达研究微下击暴流的精细结构以及低空风切变的形成机理,以求为风切变预警和飞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2020-09-15南亚高压是位于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上空的深厚反气旋,是夏季北半球对流层高层最稳定、强大的行星尺度环流系统(如:Flohn,1957;叶笃正等,1957;Mason and Anderson,1963;叶笃正和张捷迁,1974),影响范围广阔,也称之为亚洲季风高压或青藏高压,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主要成员之一,其对中国的旱涝及亚洲大气环流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如:Tao and Chen,1987;胡景高等,2010).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南亚高压的活动规律、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及其气候影响做了深入分析。
2020-09-05本文利用2015—2016年黄石市团城山经济开发区国控点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分析黄石城区PM10,PM2.5,SO2,NO2,CO和8hO3浓度变化特征,以及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为黄石市制订切实可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2020-07-16卫星遥感技术为地表温度的反演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已成为研究热点,众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算法,如单窗算法、劈窗算法和多通道算法等[3,4,5],在这些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遥感数据的特点以及实际研究区域的气候情况等,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算法[6,7,8,9]。
2020-07-16O3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在大气中通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均产生较大影响[1,2]。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已开展O3污染特征的研究[3,4,5,6,7]。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针对O3生成潜势,研究VOCs主要物种对O3生成的贡献[8,9]。
2020-06-12近年来,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高速的工业化,空气质量已经成了公众十分关心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大都市,雾霾情况时有发生,普通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Meroney[1]等和尤学一[2]等分别利用风洞实验和CFD数值方法研究了开放街区和城市街谷的污染物流动与扩散问题。
2020-06-12当雷雨天气现象发生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夹伴强降水,有时伴有冰雹,风速极大。由于在雷雨大风天气发生时,其云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极易产生强对流运动,云与云之间和云与地面之间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放电,所以在测量中极易发生雷电现象,因此,一定要做好雷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2020-06-11在实际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开展过程中,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因素使得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如何有效控制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期望为诏安县人民群众以及当地经济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气象服务资料指导。
2020-06-11测量环境参数的仪表也都有严格规定,如JJG431-2014中明确气压计准确度等级为0.2级及以上,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0.5℃,湿度计最大允许误差±8%RH。吉林省气象部门使用回路风洞、皮托管、数字压力计为标准器的检定设备,完成0~30m的风速检定,检定时长约为23min。陈权等[4]的研究认为,湿度越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越大;朱旭敏等[5]分析了影响风洞流场特性的因素。
2020-06-1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气象科学
期刊人气:1503
主管单位:江苏省气象局
主办单位:江苏省气象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9-0827
国内刊号:32-1243/P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253
影响因子:0.682
影响因子:0.160
影响因子:0.421
影响因子:0.08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