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地球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多,对地质行业的了解也甚少。要使人们更好的走进地质世界,了解地球母亲,从娃娃抓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质科普活动进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地球科学知识氛围,有助于增进小学生们对地球科学的了解与认同,也更好地发挥校园公益活动的实践性,对推广地质知识,提高地质行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能把服务社会和教育青年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日渐加大,而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必须成为具备一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走出书本的限制,更切实的感受到社会的运作和了解社会的需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能得到沟通交流的机会,满足社交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社会公益实践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提到“地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地质工作者背着地质包,走在深山野林中的景象,与艰苦、劳累的字眼相提并论。这是人们固有思维对地质专业的狭义理解[2]。实际上,地质囊括了宇宙万物:山川河流的演化、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自然资源的形成、动物植物世界的多样性、人类的起源进化,宇宙以及地球的形成演化等等方面。地质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行业,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与其他行业相比,地质行业有其明显的独特性。它不仅具有资源分配性、保障性和社会服务性,而且还有很高的科研价值[3]。
如何使人们走出对地质认识的误区,进入浩瀚的地质世界,了解我们的生存的环境,探索地球的奥秘,进而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4]?如何让社会了解我们地质人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为探寻自然、开发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做出的巨大奉献?如何让人们更加珍惜我们资源能源,珍惜我们地质人的劳动成果,进而尊重地质人的伟大付出?这些不仅仅是我们地质人要思考的问题,更应该是全社会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号召,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发中小学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操,让学生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地质知识,提升孩子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素养。作为地球科学领域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地质相关知识进行推广。借助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平台和契机,力求将地质专业理念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做最专业、最有意义的事情,让更多的人热爱地球科学,喜欢地质工作。
地质科普进课堂团队成员为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生,涵盖地球化学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两个专业。团队名称为“一粒砂”,意为“一砂含乾坤,一粒观宇宙”。地质科普活动以小学生为受众,主要通过讲座、节目、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希望通过“一粒砂”团队系统专业的地质知识架构,全面的地球科学知识,使小学生走进地质世界,了解地球母亲。
地质科普知识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适应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吸引同学们的兴趣,主要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生活中常有接触的常识为切入点,引导小学生们了解相关地球科学知识。如:恐龙灭绝故事,西藏第一神山,东北的雪为什么那么大?什么是火山?江浙沪从哪来?中国省份简称是怎么来的等等主题。这些知识即有趣味性,又容易理解。
下面以地质科普活动-《恐龙去哪了?》为例,简单介绍地质科普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项目组成员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分别走进武汉市蔡甸区姚家林小学、蔡甸第五小学、蔡甸第六小学共计三个学校,进行了四次科普活动。通过PPT宣讲、动画视频、现场互动、组织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学生们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地参与现场互动,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每次活动结束后,对在场的老师、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或举办座谈会,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或是其它需求,进而调整下次活动,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地质科普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方面,培养了小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锻炼了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对项目组成员也是很好的历练。不但学有可用,还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蔡甸五小进行的地质科普活动中,遇到了设备不运行的突发情况。当时,讲解的同学略有紧张,正在不知所措时,团队其他成员马上引导小学生们做游戏,很好的化解了危机,原本有些拘谨的团队成员也开始融入到活跃的氛围中,这期活动比预期的效果更好。活动结束后,有小学生特意找到我们,说他以后也要当个地质家,保卫地球!
这些地质知识浅显易懂、生动活泼,一次次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们在活动中频频举手发言提问,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孩子们边听边记,这样的学习热情让我们倍感欣慰。我们这些大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这些地球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备感亲切、轻松愉快。大学生和小学生融为一体,现场热烈的气氛让我们感到这项地质科普活动的重大意义。
目前,针对地质科普进课堂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团队成员研究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比如:(1)地质科普推广方式较为单一,仍需探索和创新其它的推广方式;目前正在尝试开设“一粒砂”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2)推广对象年龄较小,知识水平有限。目前只针对小学生,在有一定经验积累后,推广人群将面向初高中同学。这要求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更高、挑战更大。(3)目前,“一粒砂”地质科普团队只有五名成员,且为资环学院各年级组同学组成,因此项目实施的时间难以撮合。另外,活动时间还要兼顾宣讲对象的课外空闲时间,以致项目进展较慢。针对这种情况,团队已经开始面积全校范围招募对地质科普活动感兴趣的志愿者,这样,成员人数和时间上更容易安排,使地质科普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一粒砂”地质科普进课堂活动得到了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各个小学的积极配合,受到小学老师、孩子们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这也鼓励了我们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为地质科普推广活动进一步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地质科普活动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也鼓励了团队成员的士气。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我们开展的地质科普活动,对地球科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兴趣度提高了55.7%,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小学生对地球科学领域的工作感兴趣,将来有意向了解和从事相关工作,其他小学生也表示虽然可能不会从事地质工作,但会关注并了解、支持地质工作,打破了对地质工作的禁锢思想。现今社会,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尤其是一些小朋友,从出生就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大自然,他们只能通过电视、书本中的图像认知自然界和世界万物。有些学生对地球科学知识很感兴趣,但认知渠道抽象,对地质的理解浮于表面;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接触,更谈不上深度和广度。地质科普活动走进小学课堂,一方面,营造好的地球科学知识氛围,使孩子们尽早接触自然地质相关知识,有助于增进小学生们对地球科学的了解与认同。带领他们走进浩瀚的地质世界,探索地球的奥秘,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进而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珍爱环境的情操。另一方面,因为了解所以珍惜,孩子们了解了我们生存的大自然,知道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明白生存环境的珍贵,才会更加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成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大军中的一员。再者,通过地质科普进课堂活动,学以致用,不但发挥了我们大学生的专业才能和特长,还可以督促我们更扎实深入的进行专业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进而顺应时代潮流,为将来步入社会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大创有期,公益无期。我们希望相关公益活动在各大高校及单位都能够开展和发扬,薪火相传,创造更多机会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才能,开创地质科学大众化的途径。既督促我们自己深入地质专业学习,又培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后续的推广活动中,依然会面对未知的困难,依然会遇到问题,我们定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直面挑战。
参考文献:
[1]潘云智,汪帼英,韩墨香,宁曦.构建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长效机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2).
[2]苏丹.地质世界的揭秘人-记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奖者夏代祥[J].科学中国人,2006(9).
[3]赵汀,赵逊.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J].地质论评,2005,51(3).
[4]彭骛琳.走进神秘的地质世界[J].小学生导刊(高年级),2014(5).
廖佩铃,李文霞,刘孟哲.走进地质世界,了解地球母亲[J].科技风,2020(14):163-164.
项目资助:长江大学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8230).
分享:
“一带一路”处于亚欧非及大洋板块的交汇处,地理环境复杂,地壳活跃,地震灾害频发,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非常关键;“一带一路”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自身设计规范往往不够健全,需要参考欧美规范。中国技术人员还会参照中国标准进行复核,三者的协调常常产生许多问题。
2024-08-02经济评价的知识与工作环节众多,其中主要包括了建设、投资、风险规避和工程经验等方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调研、分析和测算。由此看出,在矿山建设项目中,经济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客观全面的经济评价有助于加强对资产投资的宏观管理,有助于提高项目科学决策水平。
2023-10-012017年以来,宁夏通过营造创新生态、借力开放创新、助推科技投入等举措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推进宁夏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还需要在优化考核指标设置、深化东西部合作机制和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行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2020-11-06制造业是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的主战场,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产业基石。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如何改变我国制造业利润微薄、产业低端等发展困境,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性问题。
2020-11-03现如今,随着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地质勘查单位要想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身优势,就要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工作。纳税工作能够有效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地质勘查单位要不断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工作,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020-09-09创新型的地质工程人才是基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以解决实际工程为导向的人才需求标准。在创新型地质工程人才培育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学科的相互交流、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各项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国家需求的有效对接。
2020-09-09绿色勘查近些年作为一种新的勘查理念登上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舞台,自2015年在全国展开以来,逐步成为地勘单位进行地勘作业的指导思想。2018年6月28日发布的《绿色勘查指南》首次规定了绿色勘查的实施细则,标志着我国绿色勘查工作进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新阶段。
2020-09-02安徽省有三个地勘局,分别为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华东冶金地池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二级地勘事业单位40家,已于2014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划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16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7家。纵观全国,地勘单位改革有陕西模式、湖南模式、辽宁模式、山东模式等,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势在必行,“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双轨模式下积累的财务管理经验已难以适应当前地勘单位经济发展需要。
2020-09-02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市场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与之相匹配的各项经济改革逐步推进,国有企业也纷纷响应改革号召,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国有地勘单位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其在体制上有些许的不同,由于地质勘查工作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其最终成果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2020-09-02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测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个行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地勘单位集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多元财务关系频繁出现,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明显不能符合现实要求。因此,地勘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集团财务管控体系。
2020-09-02人气:4737
人气:3525
人气:2813
人气:2260
人气:220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期刊人气:1215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671-5888
国内刊号:22-1343/P
邮发代号:12-22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2.546
影响因子:0.659
影响因子:0.149
影响因子:1.209
影响因子:2.86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