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缅甸达贡山红土型镍矿的开采,高品位矿逐渐变得稀缺,储备矿量日益减少,生产勘探迫在眉睫。十五冶金采公司缅甸项目部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H区生产勘探的野外工作任务,并编制生产勘探报告一份,分析了H区矿体特征及工作量。同时,依据矿山生产现状,对新区域矿石的开发利用及配矿提出观点,对矿山深部找矿进行初步研究,这对远景找矿有着重大意义。
1、缅甸达贡山红土型镍矿H区生产勘探
1.1H区生产勘探网度的确定
从前期探矿采用的50m×50m、25m×25m、12.5m×25.0m(25.0m×12.5m)、12.5m×12.5m各种不同网度工程对矿体的控制情况来看,12.5m×25.0m和12.5m×12.5m间距的工程对矿体的厚度及顶底板控制精度更高,但从经济性及合理性考虑,整个矿体完全进行12.5m×12.5m间距的工程控制是不经济、不合理的,结合矿山采矿现状及采矿配矿对矿石质量的准确性验证,本次生产勘探工程控制间距应以25m×25m为基本间距,只在矿体变化较大部位或地段合理加密至12.5m×25.0m。
1.2矿床地质特征
残余红土层为褐红色腐植土及褐红色、褐黄色黏土,两者为渐变过渡关系,局部褐红色褐铁矿化黏土夹褐铁矿团块。矿区内广泛分布。主要矿物为赤铁矿、石英、白云母,局部间夹蜂窝状褐铁矿块。风化橄榄岩层为红黄色、黄绿色至灰绿色风化至半风化橄榄岩,呈土状、碎块状、块状。上部风化程度较高,以土状为主,间夹团块状蛇纹石化橄榄石和网格状次生石英碎块,沿裂隙或节理多见黑褐色铁锰质细脉及绿色镍硅化物,局部夹大块状的弱风化或未风化的橄榄岩团块;向下逐渐变为碎块状、块状,岩石的硬度逐渐增加,沿裂隙或节理多见网格状次生石英细脉及绿色镍硅化物薄膜。
橄榄岩为灰褐色、黑褐色块状橄榄岩,呈致密块状,岩石节理发育,沿节理面有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硅化。节理面充填矿物主要为蛇纹石、蒙脱石和少量的顽辉石残余物和少量的橄榄石。红土层、风化橄榄岩层、橄榄岩层之间多为渐变过渡关系,风化橄榄岩带与上覆的腐植土层或褐红色黏土层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由于古今地貌特征及红土风化壳不同地段发育情况不同,存在红土层或者风化橄榄岩层缺失的现象。各层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1.3各风化层的含矿性统计
根据探矿工程的原始编录综合地质分层及样品化验成果,对H块段内风化壳各层的含矿性进行定量统计研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图1钻孔柱状示意图
1.4矿区工程地质
表1H区风化壳各层发育程度及矿化统计结果注:风化橄榄岩层包括上下部低品位矿石。本次勘探矿体位于达贡山山脊地带,地形地貌条件简单,矿体产于橄榄岩顶部红土风化壳中,主矿体长约为3.4km,宽为0.2~2.0km,呈北东向展布。勘探区域地形坡度一般为25°~40°,上覆地层主要为黏土、粉质黏土和全~强风化橄榄岩,工程地质岩组为第四系松散岩(土)组(Ⅰ)和散体~碎裂结构极软岩岩组(Ⅱ),工程性质较差;下伏地层为中~微风化橄榄岩,比重为2.73,天然状态抗压强度为65.5MPa,饱和抗压强度为53.1MPa,软化系数为0.81,内摩擦角为44.9°,内聚力为6.9MPa,工程地质岩组为块状结构软硬岩岩组(Ⅲ),强度较高,工程性质较好,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1.5矿区水文地质
本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大致可分为两个季节,5-10月为雨季,降雨量超过全年的80%,暴雨、特大暴雨常见,11月至次年5月是旱季,干旱少雨。区内水系发育,主干河流为依洛瓦底江,位于矿区西部。测区内树枝状溪沟发育,大多是季节性水流,较大而常年有水的仅3条,溪沟水全部汇入依洛瓦底江。依据耶信河和谢夫当河观测站数据,其流量为0.0~82.5m3/s,枯水年有断流现象。
1.6矿区环境地质
矿区地处达贡山山脊地带,地形坡度为25°~40°,边坡稳定,预计矿床开采不会引起大的山体开裂、滑坡等地质灾害。但产生局部浅层滑动、小型崩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防治重点在于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向和开采边坡角度,而对于剥离出来的废石堆放,应选择汇水范围及流量小的分支冲沟进行堆放,避免泥石流的产生。综合以上诸因素分析,本区矿床地质环境质量为良好~中等。
1.7H区生产勘探工作内容及结论
本次生产勘探共施工探矿钻孔有86个;总进尺为1952.10m;岩芯地质编录1952.10m;样品采取1969个;基本化验分析样品为1969件,外检样品为100件,内检样品为200件,1∶500地质地形测量0.046km2,完工钻孔定测86个。其间对H区的镍矿体进行了重新圈定,详细研究了矿体中Ni、TFe/Ni、SiO2/MgO等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编制了相应的平面图及剖面图。另外,应用3DMine软件对地质体和矿体进行建模,H区块矿体平均厚度为12.22m,矿体平均埋深为4.64m,按10m间隔切制了各水平地质平面图和矿块图。H区共探明111b类工业矿石量69.17万t、镍金属量14180t,镍平均品位为2.05%。本次生产勘探提交的数据、图件及储量能满足矿山未来半年的生产需求,达到了预期的生产勘探目的[1]。
2、红土型镍矿的开发利用
2.1矿山的生产开发
缅甸时间2012年10月3日18:06,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投资的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1号电炉首炉产品成功产出,标志着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进入生产阶段。项目现采用露天开采,矿石经过去除夹岩和破碎后,合格矿石经管状带式输送机输送到冶炼厂。冶炼采用回转窑-电炉工艺流程为:矿石配料、回转干燥窑、回转窑焙烧、电炉熔炼粗镍铁、LF炉精炼、精制镍铁水淬、产出合格镍铁粒。
2.2矿石质量对矿石利用的(电炉的)影响
矿石质量影响电炉炉温度主要指标为硅镁比和镍指标,硅镁比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电炉炉温升高,而镍指标过高会影响矿山的服务年限,过低会直接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人们发现,当硅镁比达到2.25左右,氧化铁含量为15%时,电炉温度为1450℃,用电量最少,炉温最低,产量最高。所以,矿山生产时,首先应对矿石进行配比,配比矿石镍含量≥2.0%,硅镁比保持在2.25左右,以达到矿山效益最大化的目的[2]。
3、对矿山镍资源深部找矿的探讨
从各个钻孔底板化验结果来分析,钻孔化验结果为0.3%~0.5%,有的可达到0.8%~1.0%,照目前的开采技术及国外采矿的情况,这是不合理、不经济的。从长远角度以及《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来看,其原生矿达到露天开采要求的最低工业品位矿石指标为0.3%~0.5%,镍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如表2所示[3]。
表2镍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
镍矿成矿结晶的基本原则为:当逐渐靠近地表时,其品位呈逐渐降低的结晶规律,以此可推敲上部红土型镍矿床只是成矿母岩(橄榄岩)风化、淋滤的次生矿产,应对原生岩应加强研究,以达到深部找矿、扩大生产服务年限的目的。此观点只代表个人观点,对于能否找到含高镍橄榄岩原矿,下一步生产勘探过程中需要增加深部探矿孔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丁玉亮,左黎阳.缅甸达贡山红土型镍矿2018—2019年度生产探矿报告(H区一期)[R].武汉: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8.
[3]中国有色镍业公司.中国有色镍业公司电炉操作研讨会资料[Z].2016.
左黎阳.缅甸达贡山红土型镍矿H区生产勘探、开发利用以及深部找矿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3):79-81.
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在岩土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及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陡边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进行高陡边坡勘察和稳定性分析已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和勘察技术的发展为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2024-11-11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复杂,岩溶的存在导致隧道建设时发生突水、涌泥、塌方等事故的风险增加,各类事故会造成人员伤害、经济损失,以及影响施工进度。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最常用的一种地质预报方法,地质雷达法在岩溶探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2024-10-14近年来,随着输电线路在盐渍土发育地区的广泛建设,随之而来的各种工程问题层出不穷,建筑材料的腐蚀问题尤为突出。腐蚀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施工材料的质量、防腐手段是否可靠及腐蚀性判别是否准确。前两者与施工和设计有关,后者则与勘察结果紧密相关。
2024-08-03山东青岛某码头工程总用地面积达218 574.81 m2,包括一期用地137 614.81 m2和二期用地80 960 m2。项目规划精准,合理布局罐区、码头、矿石码头堆场等功能区域,以确保项目的高效运作。此外,剩余土地被规划为远期预留,预留地被用作临时停车场,整体用地规划充分考虑了未来发展需求。
2024-07-17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山区公路和铁路建设中越来越普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顺层地质条件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给施工带来了许多技术挑战,特别是在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段,由于地形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因此,研究顺层地质条件下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024-07-05物探测试工作在工程运用广泛使用,布置适量的钻孔进行验证分析,即可达到勘测目的,具有探测深、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常用的物探方法有电法勘探[1,2,3]、地震勘探[4,5]、磁法勘探[6,7]、重力勘探[8]、放射性勘探[9]等。刘诚等[10]使用综合电法结合已知钻孔剖面的对比研究,基本查明了寨上金矿深部地质结构电性分布特征以及适用于西秦岭同类型矿床的物探综合电法找矿标志。
2024-06-14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优秀的地学人才,是地质类高校教师应研究的热点课题。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实验实训仿真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文章所研究的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采用雷达与倾斜摄影测量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通过多层级、多尺度模型的集成。
2024-03-06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生产相关的钻孔(包括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炮眼孔等)施工钻遇硬岩的比例越来越高。现有的煤矿钻孔多采用PDC钻头回转切削,当钻遇f≥12的岩层时,该钻孔方式钻进效率低、钻头寿命短,严重制约了钻孔的施工速度。地勘行业用液动锤多为低压液动锤,其冲击功小和冲击频率低,无法满足煤矿坑道钻进对钻速的需求。
2024-01-11在地质矿产的勘探中,综合物化探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将地球地理、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知识融合起来,获取了准确的地质矿产勘查结果,为煤矿资源的开发、生产活动提供依据。综合物化探技术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优势,勘测的范围广泛,其中涵盖金属、非金属和地质调查等勘探技术,在勘察能源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技术综合性,提高了我国的矿产资源生产水平生产效益。
2023-12-07在地质矿产的勘探中,综合物化探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将地球地理、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知识融合起来,获取了准确的地质矿产勘查结果,为煤矿资源的开发、生产活动提供依据。综合物化探技术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优势,勘测的范围广泛,其中涵盖金属、非金属和地质调查等勘探技术,在勘察能源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技术综合性,进而提高了我国的矿产资源生产水平、生产效益。
2023-12-06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地学前缘
期刊人气:362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005-2321
国内刊号:11-3370/P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2.546
影响因子:0.659
影响因子:0.149
影响因子:1.209
影响因子:2.86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