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实行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22年7月收治且经严格纳排标准后的11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55例,记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一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后一组实行心理护理模式,评估两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心理状态,同时观察及比较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统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评估患者负性情绪,两组SAS、SD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担心焦虑程度较对照组相对低(P<0.05);于术前相较,两组入室5min时患者血压、心率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结果相比,观察组血压、心率变化相对小,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同时稳定控制患者心率及血压。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优势极为突出,如创伤小、便于恢复等。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患者围麻醉期不良心理情绪可造成严重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生命体征波动,对手术顺进展构成不良影响[1]。对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术前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准实行合理科学的麻醉方式、药物、剂量,麻醉过程中合理调控麻醉平面,最大限度确保麻醉安全性,同时尽量增强麻醉效果。虽然腹腔镜手术应用优势较多,但对患者而言稳定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波动极为必要,因此在围麻醉期患者需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以缓解其负性情绪,更好的保障麻醉效果[2]。本文取2016年7月~2022年7月阶段的11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展开研究,评估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时间:2016年7月~2022年7月,选择11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样本对象,均经严格纳排标准筛选。纳入标准:①均实施腹腔镜手术;②实施全身麻醉;③患者认知、精神正常,沟通顺畅;④具备完整且客观的病历资料。排除标准:①凝血机制异常;②肝肾功能器质性障碍;③并发免疫系统疾病;④存在认知障碍,严重精神疾病;⑤存在明显的手术禁忌。
患者一般资料:对照组(病例55例):年龄23~52岁,均值(33.14±4.51)岁;体重45.69~63.55kg,平均值(53.63±2.25)kg;麻醉(ASA)分级:Ⅰ期/Ⅱ期各占20例/35例。观察组(病例55例):年龄24~51岁,均值(33.83±4.79)岁;体重45.25~63.69kg,平均值(53.78±2.49)kg;麻醉(ASA)分级:Ⅰ期/Ⅱ期各占22例/3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本次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机构批准,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认同。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术前完善身体检查,及时告知手术相关事项,术中密切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术后对其各项体征变化予以严密监测等。
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实施措施如下:1)术前访视(术前1d):①认知教育:基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焦虑情绪等,心理问题较为重要,不良情绪易引发应激反应,对麻醉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术前患者心理干预工作极为必要,护理人员在对其病史、个人喜好、性格特点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施认知教育,为患者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流程等,并强调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对手术及麻醉有清晰认知,重点强调手术安全性,消除患者内心疑虑。必要时可通过视频方式介绍麻醉及手术知识,增强认知度。②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情绪对麻醉效果的影响,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手术,给予肢体安抚、言语鼓励等,指导患者通过音乐疗法、肌肉放松训练、冥想等活动,消除负性情绪,以保证手术及麻醉效果。③增强患者及家属对麻醉的了解,并强化术后镇痛教育。2)麻醉前:做好手术室准备,室内温度及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并告知患者手术环境及有关设备,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利用播放轻音乐、催眠音乐、指导性话语等,帮助其逐步放松身心,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3)麻醉期护理:实施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对患者体征密切关注,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并叮嘱其如存在不适感及时告知,必要时可利用肢体接触、注意力转移等方式,消除患者恐惧、焦躁情绪,并予以患者鼓励及支持,确保其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稳定。4)麻醉苏醒期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问题,待其恢复意识后及时告知手术完成顺利,以免患者意识恢复后情绪紧张或出现过激反应。与患者交流时,患者可通过点头、眨眼等方式给出回应,应用指示性、鼓励性语言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告知患者术后体征监测为必要行为,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惊慌。于麻醉恢复期对患者情绪变化予以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情绪波动,及时予以疏导。术后1d患者清醒后予以探视,观察其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以下量表均于干预前(术前1d)、干预后(术后1d)测评。
(1)负性情绪: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实施评测,均总计100分,焦虑评分的上限值50分,抑郁评分的上限值53分,最终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况越发严重[3]。
(2)心理状态:由护理人员提问主观评价,判定标准分为正常、担心、焦虑,其中正常表示患者情感正常,情绪良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担心代表患者处于正常与焦虑中间,表现为问题多、神经过敏、神情紧张;焦虑表现为患者出现明显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呼吸加速,自我感觉无助、神经紧张,重者出现哭泣等过激情绪。
(3)术前1d、入室5min对患者血压、心率进行监测。
(4)并发症:观察两组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总发生率:分别为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形式,行t检验;计数资料[n/(%)]形式,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后,评估患者负性情绪,两组SAS、SD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SAS、SDS评分比较
2.2 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担心、焦虑程度较对照组相对低(P<0.05),详见表2。
表2 心理状态比较[n(%)]
2.3 血压、心率变化比较
两组术前血压、心率水平比较(P>0.05),与术前相较,两组入室5min时患者血压、心率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结果相比,观察组血压、心率变化相对小,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3。
2.4 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3、讨论
妇产科服务对象较为特殊,对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因病情、手术恐惧、隐私暴露等因素影响,引发明显负面情绪,影响麻醉及手术效果[4]。手术麻醉效果及预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麻醉效果对患者心理紧张程度也有一定影响,对于围麻醉期患者,护理人员需开展有效护理干预,优化护理质量,积极处理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保证麻醉状态,以确保手术进展顺利[5]。
表3 血压、心率变化比较
表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心理护理干预是在护理实践中,利用心理学知识、护理技能,有效处理患者心理需求及潜在心理问题,对其心理状态予以干预,通过对患者的支持、帮助、关怀,使其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增强其适应能力[6-7]。本次研究结果:较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即SAS、SDS评分明显低,患者担心焦虑程度相对轻(P<0.05)。可见,心理护理可实现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且消除负性情绪,为良好麻醉效果提供有效保障。加强患者围麻醉期的心理护理,持续3d实施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放松疗法等,增强患者认知程度,减轻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恐慌程度,消除内心疑虑,树立自信心,积极改善焦虑抑郁,保证麻醉效果及手术进展顺利[8]。心理护理实施过程中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基于患者角度看待问题,通过沟通及敏锐地观察,掌握每一位患者的心理动态,实施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干预服务,帮助每一位患者安全度过围麻醉期,提高麻醉效果[9-10]。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入室5min时患者血压、心率波动相对小,且并发症率明显低(P<0.05)。提示,心理护理的实施,大大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程度,减少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取得理想预后[11]。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患者情绪改善,可行性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宣泄负性情绪,并自我管理情绪,获取患者的信任感及安全性,为手术顺利进展提供有效保障,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良应激,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12-13]。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保障麻醉效果,进一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预后,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秋月,郑小飞,陈文玉.妇产科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整体护理方法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1):110-112.
[2]陈娟丽,胡玉琴,周燕,等.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麻醉期体位护理模式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5):4977-4980.
[3]成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3):162-164.
[4]孟欣.舒适护理对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负面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1):173-174.
[5]谢凤菊.舒适护理对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负面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8):65-66.
[6]范凤仙.探究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7):76,83.
[7]孙家莉,马洁,丁娜.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21,7(17):114-116.
[8]李娜.老年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83-85.
[9]廖志英.心理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144-145.
[10]陈伦,苏海花.妇产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系统化心理护理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3):174-177.
[11]赵晓娟.目标导向护理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467-468.
[12]赫阳森.目标导向护理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895-898.
[13]吕志排,雷鸣,王举.心理行为干预联合音乐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6):895-899.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701829);
文章来源:窦晓雪,贺楠,邢聪聪.心理护理对围麻醉期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05):1652-1655.
分享: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创面大、效果不佳、康复期长等劣势已被逐步淘汰。目前,临床上已证实腹腔镜微创切除技术用于结石患者疗效显著,术后具有出血量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2024-11-22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血管病变,指精索静脉丛迂曲扩大、睾丸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淤血,导致阴囊疼痛、萎缩、进行性睾丸功能下降、不孕等不良后果[1-2]。正常成人和青少年的发生率为10%~15%。可分Ⅰ度:触诊不明显,屏气增加腹压时可扪及;Ⅱ度:触诊可扪及;Ⅲ度:阴囊肿大,肉眼可见迂曲血管[3]。
2024-11-20隐睾是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畸形之一[1],其中低位隐睾指睾丸位于外环口或阴囊顶部。将触及的睾丸推挤入同侧阴囊内,松手后睾丸不在阴囊停留,迅速缩回原位(滑动睾),在小儿睾丸下降不全中较为常见。隐睾可引起相关并发症,如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睾丸扭转、睾丸损伤、睾丸恶变、不育等[2-3]。
2024-11-18在临床管理中,鉴于大多数FNH患者无明显症状且病变趋于稳定,病灶破裂、出血或恶性转化的风险极低,对无症状FNH患者推荐采取保守治疗策略[5]。然而,对于出现症状、病灶短期内明显增大或诊断存在不确定性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024-11-15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是一种减重外科手术,旨在长期减轻肥胖患者体重并改善其代谢异常。接受LSG的患者,术后内脏疼痛是其主要的疼痛来源,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和上腹部疼痛,从手术开始,一般24 h达到疼痛高峰,可持续72 h[1]。
2024-11-15腹股沟疝发生于腹股沟区,患者受到先天发育不良、年龄增长、后天疾病等因素影响,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缺损向体表突出,可引起局部包块、胀痛、坠胀感等症状,一旦发生疝囊嵌顿,患者可能出现脏器缺血坏死、感染,并表现出发热、昏迷、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腹腔镜视野下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
2024-10-25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患者围麻醉期不良心理情绪可造成严重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生命体征波动,对手术顺进展构成不良影响[1]。对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术前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准实行合理科学的麻醉方式、药物、剂量,麻醉过程中合理调控麻醉平面,最大限度确保麻醉安全性,同时尽量增强麻醉效果。
2024-10-25据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结直肠癌,其中乙状结肠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1]。乙状结肠癌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不适、腹泻、便血等症状,需及时接受治疗。对于早期患者,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2]。
2024-10-24目前胆总管一期缝合因无胆汁丢失、胆道感染风险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仍需进一步探讨[3]。术后胆漏是指胆汁沿胆总管切口或针眼处渗漏至腹腔引起腹膜炎的一种病理状态,是LCBDE一期缝合后常见的并发症。
2024-10-24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节约医疗资源等优点,近年已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但由于受日间手术管理约束及入院24 h内出院的时间限制,患者在院康复时间缩短、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病情熟悉程度有限。
2024-10-17人气:17947
人气:14880
人气:14704
人气:14639
人气:132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人气:244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0417
国内刊号:42-1869/R
邮发代号:38-534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