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科2020年9月—2021年6月门诊及住院处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化湿降浊饮口服,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酸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为88.57%(3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老年痛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的效果显著。老年痛风患者的体质可能会引起血尿酸水平波动,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发展。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归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1]。2020年全球痛风流行病学数据调查[2]显示,全球痛风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高。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发病的综合因素较多,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控制病情进展、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比单纯在痛风发作时治疗意义更大。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化湿降浊饮对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探讨其方药特点、作用机制及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特点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科2020年9月—2021年6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痛风患者70例,其中男57例(81.4%)、女13例(18.6%),年龄6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化湿降浊饮组)与对照组(非布司他组)。观察组35例,男28例、女7例;平均年龄(66.34±5.63)岁。对照组35例,男29例、女6例;平均年龄(65.02±5.4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
参照2011年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3],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或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本研究选取痛风间歇期进行研究,此时为反复急性发作间的缓解状态,通常无明显关节症状,其诊断有赖于既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病史及高尿酸血症。
表1 两组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1.2.2中医诊断
根据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4],制定痛风性关节炎诊疗方案。脾虚湿阻证:主症:身困倦怠,头晕昏沉,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便溏不爽;次症:神疲懒言,口淡不渴,口渴少饮,恶心欲呕,肢体浮肿,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具备上述主症3项,或主症2项、次症2项,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年龄60~75岁;上次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在2周以前;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化湿降浊饮(绵萆薢30 g,薏苡仁50 g,土茯苓30 g,威灵仙15 g,川牛膝20 g,防风10 g,苍术15 g,山慈菇30 g,知母15 g,忍冬藤30 g,赤芍15 g,炒麦芽30 g,茯苓30 g,炒山楂30 g,由郑州市中医院制剂室制作,每包6 g)代茶饮,每次2包,每天2次,连续用药12周。
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8,规格:40 mg)口服,每次40 mg,每天1次,连续用药12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血压(BP)及中医证候积分等。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医证候观察表”填写,对脾虚湿阻型证候要素: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身困倦怠、头昏头晕、纳食不佳、脘腹胀满、便溏和腰膝酸软进行评分,每项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主证记为0分、2分、4分、6分,次证记为0分、1分、2分、3分;舌质、脉象无0分,有1分。计算治疗前后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疗效分显效、有效、稳定和无效4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Pearson相关分析,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为88.57%(31/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μmol/L)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与主要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老年痛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血压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与主要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3、讨论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异质性疾病,病理基础为高尿酸血症;若尿酸>420μmol/L且在机体内持续存在,血液中的尿酸将会达到饱和,进而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等临床疾病[6]。受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低龄化。Meta分析[7]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为加强对该病的规范化诊治,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已在《痛风诊断循证建议》中更新了痛风分期[8],《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9]也提出了亚临床痛风的概念,为痛风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了参照。目前痛风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西医治疗手段限于如低嘌呤饮食、规律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控制血尿酸的药物如抑制血尿酸生成、促进血尿酸排泄等,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病情易反复发作,且可能带来肝肾功能损害、血脂血糖异常等不良作用。
考虑到尿酸是痛风的关键病理因素,本病可归属中医“浊瘀痹”范畴。多数中医学家认为,本病病机是“阴阳失衡,本虚标实”,即机体正气不足、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血阻滞为标,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肾气血失合,伴有痰湿浊瘀相互蕴结而致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各脏器功能衰退或伴有其他系统疾病,老年人痛风的病机多为脾肾亏虚、痰瘀痹阻、气血不通,其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故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对预防痛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目前文献大多为单纯对痛风的疗效观察,缺乏多靶点、多机制治疗痛风的理论依据,更鲜有痛风中医体质相关的临床报道。庄延双等[10]研究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提到目前网络药理学有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趋势,将传统的一个靶点一个药物的用法转换为多靶点多组分的治疗策略。
化湿降浊饮是郑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秦镜的经验方,经多年临床检验,能够有效降低尿酸、减少疾病复发。本研究选取该方再次验证其临床疗效,同时结合现代药理以深层挖掘作用机制。方中萆薢能祛风湿、利湿化浊,丘青中等[11]研究发现其可能是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Caspase-1等炎症介质,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反应并降低机体血尿酸;生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渗湿除痹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12]证实其中的脂肪油、薏苡仁多糖等具有抗炎止痛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土茯苓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明代李时珍注解:“惟土茯苓气平,味甘而淡,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络止痛之功效,朱伟勇[13]发现其疗效优于口服别嘌醇并能显著降低血尿酸、血沉等;防风能祛风解表抗菌;川牛膝有逐瘀止痛、通利关节、利尿通淋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14]发现其有效成分川木香内酯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苍术有燥湿健脾、祛风湿之功效,陈祥胜[15]提到苍术炒焦后5-羟甲基糠醛、苍术苷A和鞣质含量显著增高,是焦苍术长于“健脾止泻”的主要物质基础;山慈菇有清热消痰解毒之功效,刘婷婷等[16]提到山慈菇主要成分为秋水仙碱、β-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临床多用于治疗痛风;知母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之功效,研究[17]发现其有效成分知母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功能;忍冬藤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效,王春亮等[18]发现忍冬藤痛风颗粒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赤芍有养阴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19]发现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病毒等;炒麦芽、炒山楂有健脾行气化瘀之功;茯苓有健脾益气利水之功。上述药物联合,共奏健脾益气、化湿降浊之效。本次研究初步显示,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的效果确切。本研究还显示,老年痛风患者以男性多见,治疗前,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压呈正相关,提示老年痛风患者的体质可能会引起血尿酸、血脂及血压的波动,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发展。
痛风发病隐匿,多数难以察觉警惕。西医药在痛风早期缺少有效干预策略。“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证候学是其最重要的理论体系。对老年痛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必将对客观寻找辨证依据、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化湿降浊饮对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挖掘其组方作用机制,并对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特点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探索该类患者血尿酸、血脂、血压等因素与中医证候特点的关系,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但限于研究的时间较短、样本量不足、中医证候相对单一等,本研究所观察的影响中医证候积分的临床因素还不完善,部分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下一步将继续扩大临床观察的病例数,纳入尽可能全面的临床中医证候样本,以期通过大数据、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为中医药干预老年痛风提供更高质量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1):892-899.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6):410-413.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的通知[EB/OL].(2017-03-22)[2022-10-09].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1-364.
[9]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10]庄延双,蔡宝昌,张自力.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1):156-160.
[11]丘青中,戚子荣,邢振龙.萆薢祛风饮用于湿热蕴结证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19-22.
[12]罗云云,杜伟锋,康显杰.薏苡仁历史应用概况及现代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666-5673.
[13]朱伟勇.威灵仙痛风方对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1):3706-3707.
[14]王家鹏,付欢,史晨,等.川牛膝的化学成分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5):1015-1020.
[15]陈祥胜.焦苍术长于“健脾止泻”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
[16]刘婷婷,于栋华,刘树民.山慈菇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20,31(24):3055-3059.
[17]贾小舟,张子东,何建鑫,等.知母多糖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2):111-115.
[18]王春亮,谢兴文,徐世红,等.忍冬藤痛风颗粒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6,29(12):17-19.
[19]吴玲芳,王子墨,赫柯芊,等.赤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8):198-206.
基金资助: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21ZY2273】;
文章来源:段明亮,王瑞鑫,王芳,等.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9):139-142.
分享: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1]。据统计,RA影响全球约1%的人口,尤以30~50岁女性多见[2-4],作为一种异构性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5-6]。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我国RA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7]。
2024-11-08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关节滑膜组织异常增生,侵袭关节软骨,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破环,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1-2]。目前临床上主要用甲氨蝶呤和抗炎类药物来控制炎症,抑制骨质破坏和缓解病情,且存在较大的副作用[3]。
2024-11-06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临床特征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肺间质病变是类风湿关节炎受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被忽略,随着疾病的发展,晚期可出现肺纤维化,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2]。
2024-10-28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受累为主,具有高度破坏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推动RA病人进行疾病自我管理是改善其治疗效果的最有效措施[2-3],而病人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依赖其对疾病以及相关治疗知识的熟知。
2024-10-25风湿寒性关节痛属特发性关节痛综合征,为临床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寒等环境是引起关节痛的主要诱因,其临床特征以腰、膝关节疼痛为主,伴部分其他关节肿痛、肢体麻木、晨僵等症状[1]。该疾病发病具有周期性,一般在季节更替、冷热变换、阴天下雨等情况下频繁发作,在临床属于良性风湿关节炎。
2024-10-1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为0.5%~1.0%,骨代谢异常是RA的常见并发症。因此,改善RA患者骨代谢异常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是现阶段临床治疗RA的主要药物,但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患者,仅用MTX的疗效未能达到预期。
2024-10-09风湿免疫病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过程中伴有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及自身抗体的产生,导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畸、致死。疾病的异质性使得诊断更加困难,仅依靠现有的化验检查手段难以满足临床早期诊断的需求。
2024-10-09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患者体内存在异常活化的T细胞可作用于自身反应性B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进而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生成减少[1-3]。因此CD4+T细胞被认为在ITP发病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2024-10-08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外周小关节炎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2%~0.36%,临床典型症状多由关节、肌腱等处的滑膜炎症引起。一旦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过程开始,最常累及的关节为腕关节、足部小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
2024-09-27血管内压力增高性紫癜是由于血管内压力增高而致微血管破裂出血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头面部等组织疏松部位、肢体远端或受外力压迫部位针尖大小淤点,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1],无须特殊治疗即可自愈。本病国内外相关病例报道及临床研究较少,因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易被误诊为过敏性紫癜而过度治疗。
2024-09-26人气:15235
人气:14612
人气:14560
人气:14407
人气:1307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
期刊人气:3302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9198
国内刊号:32-1338/R
邮发代号:28-20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