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能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两大难题,因此人们努力地寻找高效且环保的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目前电解水制氢是当今工业化生产中比较成熟的产氢方式,但是在电解水过程中电解槽阴极析氢过电位很高,使得能量转化率降低,制备氢气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寻找廉价且低析氢过电位的阴极材料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1059
0
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有毒污染物被排放至环境中,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净化、修复环境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研究者最早应用TiO2来净化、修复环境,同时TiO2在光催化分解水、有机化合物合成等领域也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其禁带宽度为3.2eV,仅对紫外光产生响应,太阳光利用率低,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412
光致发光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显示、照明、传感和植物生长等多个领域。在全光谱照明方面,双蓝光、三蓝光也已经成为很好的策略,不同发射波长的蓝色荧光粉可用于全光谱调控。荧光粉是一种优良的光波转换材料,将其作为光转换助剂(简称转光剂)添加到PE(聚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中可制造太阳光能转换农膜(简称转光膜),以调节作物的光环境,提高光合效率。
456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质量轻、电化学窗口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动车等便携产品。但是,其现阶段的能量密度难以满足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大型储能装置的要求。而正极材料的容量和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限制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短板,探索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和安全的电池体系是推动锂离子电池更好商业化的有效手段。
414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是世界上导致残疾和死亡的十大疾病之一。糖尿病对患者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且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人体血糖水平是诊断糖尿病的关键指标,因此,快速、灵敏检测人体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和分析速度快等优势,是检测葡萄糖的有效手段。
408
针对粉体MOF衍生材料存在制备工艺复杂、薄膜厚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我们通过液相外延分步生长法制备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薄膜(PIZA-1),然后以其作牺牲模板,在惰性氛围中制备了一种CoSe2和N共掺杂的碳膜(CoSe2/N-CF),并用作DSSC对电极,其具有制备简单、粘结力强、厚度可调等优势。系统表征了CoSe2/N-CF形貌特点、结构性质及电化学性能,并深入研究了不同厚度薄膜、CoSe2颗粒大小对DSSC的光伏性能的影响。
434
分子基发光材料因其易于分子裁剪、结构丰富、颜色可调、性能可控、制备简单、能耗低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新材料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在光电、信息、环境乃至生命科学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分子基发光材料的开发和设计研究中,荧光量子产率的提升、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的调控等是该领域的关注重点之一。在众多分子基发光材料中,氟硼配合物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备受关注。
299
金属配合物由于其独特组装结构,在催化剂、传感器、气体吸附、发光材料、抗癌药物和抗菌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含有吡啶基团的酰腙Schiff碱化合物,由于吡啶环上的氮原子的亲核能力很强,酰腙Schiff碱化合物易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以不同的配位模式作用,组装成结构新颖的酰腙Schiff碱配合物。
327
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是当前稀土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这类配合物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荧光探针、磁性、吸附、催化等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铕和铽在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方面是应用最多的2种元素,一方面这2种元素三价离子的发光处于可见光区,分别能发射三基色中的红色和绿色光;另一方面,使用它们作为配位中心离子时,理论上可得到内量子发光效率非常高的发光材料。
692
在过去的30年中,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当中,并在近年来扩展到大型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但是,锂离子电池在这些新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上满足更高的要求。石墨类碳材料作为最常见的商业化的负极材料,其较低的嵌锂电位会导致电池负极表面析锂现象的产生,从而给电池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同时,石墨材料较低的比容量也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高。
287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其仅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来降解污染物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技术。尽管人们对TiO2、ZnO和WO3等半导体做了大量研究,但这些半导体的光催化效率仍低于商业化所需的效率。限制效率的因素包括:(1)对太阳光不能完全吸收利用;(2)催化剂的稳定性差;(3)快速的电子-空穴复合速率;(4)缓慢的表面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586
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开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更系统地学习、理解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2]。
359
本文将“雨课堂”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相融合,通过“雨课堂”这个有效的教学平台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师与学生展开了有效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互动,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高有力的保障。
199
无机化学课程在高校化学的课堂教学中第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科,尤其是食品酿造学科的本科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必修基础课程[1]。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存在着学生层次不同,内容设置单一和、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评价体系难以量化,不能充分发挥实验课程优势,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2]。
341
多孔材料广泛应用于过滤、分离、纯化、萃取、冷却、干燥和催化等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工程、力学、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等。沸石、黏土、陶瓷和木炭等许多常见的物质都是重要的多孔材料,其主要特征就是相互连通和永久性的孔道。沸石是在无机化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材料之一,作为一种具有很大商业价值的材料,它在气体分离和工业催化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74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2.324
影响因子:0.596
影响因子:1.609
影响因子:0.642
影响因子:0.28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