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的探究。方法:选择393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纳美芬组、高压氧组和高压氧+纳美芬组,每组各113例。3组患者均同时实施相应的常规治疗如抗生素、止血剂、脱水剂等。纳美芬组:在颅脑损伤后24h内开始给药,因病情需要紧急手术患者在手术后24h内接受常规治疗,并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4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高压氧组:采用NG90型单人纯氧舱,所用压力值为0.20~0.25MPa,每天1次,每次维持时间80min,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d。高压氧+纳美芬组:联合使用高压氧和纳美芬治疗,方法同其他2组。比较3组的疗效(治疗后第7、14和21天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治疗后6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结果:治疗第7、14和21天和治疗后6个月高压氧+纳美芬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纳美芬组或高压氧组(均P<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高压氧或单纯使用纳美芬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高压氧与纳美芬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类型,常见的病因为跌倒、交通意外、工业事故、枪伤和高处坠落等,常见症状为意识障碍、瞳孔散大、头痛、呕吐等,严重时会并发脑水肿、精神障碍、脑疝甚至死亡[1]。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同时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已成为44岁以下的青壮年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2]。颅脑损伤时常常伴有脑组织缺氧等症状,而高压氧治疗能够切实改善机体组织的缺氧状况。纳美芬等阿片受体阻断剂药物能够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以前的研究通常局限于仅使用纳美芬或仅使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本研究将高压氧+纳美芬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和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339例,其中男170例,女169例,年龄18~65岁。排除其他基础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39例患者分成纳美芬组、高压氧组和高压氧+纳美芬组,每组各113例。3组性别、年龄和病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除了维持酸碱平衡、呼吸道通畅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外,同时进行了相应的常规治疗,如抗生素、止血剂以及脱水剂的应用等。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接受相应的骨瓣减压和血肿清除治疗,并且在血压、脉搏和其他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治疗。
纳美芬组:在颅脑损伤后24h内开始给药,因病情需要紧急手术患者在手术后24h内接受常规治疗,并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将0.4mg的纳美芬注射液加入100mL的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
高压氧组:NG90型单人纯氧舱,所用压力值为0.20~0.25MPa,每天1次,每次维持时间80min,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d。
高压氧+纳美芬组:联合使用高压氧和纳美芬治疗,方法同其他2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3],分别在治疗后的第7、14和21天对患者情况进行一次评估。高于13分为显效;9~12分为有效;低于8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
6个月后的评估基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4]。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肢体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偏瘫、失语以及精神症状基本恢复,生活能够基本自理;有效:症状和体征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够完全自理;无效:症状或体征没有变化。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2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治疗第7、14和21天,高压氧+纳美芬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纳美芬组或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治疗后6个月,高压氧+纳美芬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纳美芬组或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3组患者治疗7d疗效;表3 3组患者治疗14d疗效;表4 3组患者治疗21d疗效;表5 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疗效
3、讨论
颅脑损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患者脑组织发生的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偏瘫、语言障碍、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5]。颅脑损伤的急性期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主要用作评估颅脑损伤后意识状态的客观评分标准[3];而颅脑损伤恢复期则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主要用作评估颅脑损伤后意识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客观评分标准[4]。多数研究[4,6]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来评价颅脑损伤后6个月这一时间节点的恢复情况,因此,本研究亦采用颅脑损伤后6个月的这一时间节点。本研究采用颅脑损伤后7、14和21d的多个时间点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估,以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颅脑损伤患者当时的病情。
与纳洛酮类似,纳美芬也是一种新型阿片肽受体阻断剂,能穿越血脑屏障,并且半衰期相对较长。纳美芬的适应证之一为颅脑损伤,它能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并能降低脑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改善脑神经元功能,恢复呼吸中枢功能。在临床上,高压氧是治疗颅脑损伤的常用办法,能够升高患者脑组织中的氧含量,增强脑细胞的代谢率,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症状[910]。既往的研究[1112]通常局限于简单使用纳美芬或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而本研究采用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单纯高压氧或单纯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更为有效,表明高压氧联合纳美芬能够有效地治疗颅脑损伤,增强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赖文焘,徐建平,严剑,等.经眶颅脑损伤后炎性肉芽肿1例[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6(4):105106.
[2]蒋玲,李科,王慧,等.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6):905908.
[3]段继新,王承,钟治军,等.阶梯减压结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19,35(5):394399.
[4]刘中元.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2):334335.
[5]孔繁托,张桂兰,李敬.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1):14001405.
[6]周春丽,吴悠扬,李明强,等.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5):22982300.
[7]丁政,周苏键,彭慧平,等.早期高压氧干预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DTI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3):189194.
钟世亮,丁浩,吴水生.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9):30-32.
分享:
脑外伤失语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脑外伤为原发疾病,由于脑组织中与语言有关的部位产生损失从而造成语言障碍的一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因此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与护理[1]。在脑外伤失语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一个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2025-04-07听力损失通常伴有耳鸣、头晕和耳朵饱胀感,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令人沮丧和恐惧的经历。有研究指出,SHL的发病率为5/100000~30/100000[3]。目前,SHL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高压氧治疗、中医理疗等[4]。高压氧治疗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用于治疗SHL的干预措施[5],其通过增加耳蜗的氧气供应,可以改善听力[6]。
2025-03-20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意识障碍患者早期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但其是否能有效恢复意识及后期能否正常回归社会和家庭,是临床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气管切开技术广泛应用于治疗意识障碍患者,但部分患者病情平稳后,意识状态并无明显改善,还需进一步采取促醒治疗。
2025-02-08颅脑损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急性损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90万人死于颅脑损伤,预计到2030年,该疾病将成为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2]。颅脑损伤的形成与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往往导致患者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
2025-01-10脑小血管 病 ( 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患者可出现认识功能障碍、痴呆、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等。 此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称为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以认知下降、处理速度变慢、有效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显著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024-12-24相关数据显示[3],我国每年有200多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其中80%以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受限,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高压氧(HBO)治疗本病主要通过加压使组织氧合,从而诱导血管生成,常与其他方案联合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对改善脑卒中后遗症具有积极的作用[4]。
2024-11-25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产科新生儿常见病之一,是由于新生儿在娩出前、后脑部在间歇性或持续性缺氧、缺血情况下导致的严重疾病,导致部分组织、器官功能损伤甚至丧失,进而可引发听力障碍。婴幼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的听力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治疗效果一般。
2024-11-15中医学认为,KOA属于“骨痹”范畴,其病机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因邪气痹阻,经络不畅,不通则痛,治宜疏经通络、祛风镇痛[2]。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由中药青风藤提炼复合而成,具有通络镇痛、祛风湿的功效,有助于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3]。
2024-10-29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炎症和关节破坏。RA相关间质性肺病(RA-ILD)是RA的严重并发症,RA-ILD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其他间质性肺病相似,患者可出现杵状指、肺部啰音等体征,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024-09-26急性脑梗死是卒中的常见类型,约占全部卒中的80%,主要因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流量骤减或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其发病与抽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缺乏锻炼、遗传等因素相关,发病率逐年升高[1]。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2],即使抢救成功也可遗留肢体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
2024-09-26人气:16624
人气:15974
人气:15540
人气:15260
人气:1477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期刊人气:147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1024
国内刊号:42-1394/R
邮发代号:38-223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93
影响因子:0.306
影响因子:1.482
影响因子:1.195
影响因子:1.24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