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疗效

  2020-12-12    19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应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

  • 关键词:
  • 急性脑梗死
  • 疗效
  • 脑血管
  • 血流动力学
  • 高压氧
  • 加入收藏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在目前临床上已十分常见,血栓患者及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精神压力的增加,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不断增高[1]。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脑出血的情况,但时间较短,该疾病具有发病较缓,发生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大部分患者是在睡眠和安静时发病。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已被证实,有学者认为,针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何时进行高压氧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2]。因此,本次研究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疗效的影响,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35例。对照组男63例,女7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9±2.1)岁;平均发病至就医时间(2.7±0.6)h。研究组男66例,女69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6±2.0)岁;平均发病至就医时间(2.8±0.5)h。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核准及许可。

1.2方法

1.2.1对照组

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取30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将其加入到250ml的氯化钠注射液(0.9%)中充分混匀之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

1.2.2研究组

给予高压氧治疗:采用高压氧舱,待舱内压力上升至0.2MPa且稳定压力后,为患者戴面罩吸氧30min,间歇吸气10min,再吸纯氧20min,减压10min直至舱内压力降低至0.15MPa;第2次纯吸氧10min,减压至0.1MPa,1次/d,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10次)。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

依据患者的NIHSS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来对疗效进行评估:痊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超过90%,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消失;显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90%,超过46%,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45%,超过18%,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好转;无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18%,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未好转[3]。

1.3.2血流动力学指标

应用颅多普勒超声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4],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Vs)、舒张期末流速(Enddiastolicflowrate,Vd)、平均血流速度(Meanbloodflow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等指标在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及分析,计数类的相关数据以(%),行χ2检验检测;计量类的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检测。P<0.05时,提示检验结果存在着统计学方面的差别。


2、结果


2.1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比率

研究组有效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比率[n(%)]

2.2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Vs、Vd、Vm在MCA、VA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I、RI在MCA、VA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3、讨论


在我国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局部脑血液供应障碍是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脑梗死会使患者的脑组织出现持续性的缺氧和缺血的情况[5]。而及时有效的使患者脑缺血区的血液得到循环,同时第一时间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6]。

高压氧治疗为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手段,可提高血氧水平,对脑组织坏死和缺血缺氧现象改善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同时能够缓解患者脑水肿症状,改善脑部微循环,对血栓融进促进,使得侧支循环形成速度加快,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很好作用[7]。另外,高压氧治疗可发挥血管收缩作用,对颈动脉系统血流量降低。本研究对高压氧治疗前后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进行探究,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有效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CA与VA的Vs、Vd、Vm指标高于对照组,PI指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杭娟,刘扬华,符丽艳.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111.

[2]胡灵芝.静脉溶栓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估[J].浙江医学,2019,17(11):45~46.

[3]陆珍辉,李新玲,丁莉,等.脑梗死急性期高压氧治疗对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8,25(4):244~248.

[4]卞合涛,段春霞,黄卫.高压氧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5):442~446.

[5]段小东,胥方元,危薇,等.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2):57~60.

[6]陶晶,孙涛.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超声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14):77~80.

[7]刘永芳,齐林,夏昱,等.高压氧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26(6):561~563.

[8]任芸,顾旭东,姚云海,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8,25(3):177~179.


吴白甫.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2):1783-178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数理医药学杂志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期刊人气:206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4337

国内刊号:42-1303/R

邮发代号:38-174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