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应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在目前临床上已十分常见,血栓患者及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精神压力的增加,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不断增高[1]。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脑出血的情况,但时间较短,该疾病具有发病较缓,发生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大部分患者是在睡眠和安静时发病。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已被证实,有学者认为,针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何时进行高压氧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2]。因此,本次研究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疗效的影响,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35例。对照组男63例,女7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9±2.1)岁;平均发病至就医时间(2.7±0.6)h。研究组男66例,女69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6±2.0)岁;平均发病至就医时间(2.8±0.5)h。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核准及许可。
1.2方法
1.2.1对照组
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取30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将其加入到250ml的氯化钠注射液(0.9%)中充分混匀之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
1.2.2研究组
给予高压氧治疗:采用高压氧舱,待舱内压力上升至0.2MPa且稳定压力后,为患者戴面罩吸氧30min,间歇吸气10min,再吸纯氧20min,减压10min直至舱内压力降低至0.15MPa;第2次纯吸氧10min,减压至0.1MPa,1次/d,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10次)。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
依据患者的NIHSS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来对疗效进行评估:痊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超过90%,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消失;显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90%,超过46%,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45%,超过18%,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好转;无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18%,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未好转[3]。
1.3.2血流动力学指标
应用颅多普勒超声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4],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Vs)、舒张期末流速(Enddiastolicflowrate,Vd)、平均血流速度(Meanbloodflow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等指标在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及分析,计数类的相关数据以(%),行χ2检验检测;计量类的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检测。P<0.05时,提示检验结果存在着统计学方面的差别。
2、结果
2.1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比率
研究组有效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比率[n(%)]
2.2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Vs、Vd、Vm在MCA、VA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I、RI在MCA、VA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3、讨论
在我国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局部脑血液供应障碍是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脑梗死会使患者的脑组织出现持续性的缺氧和缺血的情况[5]。而及时有效的使患者脑缺血区的血液得到循环,同时第一时间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6]。
高压氧治疗为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手段,可提高血氧水平,对脑组织坏死和缺血缺氧现象改善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同时能够缓解患者脑水肿症状,改善脑部微循环,对血栓融进促进,使得侧支循环形成速度加快,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很好作用[7]。另外,高压氧治疗可发挥血管收缩作用,对颈动脉系统血流量降低。本研究对高压氧治疗前后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进行探究,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有效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CA与VA的Vs、Vd、Vm指标高于对照组,PI指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杭娟,刘扬华,符丽艳.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111.
[2]胡灵芝.静脉溶栓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估[J].浙江医学,2019,17(11):45~46.
[3]陆珍辉,李新玲,丁莉,等.脑梗死急性期高压氧治疗对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8,25(4):244~248.
[4]卞合涛,段春霞,黄卫.高压氧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5):442~446.
[5]段小东,胥方元,危薇,等.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2):57~60.
[6]陶晶,孙涛.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超声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14):77~80.
[7]刘永芳,齐林,夏昱,等.高压氧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26(6):561~563.
[8]任芸,顾旭东,姚云海,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8,25(3):177~179.
吴白甫.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2):1783-1784.
分享:
脑外伤失语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脑外伤为原发疾病,由于脑组织中与语言有关的部位产生损失从而造成语言障碍的一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因此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与护理[1]。在脑外伤失语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一个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2025-04-07听力损失通常伴有耳鸣、头晕和耳朵饱胀感,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令人沮丧和恐惧的经历。有研究指出,SHL的发病率为5/100000~30/100000[3]。目前,SHL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高压氧治疗、中医理疗等[4]。高压氧治疗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用于治疗SHL的干预措施[5],其通过增加耳蜗的氧气供应,可以改善听力[6]。
2025-03-20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意识障碍患者早期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但其是否能有效恢复意识及后期能否正常回归社会和家庭,是临床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气管切开技术广泛应用于治疗意识障碍患者,但部分患者病情平稳后,意识状态并无明显改善,还需进一步采取促醒治疗。
2025-02-08颅脑损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急性损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90万人死于颅脑损伤,预计到2030年,该疾病将成为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2]。颅脑损伤的形成与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往往导致患者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
2025-01-10脑小血管 病 ( 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患者可出现认识功能障碍、痴呆、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等。 此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称为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以认知下降、处理速度变慢、有效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显著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024-12-24相关数据显示[3],我国每年有200多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其中80%以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受限,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高压氧(HBO)治疗本病主要通过加压使组织氧合,从而诱导血管生成,常与其他方案联合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对改善脑卒中后遗症具有积极的作用[4]。
2024-11-25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产科新生儿常见病之一,是由于新生儿在娩出前、后脑部在间歇性或持续性缺氧、缺血情况下导致的严重疾病,导致部分组织、器官功能损伤甚至丧失,进而可引发听力障碍。婴幼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的听力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治疗效果一般。
2024-11-15中医学认为,KOA属于“骨痹”范畴,其病机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因邪气痹阻,经络不畅,不通则痛,治宜疏经通络、祛风镇痛[2]。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由中药青风藤提炼复合而成,具有通络镇痛、祛风湿的功效,有助于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3]。
2024-10-29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炎症和关节破坏。RA相关间质性肺病(RA-ILD)是RA的严重并发症,RA-ILD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其他间质性肺病相似,患者可出现杵状指、肺部啰音等体征,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024-09-26急性脑梗死是卒中的常见类型,约占全部卒中的80%,主要因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流量骤减或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其发病与抽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缺乏锻炼、遗传等因素相关,发病率逐年升高[1]。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2],即使抢救成功也可遗留肢体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
2024-09-26人气:22465
人气:10494
人气:9044
人气:7837
人气:632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期刊人气:2067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4337
国内刊号:42-1303/R
邮发代号:38-174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458
影响因子:0.560
影响因子:0.448
影响因子:0.731
影响因子:0.7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