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113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防范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结果 防范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防范组住院时间、术后1周活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包含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术中皮肤损伤、切口感染等。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的应用可减少脊柱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作为骨科常见创伤之一,脊柱骨折的发生会对患者的活动功能、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1]。目前临床对于这类创伤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3]。结合既往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经验可知,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分析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类型及防范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13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室护理方法的异同,分为常规组(54例)和防范组(59例)。常规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70.4±3.8)岁。防范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69.8±3.9)岁。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防范组接受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1)手术室护理安全评估。护理人员结合既往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相关科研资料等,确定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最终确定为:术中体位不当;术中皮肤损伤;切口感染。(2)制定护理方案。逐一结合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类型、原因,制定防范方案。术中体位不当:加强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脊柱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方法。术中皮肤损伤:这一不安全因素主要与脊柱骨折俯卧位下四肢皮肤保护不当、手术时间较长有关。要求护理人员于正确摆放脊柱骨折患者的体位后,采用于四肢、腹部等部位下方增设软垫的方法,做好皮肤保护,减少局部受压。切口感染:遵医嘱给予脊柱骨折患者使用抗生素;术中合理控制手术时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切口处皮肤变化,指导患者正确识别切口感染征象。(3)实施防范护理。按照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按照每月1次的频率,总结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安全水平,如发现仍存在不安全因素,重新优化防范方案,以促进脊柱骨折患者预后的改善。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状况;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1周活动功能状况;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软件统计。不安全因素、护理满意度数据以x2检验统计;住院时间及术后1周活动功能数据以t检验统计。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状况
常规组3例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术中皮肤损伤、切口感染各2例,防范组仅1例术中体位摆放不当,组间不安全因素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状况
2.2住院时间及术后1周活动功能状况
常规组住院时间(17.26±3.92)d,长于防范组(P<0.05);常规组术后1周活动功能(83.19±5.17)分,低于防范组(P<0.05)。见表2
表2住院时间及术后1周活动功能状况
2.3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3.33%,低于防范组(P<0.05)。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
3、讨论
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与患者的手术疗效存在密切关联,还直接决定着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活动功能恢复速度及效果等[4]。因此,改善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含(1)术中体位摆放不当。这一不安全因素主要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技能水平不足等有关。脊椎骨折患者的体位与其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密切相关。这一问题的发生会导致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可能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性。(2)术中皮肤损伤及切口感染。这两种不安全因素均与术中皮肤保护不当、手术过长等有关[5]。
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护理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优势为(1)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逐一针对脊柱骨折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类型,选择适宜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和控制。本研究证实:防范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1.69%,低于常规组(P<0.05)。(2)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可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原因为:这种护理方法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制定了安全的围术期护理方案,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因此,其护理满意度水平可逐渐提高。本研究证实:防范组护理满意度96.61%,高于常规组(P<0.05)。(3)促进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护理模式下,术中皮肤损伤、切口感染等容易影响脊柱骨折患者康复锻炼、活动功能康复状况的因素均得到良好控制,因此,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相对较快。本研究证实:防范组术后1周活动功能(94.03±4.98)分,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宜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推行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改善其术后恢复状况。
参考文献:
[1]成霞,王翠娟,吴丹,等.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干预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4):686-689.
[2]王秀玲,杨雪梅,张莹莹,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8):107-108.
[3]高海华.循证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3):10-11+55.
[4]迪丽努尔·木合塔尔,米日尼沙·阿不都热西提.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中的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1):289+296.
[5]徐小琴,袁红,夏林林,等.探讨综合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术后康复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4):774-775.
李丽丽.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4):308-309.
分享:
增强CT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疾病诊断的方式之一,其诊断过程中需要利用含碘造影剂在影像上的密度差值进一步对可疑病变组织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需要诊断人员采用高压注射器给患者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虽然诊断效果比较好,但是在注射造影剂过程中也极易发生碘造影剂从穿刺部位外渗事件,导致对局部组织造成刺激[1]。
2025-03-11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肌坏死。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也可能由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其他因素导致[1‐2]。该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电图改变等特征。
2025-02-25颅脑外伤通常是由暴力击打所致,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损伤,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眩晕、意识障碍、头痛等不良反应,若无及时治疗极容易使病情迅速恶化,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为有效延缓病情,需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科学护理[1]。
2025-01-23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通常来说,年龄的增长,机体内的血管弹性会下降,心脏功能也将逐渐减弱,使得机体的血压调节能力降低,让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 。此外,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应激因素也会诱发高血压 。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面,通常需要患者长期遵医嘱服药 。
2024-12-27目前,慢性泪囊炎患者常采用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但由于眼部的特殊性,术后容易出现化脓性感染,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在患者的围术期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干预[2]。本研究旨在分析强化护理结合细节干预模式在慢性泪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实践效果。
2024-11-22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中国尤为突出,是该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且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2024-10-28呼吸困难恐惧指的是个体因感知呼吸困难痛苦而产生恐惧情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易引起COPD患者肺功能减退,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导致不良结局[2]。认知行为干预(CBT)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改变认知水平,消除不良情绪,建立健康行为,提升疾病治疗或控制效果的方式[3]。
2024-10-28糖尿病归属中医学“消渴”范围。中医认为该病与体质因素关系密切,以饮食不洁、情志失调为病因。基于中医体质辨识进行中医指导,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有效措施。本文旨在探究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最佳干预方案。
2024-09-24癫痫为临床常见疾病,为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于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脑卒中。其病情复杂,临床上常因无法确认病灶位置而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被WHO列入需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范畴。我国现癫痫患者约有1 000万例,其中有2/3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2024-08-19床旁交接班是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病人的信息、治疗照护和责任的转移。床旁交接班质量是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质量的床旁交接班可使病人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共享,达到信息有效传递,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4-07-17人气:22391
人气:18516
人气:15951
人气:15530
人气:1524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期刊人气:16601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6493
国内刊号:14-1272/R
邮发代号:22-130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