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集中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整体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变化、失血情况、休克纠正时间、住院时间、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组CD-RISC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后再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休克纠正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有助于改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心理弹性及预后,缩短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高。
失血性休克起病急,除了早期快速抢救外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以往常规护理多以病情监测、执行医嘱为主,易忽视患者的实际需求,干预效果常不理想。整体护理是以整体护理程序为核心,旨在使患者处于最佳生理及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以改善预后[1]。本文主要探讨整体护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根据集中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87±4.55)岁;受教育年限(12.43±2.71)年;出血原因:产后宫缩乏力23例,子宫破裂17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0.79±4.43)岁;受教育年限(12.76±2.58)年;出血原因:产后宫缩乏力22例,子宫破裂18例。纳入患者均伴有明显出血以及昏迷、呼吸困难等休克症状;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已排除伴有凝血机制异常、感染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其他原因所致的休克及临床资料不全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开展整体护理,(1)整体护理评估:详细记录及评估患者的病情资料及个体特征,根据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疾病特点、常见护理问题、临床经验并结合具有循证证据的文献资料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2)术前准备:术前强化与家属的沟通交流,详细向患者讲解失血性休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解答家属的提问,待其对治疗方案完全理解后指导其签订治疗同意书。同时配合医生完成相关准备工作。(3)急救护理:进入急救室后抬高患者头部15°左右,抬高下肢30°左右,快速完成吸氧操作,氧流量控制在3~4 L/min以快速改善缺氧症状。若发生舌后坠需使用舌钳夹出确保呼吸通畅。详细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各项体征,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扩充血容量,一条用于输注止血药物及止血。密切监测患者尿量,当尿量低于25 mL/h时需警惕肾血管痉挛。(4)心理护理:失血性休克纠正后患者常因对自身病情认识不足、担心治疗效果等而伴有各种负面情绪,因此需主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目前医疗技术的先进性、治疗方法的优越性以及既往治疗成功案例等以消除向患者的心理负担,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保持乐观积极心态,避免因负面情绪而增加出血量。(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向患者讲解失血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相关注意事项及基本护理技能,引导患者出院后高营养、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加强会阴部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两组干预时间均自患者确诊时至出院当日。
1.3观察指标
于休克纠正时及患者出院前1 d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评价,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对失血情况、休克纠正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失血量包括休克时的出血量及治疗后再出血量;患者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FR)。患者出院时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除不满意外均记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心理弹性评分
干预前,两组CD-RISC各维度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更优(t=15.811、12.413、16.013、22.306,P均<0.05)。见表1。
表1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变化的比较
2.2失血情况、休克纠正时间、住院时间
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无差异性(P>0.05),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量较对照组少(t=-19.977,P<0.05),休克纠正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组间相比差异明显(t=-18.644、-16.635,P均<0.05)。见表2。
表2两组失血情况、休克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2.3预后情况
研究组患者存活率为100%(40/100),高于对照组的90%(36/100)(χ2=4.211,P<0.05)。两组发生MODS、ARDS、AFR等并发症的情况分别为,研究组1例、1例、0例;对照组4例、2例、2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114,P<0.05)。
2.4护理满意度
两组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情况分别为,研究组26例、12例、2例;对照组19例、9例、8例。研究组护理总满意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818,P<0.05)。
3、讨 论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常无可预见,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及护理中需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另外在休克纠正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常因安心自身安危使得心理弹性下降,常会增加再出血风险,因此还需强化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消除影响出血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预后[2]。以往常规护理主要以机械性执行医嘱为主,以病情监测为护理核心,易忽视患者的实际需求,且缺乏针对性、全面性及个体化,干预效果欠佳。整体护理是将护理程序作为基础框架的一种护理模式,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护理核心,强调护理服务的整体性及全面性,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及知识需求,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一系列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以满足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改善预后[3,4,5]。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组CD-RISC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术后再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休克纠正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整体护理强化了患者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积极心态,从而提升了心理弹性;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顾虑,促使其保持乐观心态,从而降低了治疗后再出血的风险,减少了治疗后的在出血量,缩短了治疗时间;整体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均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利于提高治疗配合度,同时消除了影响出血的不利因素,从而提升了患者存活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间接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子长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参考文献:
[1]刘妮,谢文丽.整体护理方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遵医行为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10):1655-1656.
[2]余洪.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3):185-188.
[3]欧华妙,韩燕萍,陈益耀,等.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疾病认知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9):1213-1217.
[4]刘慧娟,周娟,王含笑.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2):1996-1997.
[5]张玲花.整体护理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2):2081-2083.
文章来源:石英,梁小梅,惠雪红,等.整体护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4,48(06):996-998.
分享:
增强CT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疾病诊断的方式之一,其诊断过程中需要利用含碘造影剂在影像上的密度差值进一步对可疑病变组织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需要诊断人员采用高压注射器给患者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虽然诊断效果比较好,但是在注射造影剂过程中也极易发生碘造影剂从穿刺部位外渗事件,导致对局部组织造成刺激[1]。
2025-03-11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肌坏死。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也可能由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其他因素导致[1‐2]。该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电图改变等特征。
2025-02-25颅脑外伤通常是由暴力击打所致,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损伤,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眩晕、意识障碍、头痛等不良反应,若无及时治疗极容易使病情迅速恶化,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为有效延缓病情,需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科学护理[1]。
2025-01-23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通常来说,年龄的增长,机体内的血管弹性会下降,心脏功能也将逐渐减弱,使得机体的血压调节能力降低,让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 。此外,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应激因素也会诱发高血压 。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面,通常需要患者长期遵医嘱服药 。
2024-12-27目前,慢性泪囊炎患者常采用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但由于眼部的特殊性,术后容易出现化脓性感染,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在患者的围术期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干预[2]。本研究旨在分析强化护理结合细节干预模式在慢性泪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实践效果。
2024-11-22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中国尤为突出,是该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且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2024-10-28呼吸困难恐惧指的是个体因感知呼吸困难痛苦而产生恐惧情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易引起COPD患者肺功能减退,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导致不良结局[2]。认知行为干预(CBT)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改变认知水平,消除不良情绪,建立健康行为,提升疾病治疗或控制效果的方式[3]。
2024-10-28糖尿病归属中医学“消渴”范围。中医认为该病与体质因素关系密切,以饮食不洁、情志失调为病因。基于中医体质辨识进行中医指导,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有效措施。本文旨在探究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最佳干预方案。
2024-09-24癫痫为临床常见疾病,为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于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脑卒中。其病情复杂,临床上常因无法确认病灶位置而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被WHO列入需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范畴。我国现癫痫患者约有1 000万例,其中有2/3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2024-08-19床旁交接班是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病人的信息、治疗照护和责任的转移。床旁交接班质量是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质量的床旁交接班可使病人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共享,达到信息有效传递,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4-07-17人气:18550
人气:15572
人气:15295
人气:15086
人气:148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2946
主管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2707
国内刊号:52-1164/R
邮发代号:66-48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