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中从饱和潜水员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背景和实际情况对高压逃生撤离技术的发展现状现行了介绍,基于对饱和潜水系统的相关要求和制度以及原理的梳理,探讨分析了饱和潜水系统的特点和分类,并对救生艇的相关特点和饱和潜水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期对相关部门和企业有所裨益。
高压逃生撤离系统属于一种潜水维护系统,可以将其放在具有转移功能的潜水系统当中。这个系统的设计包含了很多原因,如了解海域的情况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等。在潜水员处在压力下的时候,不管是否在饱和的情况,都属于危险的情况。要是出现危险情况的时候,就要执行弃船等方法,在执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潜水员的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让潜水员进入一个保持压力的环境当中,因此就要让潜水员进入到逃生舱当中。现阶段,外国很多国家对高压逃生系统的研究都比较领先,我国的潜水逃生系统一般都是借鉴外国技术。因此,我国的高压逃生撤离系统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我国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对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研究。
1、 高压逃生撤离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潜水系统的规则和方案,在其中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潜水的撤离系统一定要有相关的能力,在高压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所有的潜水员撤离。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补充。随后还制定了高压撤离系统的相关标准,这也为饱和潜水员高压下进行逃生撤离时提供了相关的标准。根据国际相关部门的规定,在饱和潜水系统当中,一定要有可以在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用于相关船只上的深浅系统当中的高压撤离系统,让潜水员可以安全的进行撤离。如今,随着饱和潜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潜水员在高压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的转移已经变成了饱和潜水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相关协会也制定了饱和潜水经济逃生的制度和标准。这个标准可以让相关潜水部门在管理的时候提供框架,并且制定出相关的高压逃生撤离方法,确定了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
为了可以保证潜水员在高压的情况下进行安全的逃生撤离工作,避免出现相关的安全风险情况,国际相关部门也因此制定了潜水员的撤离方案,在近海设施中进行潜水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设计潜水员的撤离方案。在最近几年,还颁布了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指南和规范等有价值的文件。对于饱和潜水系统和高压逃生撤离设备的设计而言,外国相关的船检部门,制定出了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相关做法等标准。现阶段,很多潜水系统当中都配备了高压逃生撤离系统。
2 、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背景和相关标准
2.1 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全世界的人口在快速的增长,经济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不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能源来支持。随着能源的开采工作,以及海洋能源的开发工作渐渐地扩大,而且同时近海工程也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的发展。在这个工程当中,比较标志的建筑是可以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海上工作平台,并且工作的范围也已经从深度为10 m左右变成了现在的3000多米甚至是更深的深度。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提出了海洋工程这个术语,海洋工程的内容也是在几十年前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工作渐渐发展出来的。因为海洋工程的特殊性,导致在海洋工程当中有许多的工作都是需要工作人员潜水来完成的,而且海洋上的工作平台一定要备有多艘船只。而且很多的船舶都配备了潜水系统,经过相关的工作来完成对应的潜水工作。随着海洋工程的快速发展,相关海洋组织部门以及相关的协会都对饱和潜水员的逃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制定了很多基础科技的规范和标准等相关的要求。总的来说,一定要设计一个人们认可的压力舱,压力舱的质量需求也一定要满足相关的需求,在下水之后可以被别的船只牵引。在内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地设计座位,保证潜水人员在整个过程当中不会受到伤害,并且座位上要配备多个安全带,在出现危险情况的时候可以对潜水员进行保护,同时,还需要配备氧气和水资源、保温等措施,此外,还需要有相应的能源。对于释放装置的要求为高压逃生撤离舱一定要有专用的吊机拉进行释放,这样才可以保证释放平台可以顺利的将其释放下水,动力设备可以使用液压系统来支持。要是使用电力系统就要有应急电路连接到船舶上的电源上面[2]。
2.2 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相关标准
国际海事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潜水安全标准,而且在80年代末的时候对其进行修改,最后在90年代的时候被潜水的安全规范进行替代。国际海事组织的标准和相关建议说明了在潜水维护支持船舶进行逃生撤离的时候,一定要提供可以让船舶上所有在高压情况下的饱和潜水员的高压逃生撤离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还可以保护好所有潜水人员的安全。
3、 潜水员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潜水员高压逃生撤离系统就是潜水员在进行潜水作业的时候,潜水员的装置和潜水系统中转移潜水员所使用的的装置。在潜水作用当中转移潜水员的设备可以分成,一个有浮力的潜水钟和一个深浅器设备,这个装置可以在高压的情况下转移潜水员到一些稳定安全的位置,然后在水下对潜水员进行回收,并且要控制好回收的路线,安全的把潜水员送回海面。救生艇属于一个潜水艇,它具备了动力、观察和通信技术[3]。在进行救援任务的时候,救生船只要行驶到潜艇出现事故的海面上,然后就可以使用相应的技术来进行搜寻潜水员,然后将其救生。
在潜水系统当中转移潜水员的设备可以分成,具备可以进行牵引的逃离舱。不具备牵引的逃离舱,但是可以将其连接到其他的船舶上进行撤离,还有一个是自带动力的高压逃离救生舱。在这些所有的装置当中,高压救生船是最常见的一种,而且可以在压力的情况下保护好潜水员的生命安全,也是以后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发展趋势,这种舱的主要特点:
1)救生舱具备动力系统,一般都是根据救生艇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发动机,经过轴浆来进行动力传输,而且动力燃料每一次任务要带够维持3天的量。这样就可以不需要任何外力
来进行逃生工作,帮助潜水员快速的逃脱危险位置。
2)这种救生舱可以容纳20多名潜水员,而且还有3名左右的操作人员,1名驾驶人员以及两名对舱内压力检测的人员等。
4 、高压撤离设备的应用发展趋势
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出了高压救生艇。当时的方法是把可以容乃15人左右的压力舱安装到救生艇上,并且配备了生命支持设施。这种救生艇一般都是使用蓄电池来给予动力,然后由吊车来帮助救生艇下水。在十多年的发展当中,饱和潜水员在高压下,撤离的时候经历了从潜水企业制作的单人潜水舱,再到高压救生舱的发展过程。在国际性的技术规范当中,一般都推荐使用高压救生舱和救生艇,在最近几年根据多种因素,设计出了自航式高压救生艇,这种救生艇已经替代了高压救生舱,这也就成为了高压救生撤离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相关海洋组织要求要把高压救生舱和自航式高压救生舱当做海上饱和潜水系统中配备上先进的高压撤离设备。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海洋上石油、天然气在开发时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很多的石油、天然气企业不希望让没有动力支持的高压救生舱作为潜水工作当中的救生设备[4]。
5、 结语
为了可以确保潜水员的安全,相关部门一定要在设备上加入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现阶段,很多国家都已经发明了相关的高压救援系统,并且根据救生艇的相关特点,在系统当中融入这个特点来促进其发展。我国现阶段的高压逃生系统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研发工作也比较落后。因此,一定要在借鉴外国相关的高压逃生撤离系统的基础之上,全面地研究新的高压逃生撤离系统,这样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蒋如宏.海洋工程饱和潜水员高压逃生撤离系统浅析[J].船舶,2015,26(01):31-34.
[2]薛利群,张国光.饱和潜水高压撤离技术及法规应用与趋势研究[J].交通科技,2018(02):149-152.
[3]张祚良.论饱和潜水技术在海洋工程船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8(09):40-41.
[4]陈智.海洋工程饱和潜水高压救生艇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5.
梁晨,董定厚,戴亚楠,等.海洋工程饱和潜水员高压逃生撤离系统分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1):22-23.
分享:
海洋空间规划作为一种基于生态系统的多用途海洋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是解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类行为活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有效工具。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为背景,讨论了全要素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陆海统筹要求,同时对国内外海洋管理及规划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
2021-05-04随着海洋(或者江河湖泊)周边城镇化迅猛发展,累积型和复合型的水污染问题在水域生态环境中正集中体现,一旦发生突发环境破坏或环境污染事件,若没有时效性强的监测技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水域生态环境监测急需一套高效监测系统。由于水域环境监测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监测覆盖面积广、人力资源有限、人工监测方式单一、违法偷排现象时有发生较难实时监测等问题,导致现有的监测系统不能满足大面积水域监测的需求。
2020-11-26海底光缆(简称:海缆)作为当代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具有通信质量稳定可靠,保密性好,隐蔽性好,抗毁、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据统计,目前海底光缆承担了90%的国际通信业务,目前全球已投入使用的海底光缆超过230条,实现了除南极洲之外的六个大洲的联接,是全球信息通信的主要载体[1]。
2020-09-15目前,在海水淡化的技术领域中,反渗透法和多级闪蒸、多效蒸馏并列为海水淡化的三大主流方法之一[1]。反渗透原理是以外界能量推动海水通过高分子半透膜,实现溶液中盐分和水的分离。常规反渗透法工艺流程是:海水→初步处理系统(去杂质)→高压泵→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组件(去离子)→淡水[2]。
2020-07-14现阶段各国在资源勘探方面,逐渐将重心放在海洋资源领域,国内的海洋资源开发也是在迅速发展中,海洋平台的各方面建设以及完善也是在不断加强,但是在海洋设备的发展中,很多方面依旧存在问题,海洋机械设备的整体水平以及技术实力有待提升。加强对海上平台的维护以及检验,是保证海洋资源稳定开发的重要基础。
2020-07-07事实表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是顺利进行海上吊装作业的关键。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方案的指导下,对人员和设备进行合理安排,将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从而确保吊装施工的有序进行。目前,大型吊装施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行业人员应不断优化和提升大型吊装作业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吊装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2020-06-18海水管线堵塞会造成海水流通通道变小,流动阻力过大,致使泵压高,但是,实际送到设备的海水流量很小,设备冷却不够,清洗无力,严重影响海上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将海水的部分动能被管线内部消耗,浪费能量。而造成海水管线堵塞的主要是海生物的生长、管线内部腐蚀。
2020-06-18海洋信标作为1种重要的海洋探测设备,通常搭载集成着很多造价昂贵的仪器仪表,能够广泛地应用到海洋测绘、船舶导航以及其他海洋研究中;不论是潜标还是浮标,其布放与回收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1,2,3,4]。针对信标的回收问题,研究合适的算法进行航迹规划,能够提高海洋信标的回收效率,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2020-06-17合成孔径雷达(SAR);激光荧光传感器(LFS);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机载;海洋;溢油探测; 海洋溢油灾害是指大量石油泄露到海洋里所造成的灾害[1]。海洋溢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船舶碰撞、翻沉、海洋采油平台储油输油设施泄露等[2]。沿海炼油厂及其他石油工业企业排放的含油污水亦会污染附近海域[3]。
2020-06-12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为再生混凝土,就是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清洗、破碎等工作环节,按照实际需求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亦或者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根据大量的调查发现,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可以被广泛应用在海洋工程中。
2020-06-11人气:3871
人气:3695
人气:3372
人气:2808
人气:279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
期刊人气:1007
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1-6647
国内刊号:37-1387/P
邮发代号:24-5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280
影响因子:0.45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41
影响因子:0.33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