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究评价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标准及方法

  2020-02-25    35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基于现在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遵循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评价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包括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3个步骤。从而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优化配置的提高。为我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 关键词:
  • 可持续发展
  • 海洋环境
  • 海洋资源
  • 熵值法
  • 综合评价
  • 加入收藏

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实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密不可分:海洋资源环境为海洋经济提供物质和空间保障,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海洋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

随着沿海地区人口及其活动的剧增,海洋资源过度消耗和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降低、滨海湿地锐减以及重金属和溢油污染等严重制约海洋经济发展[2-3]。海洋经济须在海洋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4],科学评价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Quicoy等[5]评价滨海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力;Nam等[6]评价韩国西南海岸海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孟昭彬[7]基于渤海海域的环境和生态特点,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张洁[8]通过构建海洋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2000—2010年辽宁省海洋生态承载力状况,并进行预测分析;李爱等[9]基于边际效应模型构建评价模型,评价我国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淑青等[10]采用单项评价法,评价环渤海地级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马玉艳等[11]结合短板效应和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对天津市汉沽海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试点评价和监测预警;盖美等[12]在环境EKC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可变模糊识别算法,研究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和协调性的时空演变。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对我国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评价,从而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1、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遵循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3个要素层和18个指标层组成(表1)。

表1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海洋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反映海洋空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数量和质量,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发挥基础性和保障型作用,由人均滨海湿地面积等6个评价指标构成。海洋资源环境承压能力反映海洋资源环境的实际运行状态及其承受的人类活动压力,由海洋生物多样性等6个评价指标构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反映人类活动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支撑,由人均海洋生产总值等6个评价指标构成。


2、评价方法


较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本研究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而评价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包括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3个步骤。

2.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18个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且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数值代表不同的含义,因此采用极差法对原始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公式(1);

(1)式中:X'ij为第i个要素的第j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第i个要素的第j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Xijmax和Xijmin分别为第i个要素的第j项评价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通常包括计算要素层组合权重、计算评价指标熵值、计算评价指标差异系数和计算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公式为:P(Fij)=X'ij∑nj=1X'ij(2)ej=-k∑mi=1[P(Fij)]ln[P(Fij)](3)gj=1-ej(4)Ij=gj∑nj=1gj(5)

式中:P(Fi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所属第i个要素层的组合权重;e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熵值,其中k=lnm;g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差异系数;Ij表示评价指标权重。

2.3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

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T=∑nj=1[P(Fij)]Ij(6)

综合3个要素层的评价结果,可得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其中:海洋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构成指数的正值结果;海洋资源环境承压能力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关系,即构成指数的负值结果。


3、结语


研究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应用于海域、海岛和海岸带等特定区域或不同区域之间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我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舒鸿,孙晓丽.海洋产业现代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5-26.

[2]沈满洪.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创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84-91.

[3]霍素霞,邢聪聪,朱超祁,等.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时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0):42-49.

[4]爱军.我国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探讨[J].环境保护,2018,46(11):55-58.

[5]孟昭彬.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8.

[6]张洁.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7]李爱,杨正先.基于边际效应分析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4):46-52.

[8]严淑青,朱庆林,余静,等.环渤海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8(6):46-53.


邢聪聪,赵蓓,刘娜娜,刘向群,孙莉莉,杨琨.我国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8):33-3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热带海洋学报

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

期刊人气:181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9-5470

国内刊号:44-1500/P

邮发代号:82-8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