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煤炭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煤炭行业为了迎合经济的发展亦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此,本文探究了经济改革过程中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路径,旨在为煤炭产业结构升级、改制提供理论指导。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在深化改革大背景下,煤炭企业必须抓住供给侧改革这一机遇,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改革脱困。
一、新形势下煤炭经济发展的困境
(一)产业结构单一。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煤炭产业的结构比较单一,产品多元化不足,且产业链过短,纵向和横向耦合的能力不足。在新旧动能转化的新时代,煤炭经济发展已然陷入了瓶颈。
(二)国资运行效率低。我国大部分煤炭集团盈利能力弱、负债率高,国资运行效率比较低。相关研究报道指出,截止到2018年,山西七大煤炭集团的负债总额、负债率居高不下,一直处于较高的负债水平。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属于国资控股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企业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足、盈利能力弱化、资本运行效率低。
(三)环境污染严重。攀枝花、马鞍山、山西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均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在发展煤炭经济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工业废弃物,使得大气、水体等遭到严重破坏,沙漠化、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很多采煤区还出现了植被破坏、地表塌陷等问题,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二、深化改革背景下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策略
(一)产业结构升级
首先,发展接续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在深化改革背景下,实现煤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不能以单一地追求比例关系或放弃煤炭产业为出发点。煤炭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为重点,将资源产业做精做细,进一步延伸煤炭产业链。笔者建议,煤炭企业一方面要进行洗煤、水煤浆、气化等煤炭精深加工,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煤炭二次转化,发展煤电联营、煤电铝一体化、煤化工工业等,进一步形成以煤炭为主导的多联产业链。
其次,积极发展非煤替代产业。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城市必须积极寻找替代产业,深入探究自己的区位特点、经济基础、自然资源、市场前景等,站在国家产业政策基础上,合理定位产业布局,形成比较竞争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推动主导产业向多元化或非煤产业转变。
(二)上下游深度融合
2011年,山东省国资委将枣矿、临矿等六家国有煤企重组成山东新能源集团。2012年底,山东新能源集团总资产比合并前提高了750亿,经营效率显著提升,总资产突破了2000亿大关。经过第三阶段的转型发展,我国各大煤企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依然存在集中化程度不足、产能效率较低等问题。故而,各地区煤企可充分借鉴山东新能源集团的成功经验,加强上下游深度融合,纵向重组与横向兼并共举。以山西省为例,可通过煤企转型、横向兼并,实施差异化、大集团、大基地的重组策略,结合国家对晋东、晋中和晋北的煤炭基地规划,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培育特大型、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能源集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分煤种、差异化的产业道路。与此同时,实施“煤电一体、产销一体”的纵向重组战略,加快上下游重组,实现煤电联营,进一步促进煤企与物流企业、化工企业、钢铁企业和焦化企业的产权融合,稳定煤炭价格、形成利益绑定,为打造综合性能源集团创造有利条件。但需注意,在具体重组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引导以及企业自愿的原则,切忌采用单一的行政方式。
(三)重点解决转型资金问题
煤企转型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西方发达国家依靠政府高资本投入的硬启动转型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是现阶段解决我国煤企转型资金短板的有效方式。第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煤炭资源城市应积极改善自身投资环境,通过参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沿海地区和外资资金,充分利用外部增量资产盘活存量国有资产,进而更好地形成开放促转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第二,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国家需要给予领头企业或重点项目以贴息贷款、专项资金等形式的支持,同时需要增拨职工教育经费、减免相关税费,核销部分贷款,降低资源型企业的退出负担。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煤矿企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另外,国家在安排土地开发治理项目、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时,例如,水土保持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也要适当向资源枯竭城市倾斜。
(四)改善生态环境
对于发展煤炭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各大煤炭城市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要彻底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通过标本兼治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对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应下定决心进行整治,例如,合理安置塌陷区居民、填埋塌陷区、治理污水等。另外,严格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治理和生产并重,在排放前及时处理污染物,保障排放物无毒、无害。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煤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集中建设垃圾处理设备、供热供电设备、污水治理设备等,同时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的空气净化能力。在做好上述补救措施的基础上,还应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破坏等问题,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生产附加值高的清洁产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新形势下煤炭经济发展的困境为切入点,从产业结构升级、上下游深度融合、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改善生态环境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深化改革背景下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策略,多方面入手,旨在促进我国煤炭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娜.煤炭资源经济低碳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1).
[2]王显政.关于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的思考[J].中国煤炭,2018(10).
[3]刘静.环境污染视域下的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2).
[4]王学红.探究煤炭经济转型下的战略升级策略[J].中国经贸,2017(12).
[5]吕阳,徐林.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研究——以山西省煤炭经济转型为例[J].中国能源,2017(12).
李鹏飞.深化改革背景下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J].环球市场,2019,(21):25.
分享:
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新兴产业得以崛起,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数字经济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贸易的长远发展。
2023-11-0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变发展阶段,如何升级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023-11-0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调整存量并做优增量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其建设发展也迎来重要拐点,由粗放外延增长向集约内涵发展,由更多关注数量转变为更多关注质量和品质。开发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路径也逐渐由规模扩张转为优化调整,存量产业空间亟需改造升级,以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需求。
2023-08-30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途径。然而,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实体经济建设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实体经济优化发展,而是要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探寻传统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新实体经济的生产效能。
2023-08-2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与此同时,中国发展理念也发生根本性变化,环境保护不再被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2023-07-06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他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及现代化成为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
2023-07-05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为企业进行绿色治理提供了发展契机与政策支撑。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对其生态环境及绿色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绿色治理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雄安新区发展实际,为新区企业开展绿色治理行为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参考,旨在优化新区绿色治理体系,提升新区绿色治理能力,助力绘就美丽雄安新画卷。
2022-04-28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一项重大部署。近年来我国各镇域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创新思路,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加快镇域特色产业培植,催生出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了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农旅文体融合发展、宜居宜业的农业产业强镇。
2022-04-24随着员工持股计划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重要方式,大家对其实施效果如何十分关注。H企业作为国资委指定的首批十家试点企业之一,对其他企业的员工持股实践具有示范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H企业的员工持股实践计划进行案例梳理,分析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而从中总结出我国国企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经验,以期能为其他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提供参考。
2022-04-06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的特大型城市都在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加大了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但智慧城市建设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作,智慧城市建设在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有效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各个城市都要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2022-03-29人气:7386
人气:4653
人气:4563
人气:3211
人气:306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煤炭经济研究
期刊人气:1974
主管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
主办单位: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2-9605
国内刊号:11-1038/F
邮发代号:82-3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117
影响因子:1.490
影响因子:0.84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9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