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无人机领域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24-07-16    1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结合无人机课程的特点和课程思政现状,分别从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加强师资队伍、创建思政实践教学模式、设立思政模块考核机制四个维度对无人机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延拓与挖掘,让课程思政渗透到整个课程教学中,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院校培养学生发挥积极作用。

  • 关键词:
  • 人才培养
  • 政治教育
  • 无人机教育
  • 课程思政
  • 院校培养
  • 加入收藏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下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课程思政主要强调全方位育人,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3]。其中,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教育范畴,通过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思政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全方位育人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4,5]。

随着无人化、智能化军事装备已成为制胜未来战争关键的军事变革的主要趋势,火箭军工程大学开设了无人机侦察与运用核心课程,授课对象是信息处理与应用方向大四学生,具有涵盖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应用联系紧密的特点。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负责的工程问题的能力,需要深刻理解指挥员在无人机信息获取及运用领域应具有的能力和强国兴军使命责任。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课程思政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6,7,8,9]。在教学中急需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通过挖掘和整合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育人全过程,帮助学生塑造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院校培养学生具有指导意义。


一、无人机课程思政现状


(一)课程思政设计需优化

无人机侦察与运用是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对学生掌握灵活机动的装备和高效精确的信息处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承担着提升学生持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应用意识的使命。

但目前该课程的思政环节缺乏系统化设计。课程思政不够“水到渠成”,难以与学生产生共情,实现价值塑造,本课程由于知识性强、逻辑性、数学性强,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入一直是难点问题。若只是为了使课程中具有思政要素而生搬硬套地在课堂中插入生硬思政内容,有时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达不到思政原有的目的。因此,如何让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融入课程,同时又让学生入脑入心,是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

当前各军队院校对无人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思政要素挖掘和课堂思政的实施上,如某航空大学的无人机飞行原理课程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教学案例作为思政要素,无人机机电设备课程进行思政改革是以航空文化为重点。但是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学时是有限的,对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中将课程思政设计渗透到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课后思考和线上线下等全过程,如何紧密衔接部队专业岗位来设计课程思政等问题,目前尚未有较系统的研究设计[9,10,11]。

(二)课程思政元素需深入挖掘

无人机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差异大、部分学生对岗位的了解程度不够,时常有畏惧心理,从而造成缺乏对课程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学生共同受益。如何深挖思政素材,从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科学观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同时借助思政教育的引入,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持续性学习的科学钻研精神及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无人机课程的知识点内容侧重于理论讲解,需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中应以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为框架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将各章节的思政内容和教学内容具体化,统筹完善教学资源和思政元素案例库的建设。如何结合经典思政内容及相关科研案例、如何采用启发式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然后再与实践教学和考核量化相结合,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调统一,这些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好的思政元素案例建设方案。


二、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的核心特征包括融合性、全面性和渗透性。意味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知识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觉悟。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与融入实现路径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完善,秉承“课程思政相互融入”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中融入什么思政元素、怎样融入,是课堂设计的一个重难点。

(一)明确思政教学目标

要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到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方面,通过课程内容设置对思政体系进行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要求,根据无人机专业课程特色梳理归纳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思路发掘无人机课程中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弥补本门课在这方面的空白点。

(二)结合课程特色,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

无人机课程教学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来源和发展、无人机技术应用等关系中挖掘知识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及表达的情感,组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讨论优化教学内容,开发建设课程思政素材案例库。

一是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汲取优良品质。本课程传授的知识,尤其是飞行原理、任务载荷等具有曲折的发展历史,其中不乏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授时,可以结合其中的经典名人故事,凝练其中的精神和品质,即通过知识点蕴含的哲理、体现的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来切入课程思政。

二是从军事应用、科技发展的前沿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在国防工业、军事活动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军事战场发展趋势可能面对的变革。仔细分析这些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军事现状、发展前沿、发展趋势,以及对国家、军队的影响,都可以成为宣扬爱国情怀、自立自强、责任意识的抓手。尤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军事时政,如科研技术攻关、基础研究等发展迫在眉睫,以及结合相关知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三是在授课内容中增加无人机运用领域新闻报道、典型事故、当前热点及难点问题,无人机军事应用案例的视频、图片等,不断完善思政特色教育教学体系,助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

一是教员队伍的能力、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无人机课程教师队伍有四名教师,团队研究方向包括无人机定位、无人机侦察载荷、无人机信息处理等。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团队影响力,团队教师围绕无人机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把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以专业课教师为引领,强化其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价值观的影响力。其次,引进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政教学指导,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优势叠加、协同育人。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路径,增加思政课教师进行指导,将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打造成“育人共同化”,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优势叠加、职能互补。再次,打造无人机教学及综合实践平台,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综合实践应用结合、德育融合,让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同时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对科研实践的浓厚兴趣,为未来投身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无人机侦察载荷种类多、发展速度快,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但由于缺乏与部队基层直接对接,使得教师和学生对装备不够熟悉,对无人机的创新应用不够了解,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实际训练任务贴得不紧,缺乏全要素、全流程演练案例。同时由于缺少实际的训练,特别是对抗条件下的训练,学生难以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清楚如何推演对抗条件下的无人机实时运用。可组织课程团队人员多到部队、科研院所调研,提高相关教员对本科学历教育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施训能力。

(四)结合学生特点与岗位实际创新思政教学模式

一是课程模式规划中可以包括实验项目设计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政元素的培养。也可设置思政研讨主题,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内容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课程研讨交流,使学生奠定无人机应用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堂中可引入小竞赛,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对无人机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竞争意识。同时在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在课堂中增加课堂学生实验汇报,在验收环节,让所有学生均上台讲解自己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实践经验,学生互相评价、打分,努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是针对实践教学案例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建设基于智能+无人机训练平台,运用实践教学案例,探索了无人机实践教学训练模式。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发挥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检验实践效果,严格实践考核。教师扮演评判官的角色,下达实践教学任务,并对最终结果进行评判;可将学生按照强弱搭配划分成三个小组,一组结合实践教学案例,设置训练想定内容,另外两组利用训练平台,开展训练;通过角色互换,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设备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指挥决策意识。

三是结合无人机在训练中的应用现状,持续引导科研过程性实践内容引进课堂。让科研反哺课堂教学,并结合授课教员的科研工作,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中,将科研开发的无人机平台、无人机飞控硬件/软件、无人机拍摄数据等作为教学的一手资料,使得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将科研项目中实际飞行过程中采集的视频和飞行过程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激发点,使得学生对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不断滚动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学以致用。

该模式一方面赋予了学生做好科研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叉对比,让学生对科研内容和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倡导了科研诚信。这种模式锻炼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对培养科学素养打下良好基础,并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四是依托军地实践教学基地规划参观见学环节,让学生亲历无人机装备设计、生产、运用一线,消除无人机的神秘感。同时需要多方位全面协同,加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的交流与合作,互联互动,共同创新好思政教学模式。

在整个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将课程思政教育深入到学生的自觉行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专业的理论分析回应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使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将课程思政模块纳入课程考核,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

考核方式改革需要既能贯穿课上、课下全过程,又能覆盖知识、能力和情感全要素的全面考核。首先,将平时的思政考核融入课上和课下,课上考核以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为主,结合提问、汇报、研讨等环节开展;课下考核以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以课后作业、主题论文的方式为主。其次,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思政考核应结合任职岗位面临的实际复杂问题进行设计,重点考察学生在训练中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课程笔试加入思政评价模块,主要利用笔试材料分析题考察学生的工程思维、科学素养和责任担当,以达到检验课程思政效果的目的。详细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置课后思政作业。教师根据章节内容定时在线上平台推送思政方面的课外阅读作业,增加学生课后阅读量,将学生自主探索、案例分析、教师点评、学生分享心得相结合,使课程思政融入得更深、更透。同时根据思政元素的主题设置讨论区,让学生通过完成思政作业,能够及时抒发个人情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课后真实感受,更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鼓励和学习,也便于思政考核。最终达到让学生在学习完一堂课的相关知识内容后,带着问题去展开思考。

二是改变专业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学生反馈评价表,通过日常与学生的常态化交流沟通,调查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直观感受;课程考核加入思政评价环节,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内容由原来的100%压缩为95%,思政评价模块比例提高至5%,课程思政方面重点考察学生是否有时代使命感和专业荣誉感,是否具备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能否实现素质目标;并长期开展部队回访、调研,了解学生毕业任职后思想状况,形成反馈。

三是成立评价小组,制定包含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通过不同的形式将考核贯穿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真实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效果为导向,注重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是否认同,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评价。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全方位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是否有效达到目标,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思考对策并加以改进和优化。


三、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门在推进“大思政”建设方案时,明确提出了思政课程的创新举措,在“大思政”背景下,教师在授课中应更加注重让思政课回归生活,利用情境创设将思政课堂与社会结合在一起,联通知识与生活实际。让学生由情境进入思考,将思考应用于情境,实现深度学习。

进行情境创设是无人机课程思政关键一环,只有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好情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创设思政课堂情境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还原教材中的真实问题

教师要以学科任务为导向,创设与学生真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将这些抽象的问题概念,还原成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可以用现实的经验解答课堂问题。

(二)注重逻辑辨析,培养多元思维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情境对学生辨析能力的培养。通过矛盾、冲突等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讨论、辨析中了解到不同的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正能量贯穿始终

大思政应该把弘扬正能量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区分是非、明白什么是真理。在情境的创建中,对于道德知识的形成,应该深入加工,让学生认同并信服。

四结束语

通过从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加强师资队伍、创建思维实践模式、思政模块考核机制四个维度对无人机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延拓,挖掘与教学内容高度融合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素材库,并与新形态教材相链接,供课上教学与学生课下学习使用。考核增加思政评价项,主要利用笔试材料分析题考察学生的工程思维、科学素养和责任担当,达到检验课程思政效果的目的。让课程思政渗透到整个课程教学中,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院校培养学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陈洁.基于案例库的“无人机飞行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C]//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全国航空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海军航空大学,2022:4.

[3]周仁建,王强,魏春晓,等.面向定向培养军士生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无人机控制与导航技术》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4):18-21.

[4]黄诘,徐风磊,黎志强,等.任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无人机航电设备”课程为例[C]//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全国航空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2022:5.

[5]骆妙艺,缪倩,蔡振琦,等.思政融入无人机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无人机组装与调试”课程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22(3):92-97.

[6]程娟.四旋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256-258.

[7]周佳欣,李煜.无人机地面站系统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方法[J].科教文汇,2023(13):141-144.

[8]刘战合,田秋丽,杨波.无人机工程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7):62-63.

[9]牛双诚,晋玉强,寇昆湖.无人机指挥控制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2(15):67-69.

[10]刘耀辉,靳奉祥,郑国强,等.新工科背景下“无人机航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J].地理空间信息,2023,21(10):138-140.

[11]贺光,赵述龙,李杰,等.智能无人机领域课程思政教育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6):147-148.


基金资助:2023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岗位引领、智信赋能,无人机侦察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23BZ095);


文章来源:高晶,金国栋,谭力宁,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无人机领域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4,10(21):193-1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人气:251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