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由于受疾病、患者自身等因素影响,腹腔镜并发症及患者心理应激反应问题仍不可避免,快速康复护理以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支持,可提升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加快术后康复。本文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总结,评价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失常者,特殊阶段不适宜手术者。其中,男56例、女48例,年龄80~88岁、平均(73.5±2.8)岁,疾病类型:胆囊结石62例、胆囊息肉30例、慢性胆囊炎1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每组各5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术前介绍手术方式、进行术前准备等围术期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1d,护理人员采取视频、发放知识手册、口头介绍等方式详细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势及注意事项、相关并发症的预期处理等,并以成功治疗病例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使其建立手术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练习吹气球以增大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指导摄入半流质饮食,术前8h口服温热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促进肠道清洗、排空,术前2h服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2)术中护理:行保暖护理,确保手术室适宜温湿度,手术台垫应用加热毯保温,术中使用液体放入温度33~36℃可调控恒温箱中。(3)术后护理: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静注氟比洛芬酯止痛;清醒后饮水,术后4~6h可进流食;指导家属按摩患者颈肩部、辅助活动上下肢,尽早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按压足三里,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围术期各指标,包括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2)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参考SAS、SDS量表进行评分。(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各指标比较
康复组:下床活动时间为(5.3±0.2)h,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6.0±0.1)h,住院时间为(6.0±0.5)d;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为(6.7±0.3)h,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8.5±0.2)h,住院时间为(7.5±1.0)d;康复组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康复组SAS评分为(35.5±3.6)分,SDS评分为(33.0±3.2)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3.6±4.5)分,SDS评分为(42.0±3.5)分;康复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康复组:穿刺点皮下出血1例、胆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穿刺点皮下出血2例、感染2例、胆漏2例、恶心呕吐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康复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14,P<0.05)。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具有微创优势,但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心理反应等均可导致患者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影响康复效果及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通过给予高龄患者术前健康教育、手术准备等,以及术中保暖护理、术后康复护理,有助于抑制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李卓惠等[1]研究指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情绪、应激反应的程度,从而促进术后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康复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上所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加速康复,并发症少、提高手术安全性,患者情绪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卓惠,张春琼.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及康复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8):77-80.
周敬霞.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5):538.
分享:
相关研究显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行康复护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同时改善脑侧支循环,使健侧脑组织、病灶周边组织重组,促进神经重生,从而出现新神经通道,进而有效控制病情,另有研究指出,针对康复护理中加入功能锻炼,可从根本上改善、防止痉挛,提升肢体功能恢复程度[2-3]。
2025-04-25烧伤是一种意外伤害,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同时也会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大面积烧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在康复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大财力,其病情也未必会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很多患者迫于经济与家庭压力,会选择在伤口尚未愈合的情况下出院[1]。
2025-04-25膝关节镜术是一种常见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微创手术,通过在膝关节内插入一根细长的镜子,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组织的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膝关节镜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然而,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1]。
2025-04-25心衰是一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冠心病心衰是心衰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是病情相对稳定,症状不再明显恶化,但仍需要长期的监测和治疗来控制症状,并防止疾病进展[1]。
2025-04-17纵隔肿瘤手术作为一类复杂的胸部手术,其围术期护理甚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后续康复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提升纵隔肿瘤患者而言,探寻更为科学、高效的围术期护理模式,对其手术效果和预后质量改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16心肌梗死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首选方式,具有效果明显、起效快等优点。常规护理可改善临床症状,但需患者长期制动卧床,不利于患者心功能的康复[2]。
2025-04-08在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口头讲解等提升患者对慢疾病控制认知率,但干预效果不理想,而信息-动机-行为模式(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的康复护理主要强调个体通过信息引导患者完成行为改变,在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生命质量方面效果较好[3]。
2025-04-0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类前庭外周性眩晕,是指患者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出现的短暂性(通常持续少于1分钟)眩晕及特征性眼震,并在体位改变时反复出现[1,2]。
2025-04-02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多数患者往往因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匮乏,在治疗阶段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这对治疗成效及后续康复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常规护理因内容相对局限,难以全面覆盖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护理需求,导致护理成效不尽如人意。近
2025-04-01研究显示[1],该类患者治疗中,传统护理方法虽然提供了基本的护理措施,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感,继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还需寻找其他干预方式[2]。个体化分阶段护理能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个体需求开展护理,其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
2025-03-31人气:16673
人气:16005
人气:15572
人气:15295
人气:148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上海护理
期刊人气:3933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8399
国内刊号:31-1846/R
邮发代号:4-766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