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优势

  2024-05-29    3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颌面外伤导致的困难气道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面罩吸氧,观察组给予窒息氧合技术干预,观察两组麻醉诱导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注药前、注药后呼吸消失时、插管后即刻的循环功能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功能与血气状况,但是可提高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降低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

  • 关键词:
  • 困难气道
  • 循环功能
  • 窒息氧合技术
  • 胃内压力升高
  • 血气状况
  • 颌面外伤
  • 加入收藏

随着工业与交通事业的发展,颌面外伤在我国的发生率逐渐增加[1]。由于颌面骨骼位置突出、面积大,各个方向的暴力均能造成颌面部损伤,因颜面部血管神经丰富,故颌面外伤急诊手术成上升趋势,且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此类手术通常术前准备不充分,且患者常伴有潜在的困难气道,与基础疾病导致的生理紊乱[2],这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3]显示,当机体合并有困难气道时,需要更多的通气时间以保证建立人工气道,可延长插管时间,为此需要在临床上探索有效的给氧方法。窒息氧合技术是一种通过鼻导管高流量送氧的被动氧合技术,可通过延长出现低血氧饱和度时间与延长安全窒息时间,从而有效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当前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多[4]。本文旨在探讨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优势,以促进窒息氧合技术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颌面外伤导致的困难气道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5.92±1.40)岁;体质量指数(24.51±1.11)kg/m2;ASA分级:Ι级20例,Ⅱ级12例;收缩压(122.48±13.20)mmHg, 舒张压(78.27±4.20)mmHg。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45.71±1.22)岁;体质量指数(24.58±0.29)kg/m2;ASA分级:Ι级21例,Ⅱ级11例;收缩压(122.87±12.47)mmHg, 舒张压(78.33±5.16)mmHg。纳入标准:符合颌面外伤的诊断标准,伴随有困难气道;年龄20~65岁;患者病情稳定,依从性良好,自愿参与本研究;本次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既往困难气道史的患者;妊娠期、备孕期与哺乳期妇女;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有高危传染性疾病者;合并肿瘤患者;贫血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面罩吸氧:使用呼吸环路系统通过面罩进行3 min预充氧,氧流量为12 L/min, 持续至开始插管。观察组给予窒息氧合技术干预:使用OptiFlowTM高流量套管(Fisher and Paykel Healthcare Ltd, Auckland, New Zealand) 进行鼻导管3 min预充氧,氧流量初始从30 L/min开始,1 min后增加至70 L/min, 并维持到气管插管完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两组因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胃内压力升高:因通气误入胃,造成腹部膨隆,胃内压力升高或胃内容物返流;两组插管后血气分析指标情况,包括PaO2、PaCO2、pH值;两组在注药前、注药后呼吸消失时、插管后即刻的循环功能指标,包括肺动脉楔压(PAWP)和心排血量(CO)。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对比

观察组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325.23±14.20)s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23.55±21.40)s(t=15.852,P<0.05)。

2.2 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为3.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9/32)(χ2=7.585,P<0.05)。

2.3 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观察组PaO2(551.44±23.10)mmHg、PaCO2(44.14±2.14)mmHg、pH(7.02±0.33),对照组PaO2(551.01±19.84)mmHg、PaCO2(44.20±4.09)mmHg、pH(7.00±0.16)。两组插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对比无明显差异(t=0.214、0.098、0.078,P>0.05)。

2.4 PAWP与CO变化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前、注药后呼吸消失时、插管后即刻的循环功能指标PAWP、CO在组内与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PAWP与CO变化对比


3、讨论


颌面外伤当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常伴有面部组织缺损及咬合关系紊乱,急诊手术时容易形成困难气道,易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通气障碍,较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出现低氧血症[5],且这类手术患者预充氧方式的选择是有限的,传统面罩通气预充氧会使胃内压力因注气升高,进而增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这为急诊手术麻醉带来了巨大且潜在的风险,尤其对于麻醉诱导期的呼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窒息氧合技术是在没有自主或人工通气时,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持续输氧,促使氧气被动向肺泡移动,从而延长患者的安全窒息时间[6]。若氧流量为5 L/min, 安全窒息时间可从3.5 min延长到5.3 min, 若氧流量为60 L/min, 则可延长至17 min, 这提示我们窒息氧合技术可为困难气道患者赢得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前、注药后呼吸消失时、插管后即刻的循环功能指标PAWP、CO在组内与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插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导致的困难气道中的应用能延长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能有效减少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的发生,且不会影响患者循环功能与血气状况。从机制上分析,窒息氧合技术可让氧气更好的输送进气管内,改善了通气氧合的效果,避免了面罩加压通气时上呼吸道梗阻的情况,从而减少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的发生[7]。窒息氧合技术可通过鼻导管以高流速向患者输送持续加温加湿氧气,改善分泌物清除,并保证其相对浓度恒定,修复和维持气道黏膜纤毛功能,减轻气道炎症,以延长安全呼吸暂停时间,还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具有很好的应用安全性[8]。

综上所述,窒息氧合技术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功能与血气状况,但是可提高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降低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不过本研究由于调查人数相对比较少,且没有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分组也比较少,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参考文献:

[2]孟繁思,刘松,张维,等.经鼻湿化快速通气交换技术用于临床麻醉气道管理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8):1031-1033,1037.

[3]林晓锐,李晨曦,张秀华.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婴幼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19(1):45-48.

[4]刘玉静,邢飞,王绪林,等.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患儿MRI检查的镇静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1,41(9):1120-1123.

[5]邱瑾,段光友,陈兵,等.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一种新的窒息氧合技术[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4):362-368.

[6]张玲玲,郑瑞平,张晓艳.低龄患儿口咽喉部烫伤并发缺氧窒息的集束化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7):153-155.

[7]张杨,马浩南,于泳浩.窒息氧合技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通气安全时间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36(11):1096-1099.

[8]汪婉玲,王晓亮.经鼻高流量氧疗临床麻醉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21):4321-4326.


文章来源:刘曌宇,苗焕.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优势[J].贵州医药,2023,47(10):1563-15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临床急诊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急诊杂志

期刊人气:203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5918

国内刊号:42-1607/R

邮发代号:38-353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