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正>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的诸多性质,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应丰富多彩,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应有滋有味。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基于生本理念,优化教学策略,让科学教学具有娱乐味、生活味、探究味、体验味、合作味,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我结合《摩擦力》一课教学,谈谈"五味"科学课堂的建构策略。一、娱乐味——玩中诱思"爱为学问之始。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的诸多性质,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应丰富多彩,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应有滋有味。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基于生本理念,优化教学策略,让科学教学具有娱乐味、生活味、探究味、体验味、合作味,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我结合《摩擦力》一课教学,谈谈“五味”科学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娱乐味——玩中诱思
“爱为学问之始。”要想开启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旅程,就要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使他们爱上科学。科学知识本身理性而深邃,若科学活动再单调而枯燥,自然不能吸引学生,学生定然不会喜欢。“玩是学生的天性。”科学教学应基于学生心理特征,利用他们玩乐心理,设计趣味性科学活动,让科学变得有趣好玩,使科学课堂充满娱乐味,带领学生边玩边学,引导学生边玩边思。
娱乐味的科学课堂,融趣味性与思考性于一体,既要趣化科学教学方式,寓学于玩,又要融问题于玩乐之中,诱思启智。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灵活变化教学方式,趣化科学学习活动,玩中诱思,趣中促学。例如,在《摩擦力》一课教学导入时,我采用变戏法的形式:先将两本书上下叠放,轻轻一拉,两本书迅速分离;然后把两本书逐页交叉,使劲儿拉两本书,怎么也拉不开。我还故意请两名力气大的男生前来尝试,他们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没能把两本书分开。有趣的拔书比赛,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诱发了学生思考,使他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好奇,调动了他们的探究奥秘的欲望。
二、生活味——取材生活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现象等的性质、规律等方面的提炼。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过怎样的生活受怎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教育同样如此,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知识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科学教学应以生活为背景。
我们在科学教学时,不能直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教给学生,这样机械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我们应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利用真实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和理解其中的道理,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做到科学教学生活化,让科学课堂充满生活味。例如,在《摩擦力》一课中,教学“摩擦”概念时,我选用了生活中的事例,有“滑滑梯”“推箱子”“游泳”“降落伞”等,这些事例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都是非常熟悉的现象,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哪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现象”。在通过情境图初步认识了摩擦现象后,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现象?”科学教学取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兴趣,助力学生感知与理解。
三、探究味——猜想尝试
科学探究是人类了解自然、探索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科学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主张科学教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手脑联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课堂应充满探究味,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猜想、踊跃尝试,调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方法去探寻科学奥秘。
《摩擦力》一课有两个教学重点,一个是“测量摩擦力”,一个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教学这两个内容时,我不作讲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己尝试“怎么测量摩擦力”,自己归纳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我让学生先猜测影响因素,然后自己选择一种因素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讨论“准备怎么实验?”“改变什么?”“什么不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分析数据,自己发现结论。探究味的科学课堂中,教师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猜想、设计、实验,自己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己归纳总结,获取科学结论。
四、体验味——实践感悟
康德说过:“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有效的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体验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活动结果,体验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实践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其中,亲身经历体验,才会获得深刻而有效的理解。传统的说教式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是靠灌输方式获得知识,体验式学习既有实践又有感悟,学习者全然投入活动之中,积极主动地实践,并对实践过程进行省思,获得更多更深的感悟。
我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提供体验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在体验中感悟,让整个课堂充满体验的味道。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我安排学生“用手推桌面”感受桌面的阻力,“用测力计拖动文具盒、木块等物体”观察指针的移动,体验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对摩擦力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五、合作味——互助共进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科学学习亦如此理。科学学习既需要学生独立学习,也需要开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开展某一项目的研究,合作探究是借助集体智慧与力量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互助中得到共同进步。
科学课堂不是一个人的舞台,科学探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有效的科学学习需要合作,合作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我在科学教学中经常组织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科学课堂散发合作的味道,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中,我多次组织小组合作,无论是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还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我都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促进了学生互动交往,活跃了课堂气氛,合作增进了情感,增强了学生凝聚力,激发了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俗话说得好:“五味调和百味香”,让我们缔造“五味”课堂,让科学学习散发浓郁的芳香。
文章来源:胡玲莉.让小学科学课堂五味调和——《摩擦力》教学例谈[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33.
分享: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给排水行业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够从事设计、施工、预算、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023-09-11随着我国基础性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改革成效,其在提升学生科学水平,增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教学改革前教师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效结合STEM教育理念,科学设计和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案。
2021-11-30科学素养的提升来源于学生对日常科学实验的观察与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关注,同时也要通过强化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来进行理念和认知上的创新。鼓励孩子们在关注生活、关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对生活和科学反应进行理解,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021-11-23&lt;正&gt;STEM教育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性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敏捷的科学思维意识。基于STEM教育视角,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2021-09-07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的诸多性质,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应丰富多彩,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应有滋有味。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基于生本理念,优化教学策略,让科学教学具有娱乐味、生活味、探究味、体验味、合作味,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
2021-09-07科学大概念,指的是科学教育目的为实现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基础内涵,结合科学中的十八个大概念,根据小学课程内容,联系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通过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螺旋教学更好巩固知识、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现象。
2021-09-07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基本手段就只有观察和实验两种方式。小学科学教师在面对小学生做科学实验的时,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因为学生的年纪还比较小没有安全意识。在小学科学的实验课上一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不能主动地完成作业。所以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的一个挑战。
2021-09-06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进行分析,必须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验性。其实现路径在于:强调多元融合,聚焦学生全面发展;链接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深度参与;着意情境创设,唤醒学生思辨意识;倡导求真务实,启迪学生实验探究,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实践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2021-08-05小学的科学教学工作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措施,引导小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意识。而目前,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取得了较高的教育效果。教师通过借助生活化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观念的认识。
2021-06-11在小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地位和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不相上下,共同组成了小学知识体系。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刺激学生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若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尝试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而且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对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2021-06-1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
期刊人气:1385
主管单位:长春出版社
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6317
国内刊号:22-1388/G4
邮发代号:80-936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