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3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行ERCP术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ERCP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并发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因其无需开刀,创伤小等优势已成为当今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部分ERCP治疗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对治疗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术后康复[1]。另外,ERCP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仍属于入侵性操作,易引起术后出血、胆道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需加强护理[2,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ERCP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3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行ERCP术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入选患者均经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符合胰腺、胆道疾病;符合ERCP术指征,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对碘造影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女性。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7.61±5.92)岁;其中胆总管结石19例,胰管狭窄3例,胆源性胰腺炎7例,急性胆管炎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48.03±5.34)岁;其中胆总管结石21例,胰管狭窄4例,胆源性胰腺炎5例,急性胆管炎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引流管用弹力胶布固定在鼻翼两侧及脸部;术后3h、24h检测血、尿淀粉酶,观察是否发生急性胰腺炎;术后禁食24h,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每天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个性化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每位患者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心理需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使患者意识到ERCP术后置管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说出内心忧虑,一一解决患者提出的疑问。(2)鼻胆管护理:将鼻胆管用弹力胶布以人字形固定在鼻翼两侧,并采取高举平抬法将管路固定于脸部,调整至患者舒适位置后用弹力胶布固定,注意留出一定长度便于患者活动,用黑笔标记鼻胆管刻度,便于观察导管位置。(3)引流护理:接一次性引流袋,固定在低于床面处,每日更换一次引流袋,注意观察引流液体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胆汁为无渣、深绿色或棕色,分泌量>300mL/d,若量过少,应查看导管流通是否堵塞,若颜色不正常或胆汁浑浊,应及时通知医生。(4)饮食干预:禁食1d后,医嘱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营养师在确保饮食健康的情况下提高患者食欲,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2个月内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消化道穿孔、出血等发生情况。(2)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出院时)心理状态,两个量表均有20条项目,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
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对比
2.2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3、讨论
ERCP术后放置鼻胆管能够快速解除胆道梗阻,消退黄疸,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不少患者术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等症状,影响患者情绪,不利于疾病控制[4]。ERCP术后放置鼻胆管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与护理策略、护患之间配合度具有高度相关性,需加强护理干预[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ERCP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利于患者恢复。个性化护理干预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主动、精细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心理及护理需求,其针对性更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配合度更高[6]。本研究注重对患者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诉求,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在了解每位患者性格特征及心理需求后,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满足不同心理状态患者护理需求,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情绪。个性化护理加强对导管管理,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便于活动位置,并标记刻度位置,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便于护理人员查看导管情况,避免导管发生偏移,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个性化引流护理通过采取及时清洗、观察引流液等措施能够使鼻胆管引流更加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引流异常现象,保证引流安全性,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且利于减少再次插管次数,减轻患者痛苦[7,8]。个性化饮食干预更加注重灵活性,在保证科学饮食的同时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营养摄入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整体生存状态,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ERCP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缓解引流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改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姚相莉,强化龙,许文青,等.经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7):1208-1211.
[2]罗灵敏,叶瑞香,凌毕益,等.改良引流技术在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8(3):512-514.
[3]姜素峰,周莹,葛薇,等.“一病一品”护理在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5):975-977.
[4]马微微,王彬,李影.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刊,2017,52(1):82-84.
[5]孙羽,李秀芬,陶香君,等.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微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2731-2734.
[6]杨晓伊,束琴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ERCP胆道取石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6):870-872.
[7]王小芳,田亚娟.预见性护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7):2310-2312.
[8]何清,沈丽,尹春瑶,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防治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0):1406-1408.
刘娜.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08):871-872.
分享: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情绪紧张、身体疼痛、睡眠障碍、术后疲惫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尤其是一些对自己疾病不确定和失望者,他们一直处于极高的心理压力中,无法真正得到休息。
2025-04-25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较高,神经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此外因患者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患者多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较弱,使得治疗依从性不佳,不能按时、按要求服药,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疾病长期治疗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治疗信心,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
2025-04-24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其机体易发生严重的外源性或内源性组织损伤及细菌入侵,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患者肺部感染[1]。与此同时,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逐渐下降,妨碍正常排痰,加上偶尔意外吸入呕吐物,也会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2-3]。
2025-04-24如何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叙事护理与时效激励护理是两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叙事护理是通过聆听患者的故事,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构建治疗性的护患关系[2]。通过叙事护理,可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自我认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2025-04-16糖尿病对人体危害性极大,随病情进展,可对患者神经系统、眼部视物功能等造成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类型多样,对其机体健康影响明显。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高发病症类型,其成因是由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引发视网膜细胞外液视网膜细胞外液,从而造成该疾病发生,进而干扰患者眼部视物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
2025-04-09甲状腺功能亢进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机体代谢与交感神经异常,发病后,患者可伴有心悸、出汗、多食消瘦等症状[1]。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随着疾病进展,可引起眼、肾、神经等多系统损害,危害较大。
2025-04-09在实际治疗期间,受疾病因素影响,患者大多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焦虑感或紧张感,易出现不配合治疗情况,增加输液渗液、二次穿刺等现象发生,不仅会对救治效果与护理质量造成影响,甚至还会造成护患间关系紧张,增加护患纠纷率,对临床开展后续治疗计划造成影响,故而需做好相应干预工作,以此来提升护理质量及医疗服务水平[4-5]。
2025-04-09在对肺癌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肺叶切除术属于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因为手术治疗给患者心理、生理造成的影响,导致其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肺栓塞等相关的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更好恢复与预后改善,这就需要更早的在术后做好相关护理[3]。
2025-04-08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插管是常见的生命支持手段,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提供机械通气。然而,长时间的气管插管可能导致呼吸肌功能减弱、呼吸肌疲劳以及呼吸模式的改变,从而造成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氧合不良及康复缓慢等问题[1-2]。因此,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呼吸功能恢复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2025-04-08间质性肺疾病主要包括:已知原因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如药物所致,胶原血管疾病;其他类型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如淋巴管平滑肌肌瘤病、组织细胞增生症;肉芽肿所致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如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1-3]。集束化护理针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改善其情绪稳定,使患者始终维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4-5]。
2025-04-07人气:16684
人气:16015
人气:15304
人气:13445
人气:117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期刊人气:3983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8933
国内刊号:34-1251/R
邮发代号:26-203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