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明确不孕不育患者执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的意义价值。方法:选取不孕不育患者102例,按照单双号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51)及观察组(n=51),前者以常规护理作为干预方案,后者以针对性心理疏导作为干预方案。比较心理状态及依从性数据。结果:抑郁自评;量表(SAS)等心理状态两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降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心理疏导应用在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对患者心理状态调整以及依从性提升有积极影响。
不孕不育是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其发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因饮食结构、生活状态、工作压力、慢性疾病等对患者男女生殖系统造成影响所致[1]。不孕不育虽然不会对患者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可增加患者心理状态负担,产生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2]。因此针对不孕不育患者,临床除了生殖系统的治疗干预,还需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疏导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依从性。本研究为明确针对性心理疏导的效果,对102例不孕不育患者展开分组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02例,对照(n=51)及观察(n=51),前者以常规护理作为干预方案,后者以针对性心力疏导作为干预方案。对照组男19例,女32例。年龄23~38岁,平均(33.24±2.42)岁。婚龄为1~8年,平均(3.42±0.21)年。观察组男17例,女34例。年龄为22~38岁,平均(34.10±2.14)岁。婚龄为1~9年,平均(3.44±0.19)年。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此研究开展审查后批准执行,在性别、年龄、婚龄等个人基础信息比较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3]提出的关于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确定为不孕不育;性生活和谐且未做避孕处理;对研究内容流程了解且愿意参与。排除标准:在精神、交流、意识层面处于异常状态;自身免疫系统存在障碍;恶性肿瘤者;有重度传染性病变。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遵医嘱协助患者开展检查,并告知检查工作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依据检查结果、医师诊断掌握患者病情,遵医嘱予以用药指导,并告知患者各类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担忧。同时经口头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更深层的认识,提升患者依从性。对患者日常饮食予以指导,以清淡为主,严禁食用刺激性、寒凉食物,科学控制体质量。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提升机体素质,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作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家属日常与患者加强交流,予以鼓励和支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疏导:a)个性评估: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4]对患者个性特征进行评估分析,依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划分为内向型人格、外向型人格,依据不同个性特征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b)内向型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的同时保持和蔼自然的态度,告知患者关于不孕不育症的发病原因、治疗内容等,使患者树立对不孕不育的正确认识。同时强调负面心理对疾病的负面影响,鼓励患者主动阐述自身内心想法,引导患者打开心结,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解释说明。指导患者科学宣泄负面情绪,并表示关心和支持,使患者在正确劝导下有效消除负面情绪。c)外向型心理护理:在与患者沟通的同时观察患者心理、情绪的所处状态,若患者情绪波动明显,则不宜开展心理疏导。表现较为激动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心理疏导,不可急于介入,同时在患者情绪宣泄阶段,保持态度礼貌耐心。心理状态处于稳定阶段且能理性思考问题的患者,可通过引导式交流告知患者不孕不育症的相关治疗和护理内容,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家属尽量参与护理工作,使患者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结合患者兴趣喜好予以有意识的积极暗示,调动患者对生育的激情和信心,并尽量维持患者的合理期待。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估工具,评测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分值与患者负面情绪呈负相关关系。依从性:自拟调查问卷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患者定期遵医嘱接受治疗,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则为完全依从;患者治疗未遵照时间约定,主动意识不足,需劝导才愿意配合,则为部分依从;患者对医护工作采取不配合的态度,治疗不遵守医嘱,则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所有数据,依从性、性别等行χ2检验,心理状态、年龄等数据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3、讨论
不孕不育患者大多伴有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长期心理紧张可对患者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病情恶化。为保障不孕不育患者的疗效,临床需重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疏导,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以及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面对病情[5,6,7,8]。
某院对观察组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结果得出,组间关于SAS、SDS分值的比较,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分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关于治疗依从率的比较,且观察组数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常规护理在个性化、科学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而针对性心理疏导重视患者的个性特征,强调不同个性特征的患者在情感表达以及心理安抚需求方面存在差异,且不主张急进性心理介入活动以及千篇一律的护理措施。本研究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患者个性特征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内向型以及外向型两种个性特征,并针对性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以及情感引导,从而满足不同患者的身心需求,提升护理效果[6,7,8,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针对性心理疏导后,仍有2例患者依从性较差,分析原因在于,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自卑感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其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患者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够理解和支持,或者缺乏来自社会的支持和鼓励,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后续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此外,也可以通过完善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提供相应的教育和信息,帮助患者增强对治疗方案的信心,从而达到提升患者依从性的效果[9,10,11,12]。
综上所述,将心理疏导应用在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对患者心理状态调整以及依从性提升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连雪.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2):178-180.
[2]谢珍惠,刁永平,罗芳.夫妻同步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胚胎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妊娠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9):169-172.
[3]乐杰.妇产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陈亚芳.多渠道健康教育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负面情绪和治疗信心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2,41(7):145-149.
[5]陈娜,蔡冰红,陈圆双.优质护理在改善不孕不育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3):141-143.
[6]刘春芬.妇科护理对改善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6):149-152.
[7]张艺玲,严善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治疗期间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2):87-89.
[8]陈剑锋,陈佳静,陈淑贤.定向差异性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SAS评分影响评价[J].中外医疗,2020,39(35):116-118.
[9]王晓姣.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措施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1):166-168.
[10]刘春芬.妇科护理对改善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6):149-152.
[11]姜振华,孟月茹,韩雪等.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弹性在生育压力和心理困扰间的中介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1-4.
[12]卢笑笑,邓君玲,董路路.综合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评价[J].心理月刊,2021,16(6):202-203,223.
文章来源:焦晓柯.针对性心理疏导对不孕不育患者SAS评分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4,34(03):124-126.
分享: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CD)是一种以消化道慢性、节段性、透壁性、非特异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病变,其病变范围可涉及全消化道,并常伴随有葡萄膜炎、胆管炎、关节炎、结节性红斑、贫血等肠外表现。肛周病变如脓肿、瘘管、窦道、裂口、溃疡、疣状增生等,是消化道CD病变严重程度的计量表。
2024-11-22失眠是以频繁且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可分为慢性失眠、短期失眠及其他类型的失眠。慢性失眠是指病程≥3个月以及失眠次数每周多于3次。失眠的患病率约为10%~15%,年发病率约为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失眠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且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担。
2024-11-11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其特征是心腔扩大和心功能受损,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心力衰竭作为DC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极大影响。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08高脂血症(HLP)属于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提升,饮食、生活习惯改变,HLP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故而如何进行血脂异常的防治成为临床关注重点。当前,现代医学多采取饮食、运动控制配合降脂药物,其中他汀类属于临床常见的降脂药物。
2024-10-30玫瑰痤疮亦称“酒渣鼻”,是一种好发于颜面中部的慢性损容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颜面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兼有丘疹脓疱、皮脂溢出,进一步发展为结节、肥厚增生,自觉灼热紧绷不适,偶有痒、痛等症状。该病多发年龄于20~58岁,男性发病率略低于女性,均可发病。
2024-10-28慢性前列腺炎(C P)在青壮年男性群体中发病率高达4%~25%,目前慢性前列腺炎分为I~IV型,其中Ⅲ型约占全部类型的90%,又称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超过3个月的反复性骨盆区域疼痛,可伴有排尿或性功能障碍。CP伴发的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在CP患者群体中发生率可达30%,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2024-10-28微血管性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在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后,临床表现为胸痛,并有心肌缺血及微循环障碍。由于阻力冠状动脉血管(<500μm)功能障碍引起,其最主要特征是冠脉微血管病变,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储备功能减低,而引起的多病因、多机制的疾病。
2024-10-28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脊柱压缩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刺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用于治疗椎体骨折尤其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方法,能有效增强椎体的稳定性和强度,防止骨折区域的进一步塌陷,同时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10-22宫颈癌是一种临床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发病人群低龄化现象明显。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病灶已经发生了转移、侵袭、浸润,会压迫患者神经、骨骼,引发癌性疼痛,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2024-09-25PPV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可行的重要治疗方法,被推荐应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1-2]。瑞典一项研究[3]发现,6 350例新冠肺炎ICU患者中有46.4%的患者接受了PPV治疗。
2024-08-23人气:17931
人气:15279
人气:14806
人气:14671
人气:1318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期刊人气:6530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7171
国内刊号:43-1382/R
邮发代号:42-1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