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各地学校如火如荼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目前一些城市学校,特别是城市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研究认为城市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确实存在着劳动场地资源匮乏、学生劳动能力水平较低、家长不支持、劳动实践设计落后等问题。
351
0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彰显劳动教育的实践特色,构建创造性、实践性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鼓励学生共享劳动参与体验,深化劳动教育价值认识,使学生在开放、立体的劳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完善的劳动技能,推动劳动教育真正“落地”。劳动教育贯彻的关键因素在于实践性。
286
闲暇和劳动是人全面发展与解放的关键。人类个体生命及其生活世界的追求离不开闲暇教育与劳动教育,教育贯穿人的始终。闲暇教育是人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寻求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为个体接受闲暇教育奠定逻辑前提和提供物质保障。最初闲暇与劳动呈现二元对立的局面,在岁月的积淀中深化发展为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两种教育形式。
166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了"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的基本理念。身体在劳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哲学与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劳动教育的具身性体现为经验性、在场性、生命自在性、隐喻映射性等特质。为实现劳动教育的具身化,须摒弃规训传统,创设具身化的劳动教学情境。
402
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基础教育,作为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学,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本文以分析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现状为前提,探究劳动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意义,从而提出相关策略,为解决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效性和教育标准,助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268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启发小学生养成自觉参与劳动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锻炼同学们的劳动实践能力与意识。由此可见,学生劳动教育在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以及增强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层面上具有显著效果与意义。在新媒介手段与平台的保障支撑下,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方式思路将会得到创新,学校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多媒体的生动场景来营造劳动教育氛围,充分展现新媒介手段融入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377
在全国高校统筹推进课程育人背景下,劳动教育融入传统文化课程课堂教学,应立足实际,结合课程性质与特点,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传统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线上和线下、鉴定性和欣赏性相统一,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上改革创新,发挥公共基础课劳动育人的主渠道功能。
599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新时代针对劳动教育国务院出台的最新的政策,明确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各高职院校也开设了劳动课进行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存在学生劳动观念淡薄、教育理念滞后、课程内容单一、制度保障不全等问题。
194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生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组成部分。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中职学校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研究中职劳动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对提高中职受教育者的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4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学历史教学开始从单纯进行专业历史课程知识讲解,逐步拓展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和劳动价值观念树立等层面上。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式,梳理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论述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591
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对策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积极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专业化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用心参与劳动实践。
641
人工智能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提供着丰富的教育工具,拓宽了教育主体实施教育的路径,丰富着劳动教育的内容。人工智能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日益深入,这为高校转换劳动教育的范式提供着新的可能性。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都应当调整观念,探究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的功能,不断推进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59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了劳动教育目标和要求,强调了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能提高动手和协调能力,而且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劳动中学会有劳有获,在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在劳动中真正理解劳动光荣的含义,从而发挥以劳育智、德、体和美的作用。
540
劳动教育是近几年教育工作者聚焦的主题之一,事实上劳动教育的思想在中国一直都是关注点,从“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接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再“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一直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珍贵的劳动智慧成果。
71
立德树人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1]。劳动教育对党中央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育人也要注重育才。其中,育人是根本,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立德[2]。
148
影响因子:0.65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81
影响因子:3.09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