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如年的冬至节,起源久远,初名“日短”,周人占卜记录中称“至日”;春秋时代有“日至”“日南至”或“南至日”的称谓,战国时代又有“日短至”之名;冬至节定名于汉代,之后还有“长日“”长至“”亚岁“”小岁“”一线长”等名称。冬至命名的发展史,是古代历法不断进步的实证。
冬季重要节日,当推冬至。冬至是古人的时间坐标,是其认识自然时序的指南,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它的名称是如何演变的,众说纷纭,迷离难辨。今据文献资料,谈一孔之见。
一、初名
冬至起源久远,从文字记录来看,初名“日短”。“日短”之名首先在《尚书》中留下了清晰的文字记录。《尚书·尧典》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1]3“日短”,即冬至之日。《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尧典》是《尚书》第一篇,记载帝尧时代四时观象授时之事。上文“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合称“四仲”。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在《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一文中说:“《尧典》四仲中星之年,盖殷末周初之现象也”。依竺先生之说,“日短”是殷末周初冬至出现的最早名称。冬至初名“日短”与天文历法、大自然节律相关联。天文学是中华文明第一学,随着天文观测、占星术的进步,先民感知到在日短这天太阳会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时人称为“日短”,这是殷末周初人们在观测天象中初步形成的节气观念,也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是古人探索天气变化的硕果。显然,节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科学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二、别名
在周人的天文记录中,冬至又有“至日”的别名。《周易·复》:“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2]113从此“至日”之名常出现在后世诗文中。诗圣杜甫吟道:“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3]253诗人于尹躬《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吟道:“至日行时令,登台约礼文。”[3]3473宋代诗人汪洋曰:“去年至日犹从俗,今年至日曾无肉。”诗人孔平伸也有诗名《至日作》。文献与诗歌中同称“至日”,《周易》记录的是节气的冬至,而诗人吟诵的是传统节日冬至。名字虽同,习俗各异。
周人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通过观测日月和星辰等天象,逐步认识到冬至后白天渐长,这是阳气初动,故称冬至为“一阳生”,夏至为“一阴生”。唐人孔颖达为《周易·复》疏曰:“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2]113之后文人墨客吟诗作词,引经据典,“一阳生”之名屡见于唐宋诗歌中。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吟道:“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2]5992北宋王安石也有《冬至》诗云:“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春秋时代,虽有诸侯争霸,但各国都重视历法。至此,冬至又有了“日至”“日南至”或“南至日”“至”之名,这些别名大多在编年体史学名著《左传》里有记录。《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土功……日至而毕。”注:“日至,日南至也。”[4]244-245时人认为太阳的运行是自北而南,冬至后自南而北,故名“日南至”。《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4]302注:“周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日南至”之名为后世文人传承不已。唐代独孤铉有诗名曰《日南至》。陆游也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5]466清人黄奭《通纬·孝经授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道术分裂”,先哲们对每一回归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大致成形。秦相吕不韦主政时,招贤礼士,召集门客编成名著——《吕氏春秋》。书中已有立春、春分(日夜分)、立夏、夏至(日长至)、立秋、秋分(日夜分)、立冬、冬至(日短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吕氏春秋》又把冬至称作“南至日”,唐代诗人也多用此名。司空图有诗《南至四首》,又在《仲冬纪》里将冬至称作“日短至”,书中曰:“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注:“日短至,冬至之日。”书中说仲冬之月,昼短夜长,阳气萌生,阴阳相争,各种生物开始萌动,所以《仲冬纪》又载:“日短至,伐林木,取竹箭。”显然,《吕氏春秋》是研究古代天文、农业生产的珍贵著作。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四时八节已确立,冬至有了“至日、一阳生、日南至、至、南至日、日短至”等别名,其名称之多,可以和端午节媲美。时代不同,名称各异,在动态中形成的冬至节是先秦时期天文历法不断进步的实证。
三、定名
冬至定名且成为天文年的起算点和传统节日,当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道:“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又在《律书》中载“气始冬至,周而复生”。[6]1251这就是说,冬至是节气的起点。司马迁是太史令,掌天时星历,此说可信。同时代的淮南王刘安,好文学,招致宾客方士编《淮南子》,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其名称、顺序与现在一致,这是二十四节气制度已定型的佐证。他在《天文训》中,又将冬至称为“日至”,多次提及冬至之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频频出现在汉武帝时代的文人著作中,这是冬至之名为汉代文化界认同的实证。冬至日,以圭表测日影,得影长(古尺)一丈三尺,为一年中最长,冬至后,日又渐长,时人又把冬至称为“长日”或“长至”。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云:“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3]4839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订入历法,颁布全国,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时代天文学发达,为历法的进步创造了条件。汉武帝元封七年(前104)十一月甲子日,适逢冬至,汉代人认为这是理想的历元,是历法起算的佳机。司马迁、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等人上书汉武帝,认为历纪坏废,宜改正朔。[7]974汉武帝与御史大夫倪宽、博士赐等商议后,采纳了太史令等人的建议,由司马迁、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以天象实测和天文记录为依据,修订历法,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同年五月,汉武帝宣布改元,下令以正月为岁首,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向全国颁行新历,史称“太初历”。
周秦时代,岁首时间游移不定,时而十二月,时而十一月,时而十月,节日、节气体系尚未形成。太初历以农历正月为岁首,岁首时间一旦固定,二十四节气和月份的对应关系也就基本固定,从此二十四节气被历代沿用。人们按节气安排农事活动,进行田间管理,这奠定了现在阴历年的基础。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特点之一是以冬至为天文年的起算点,冬至成为节气的起点,计算时令的基点。如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十二月初八日),冬至后四十五天为立春,冬至后百五日是寒食,冬至后百六日是清明。可见,太初历的推行,为节气的确定和节日的定名奠定了基础,使传统的岁时节日有了较为固定的时间,为节日、节气定型创造了时间条件。
冬至也是古人观测人事吉凶、预测农业收成的重要时刻。汉代人每逢冬至,立表测影“晷进则水,晷退则旱”,中晷则“岁美,人民和”,否则“岁恶”。晷即日晷,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时人冬至后立晷测影,以冬至日出日落时的天气状况预测来年吉凶,此俗一直流传于后世。
冬至从汉代起被视为重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传说。汉代人认为冬至阳气渐起,每当冬至来临,举国庆贺。“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淮南子·时则训》),拜天祭祖贺冬。无论是朝廷达官,还是刀笔小吏,都回家欢度佳节。唐宋时代,朝廷放假,其仪仅亚于元旦,故称冬至为“亚岁”,或称“小岁”。白居易有诗《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为证。宋代还将冬至与春节、寒食节并列为三大节日。
值得补充的是,魏晋间,宫中每逢冬至以红线测日影。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冬至·添线》:“《岁时记》魏晋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长一线。”又《增添功》:“《唐杂录》谓宫中以女功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此当日增一线之功。”所以冬至也有“一线长”之名。杜甫《至日遣兴奉寄两院遗补》二首之一道:“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这就是成语“日长一线”的源头。
参考文献:
[1]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钱忠联,校注.陆游全集校注:第5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韩养民.冬至别名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1):63-65.
分享:
在天文知识科普的过程中,《步天歌》在知识传播的通俗性、实用性、直观性和持续性四个方面都值得称道。注重编写浅显化、韵文化的科普材料,提高读者的阅读舒适度,可增强受众对天文知识的记忆效率,提高知识传播速度。实用化的内容可提高科普受众的学习兴趣,扩大天文知识传播的受众面。
2020-07-15阴历,也就是太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朔望月,约等于29.530588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不能显示四季冷暖。阴阳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
2020-07-13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冬至•添线》:“《岁时记》魏晋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长一线。”又《增添功》:“《唐杂录》谓宫中以女功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此当日增一线之功。”所以冬至也有“一线长”之名。杜甫《至日遣兴奉寄两院遗补》二首之一道:“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这就是成语“日长一线”的源头。
2020-07-13今年是第21个“世界计量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国际计量局发布了2020年世界计量日主题“Measurements for global trade”及海报。为了配合“世界计量日”活动开展,市场监管总局将“世界计量日”中文主题正式确定为“测量支撑全球贸易”。此外,为突出计量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的支撑保障作用。
2020-07-13《内经》凡用360之数者即为十月太阳历法的应用之例,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之“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皆如是。该历法在汉族文化中除了《内经》,以及此前的《夏小正》《管子》《淮南子》等少数文献之中还能觅其踪迹外,几乎难见其踪影。但其内容却完整地保存在彝族的经典《土鲁窦吉》[2]之中。
2020-07-13明世子、律历学家朱载堉(1536-1611)是中国历代综合阐述律、历观少有的学者之一,其《律历融通》(1596)包含“黄钟历法”(共两卷9篇),“黄钟历议”(共两卷36篇),以及“附录•音义”一卷。[1]“黄钟历法”讨论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计算、月朔和闰月的安排、每日的日影长度、漏刻更点和南中天星象的推求、日月食预报、五星运动的计算等问题。
2020-07-13亦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基督教重要节日之一。为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多数教会皆举行。《圣经》中无耶稣诞生日期的记载。公元4世纪,西方教会规定于每年12月25日守此节。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2020-07-13历代皆有对这些数的注释和解读,以唐•王冰次注《素问》为最早、宋•林亿等补注、元末明初•滑寿《读素问钞》,清•黄元御《素问悬解》都对这篇中的数字做了注解。这些注解指出数字来自“对天的度量”,“对天的度量”就是天文历法。为何从古至今对这些数字的解读一直都有,今人却仍然不知所云?本文尝试从古代历法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和解读。
2020-07-13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本应该对其非常了解和欣赏,但事实却是有很多老师和同学对它并不认可,认为农历编制不准确,使用意义不大。其实,农历不但对日、月、年及闰月等的编排缜密合理,它还能反映月相潮汐季节物候,又包涵干支纪时、生肖纪年和传统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内涵丰富。
2020-07-11远古时期,人类尚没有系统的纪时概念,最初的纪时、计事是采用结绳、刻木等方法。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积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逐渐产生了各种纪时、计时方法。再往后,又逐渐产生了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日、月、年组合起来纪录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历法。
2020-07-04人气:3370
人气:3110
人气:2496
人气:2412
人气:238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天文学进展
期刊人气:96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协办)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0-8349
国内刊号:31-1340/P
邮发代号:4-819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435
影响因子:0.664
影响因子:0.74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