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林业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2020-09-01    12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造林绿化是恢复森林植被的最有效方式,是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诸多生态功能。不论对国民经济或是对生态环境,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基于此,文章对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探究。

  • 关键词:
  • 应用
  • 林业技术
  • 森林植被
  • 绿化建设
  • 造林绿化
  • 加入收藏

近些年,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水平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不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世代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亟需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此种情况做出有效改善。环境生态修复的关键在于植树造林,通过造林绿化为人们创造适宜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造林绿化工作至关重要,为使造林绿化的效果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林业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非常关键,可为生态环境的科学建设、持续改善、平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1、林业技术概述


1.1 林业技术概念

关于林业技术,属于涵盖森林生物学知识的专业性学科,是为了培养可以了解熟悉森林生物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的优秀人才,且能够充分胜任森林有关的具体工作,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管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为造林绿化工程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林业技术具体涵盖森林营造、森林经营和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从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全面综合对人才进行培养。造林绿化的大部分工作均同林业技术存在紧密联系,如林木育种、森林经营或森林资源管理等,均同林业技术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十分重视,所以,林业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能够为造林绿化工程提供可靠保障,以此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1]。

1.2 林业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林业经多年发展,已经由以往的过度索取逐渐向全面保护,可持续发展转变。林业生产体系发生重大战略调整,相应的林业技术也出现较大变化。在造林绿化中,目前仅苗圃育苗作业的主要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其他作业工序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近年来,林业高等院校一些专业相继取消,办学规模严重萎缩。数量有限的毕业生由于造林绿化工作薪酬较低,也不愿意投身林业事业。种种因素导致林业队伍人才明显不足,林业技术发展缓慢。除此之外,由于人们对造林绿化缺乏足够了解,对造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并未充分认识。所以,国家应重视出台有关政策,确保林业技术的良好发展,使造林绿化工程可以良好开展,为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提供可靠保障。

1.3 林业技术的重要性

关于林业技术的重要性,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对林业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能够促进林业稳定良好发展。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众多科学技术等在造林绿化中得到有效运用,如转基因物种技术。如此,可以使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同样能够使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防治,使造林绿化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基于微观层面分析,对林业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能够推动林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使产业综合实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林业技术也能够对林业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我国林业建设正在向着现代化与精准化快速发展,林业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2]。


2、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的应用


2.1 苗木培育和种植技术

苗木培育和种植技术是确保造林绿化成果的关键。苗木培育过程中要加强种子采集、储存、育种各环节的管理。采集种子时需选择优质的母体树木;科学合理地计量出种子生产的数量;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不同情况确定合适的采种日期;选择先进高效的采种工具。林业工程建设所需的种子需要有优良的遗传、播种品质,因地制宜选择种子。采集种子后,还需注意种子的储存加工,不同类型的种子采取差异化加工方式。储存种子可选择干湿贮藏两种,尤其注意防鼠虫、防潮。在种源和调配运输方面,造林需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种苗类型,如干旱气候区就要选择耐旱的种源,寒冷气候区就要选择耐寒的种源。苗木培育过程可借鉴农业的成熟经验,例如:种子进行包衣,从而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的目的;也可采用容器培育种苗;利用基因工程对苗木进行改良等。苗木栽植前需对造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栽植动作要领,推广使用吸水剂、生根粉等先进技术,确保成活率的前提下,还要确保造林质量。树木幼苗选择上,应以根茎粗壮且枝繁叶茂的树木幼苗为主,确保造林绿化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造林绿化的价值。

2.2 低效退化林生态修复技术

我国林业长期重采轻育,导致大量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后期营造的人工林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被天然非目的树种演替严重,种种原因,产生了大量低效退化的残破林相,这部分林分整体生态功能低下,亟待通过造林绿化进行生态修复。在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重视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以林业技术为主,基于地区具体情况做出生态改造措施。针对残次林问题,应重视采取合理的有效处理方式,避免全部清除,以防对残次林区域的生态环境圈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后期投入的经费不断增加。要基于现有植被的具体情况,采取混交补植的方式,确保目的树种得到有效更新,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并确保林分生态功能逐步完善。

除此之外,造林绿化期间,应重视选择丰富多样的树种用于造林绿化,由于单一树种会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产生病虫害问题。所以,造林绿化工作应重视以不同树种进行交叉种植,并以当地树种为主,确保地区环境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出现几率。对苗木生长发育产生危害影响的生物彻底清理,确保良好的生态稳定性,使造林绿化工程整体效率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3]。

2.3 科学管理森林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得到社会与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原则,务必重视对森林的科学规范管理。大自然之中,涵盖丰富多样的生物,各生物均具备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树木同样如此,若生长发育期间,对林业技术加以科学合理应用,势必会使树木成活率以及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针对树木生长而言,应确保良好生长趋势与质量,而对树木成才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关于自然因素,最为关键的在于树木生长期间的实际生长环境,其次则为树木自身质量。树木生长发育期间,生长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论环境温度、湿度或是土壤条件等,均对树木良好生长发育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一般而言,树木管理范围同生长环境存在正相关关系,务必重视对树种质量以及成本做出有效控制,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成本,并基于环境条件对树种采取合理选择,如此不但可以充分适应环境条件,同样能够确保良好的生长发育。关于人为因素,即树木幼苗成长过程中,造林绿化人员对其采取的管理。除此之外,树木后期管理同样具有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定期对树木采取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能够为树木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树木可以良好生长发育[4]。

2.4 适度间伐

林木生长期间所经历的阶段主要包括幼龄、中龄、近熟和成熟、过熟阶段,对于林木各不相同阶段,管理措施同样存在相应的区别和差异。通过采取适度间伐,能够为树木更新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样能够对森林养分结构做出相应的有效调整,使森林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应当基于林木不同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间伐指标以及标准范围。现阶段,我国森林经营还需进一步的发展,应采取仔细研究与具体实践,积极总结过往经验,以此做到精准提高森林质量,为造林绿化提供可靠保障。

2.5 科学利用林木资源

科学合理的利用林木资源能够促进森林的健康发展。针对结构失调森林资源,应当做到严格控制培育和科学采伐。对于森林覆盖率明显减少且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影响的森林区域,应当采取必要的科学人工干预,以近自然培育模式,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以防森林资源出现浪费或是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总结、筛选、组装配套一批不同区域的营造林技术和模式,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造林绿化要与林业技术推广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造林绿化成果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系统,科学评价建设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林绿化工作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坚持以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以造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提高造林绿化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为重点,积极应用推广林业先进技术,为实现林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生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艳波.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592(23):175-175.

[2]王洋.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应用[J].中国绿色画报,2018,216(09):123-125.

[3]陈艳萍.造林绿化中的林业技术应用[J].农家科技:中旬刊,2019(001):96-96.

[4]罗德臣.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的应用[J].花卉,2018,135(06):242-242.


冯万斌.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5):150-15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林业科学研究

期刊名称:林业科学研究

期刊人气:148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1498

国内刊号:11-1221/S

邮发代号:80-717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