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结果 入组1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ADL、WHOQOL-100均较入组时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观察期内护理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全面兼顾患者身心感受,促进其认知功能水平提升,综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医学价值及社会效益。
老年痴呆是指老年和老年前期出现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1]。目前临床对老年痴呆尚无普适有效的治疗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降低或延缓认知功能障碍,尽可能恢复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2]。本方案采用整体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以期为临床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康复方案完善优化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71.84±5.24)岁;文化程度构成:小学10例,初中16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2例;MMSE评分:≤17分15例,17~22分22例,>22分3例。观察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71.76±5.19)岁;文化程度构成:小学9例,初中16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2例;MMSE评分:≤17分14例,17~22分23例,>22分3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中对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均能配合完成相关量表测评工作;年龄≥65岁;患者和(或)家属了解参加本方案内容及利弊,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血管性痴呆;脑占位性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颅脑感染性疾病患者;颅脑外伤患者;脑积水患者;内分泌代谢障碍;中毒、脑缺氧患者;无法配合治疗、护理及相关研究工作者;研究者评估存在其它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因素者;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神经内科医师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1)成立整体护理小组,建立整体护理工作模式,重点制定老年痴呆患者的标准护理计划、护理品质保证,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可以获得全方位照护及良好的身心感受。(2)心理干预:通过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了解患者想法、对疾病的认知、担忧紧张的事项等,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患者科学认知疾病,消除其消极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康复护理工作。(3)提供良好病房环境:合理安排病房清扫时间、各项护理操作时间,指导患者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调节室内温度至最适温湿度,定时巡检病房,确保患者在照护者可及范围内,避免坠床、走失等异常情况;做好病房内设备设施、仪器、用品的状态标志,避免患者误用误拔管路等。(4)为患者提供适合饮食指导:充分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在确保患者获得每日所需营养及能量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制定可满足患者喜好的膳食计划。(5)予以个性化康复活动锻炼指导:遵照康复医师制定的康复计划,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记忆训练。(6)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用药,用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协助采取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护理观察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入组时、1个月后行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评估;对两组患者观察期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包括坠床、跌倒、走失、用药错误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MMSE、ADL评分比较
入组1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ADL均较入组时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617、4.702,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入组前、后MMSE、ADL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
入组1个月后,两组患者自身生活质量总体主观感受、自身健康状况总体主观感受、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总评分均较入组时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4.342、5.415、3.945、4.395、3.224、5.027,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入组前后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x−±s),分,n=40]
2.3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坠床2例、跌倒2例、走失1例、用药错误1例,不良护理事件率15.00%;观察组患者出现跌倒1例、走失1例,不良护理事件率5.00%。观察组患者观察期内护理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07,P<0.05)。
3、讨论
老年痴呆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神内疾病,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可累及患者的语言、认知功能、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患者表现为失语、失用、失认、记忆、视空间、抽象思维、计算能力功能损害及人格和行为改变[4]。如何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是老年痴呆患者治疗护理的关键所在。目前老年痴呆患者治疗方案较为简单,要达到上述医疗目的关键在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护理[5]。整体护理作为目前最为先进的护理模式,其源自于责任护理模式,其核心为将病人生理和心理、患病到康复、入院、治疗到出院均视作有机整体,对患者实施上述全过程的护理[6]。在护理过程中,重视患者的日常生活、疾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等。但大部分医院难以达到标准化的整体护理,只能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医院和病人的整体护理方法和流程[7]。临床多项研究证实,整体护理模式对于慢性、心身类疾病的护理效果显著[8]。
本方案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患者在认知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提升方面优势明显,且明显降低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故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康复具有较好的医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东玲.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91-192.
[2] 马佳.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84-285.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
[4]谢静勋,冯娅.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5):1-2.
[5]徐红英,陈琳霞,陈华,等.格林模式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40(11):1629-1632,1636.
[6]刘翠,何鑫.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4):656-657.
[7]刘斯琴,聂斌,张玉香,等.探讨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新疆医学,2021,51(5);595-597,554.
文章来源:胡波,王亚莉.整体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09):1486-1487.
分享:
结直肠癌作为全球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尽管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老年群体因为其独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大型手术如结直肠癌手术的适应能力和术后恢复情况显得尤为复杂 。结直肠癌手术不仅风险性较高,其后续的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 POD)更是对老年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长远影响 。
2025-03-25受疾病因素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 郁 等 不 良 心 理,也 同 时 造 成 其 失 眠。在患者的治疗中,护理作为辅助治疗患者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 55 例。
2025-03-21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多见于60 岁以上老年人群。 近年,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疾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3,4]。 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出现消瘦、多尿、多饮等症状,持续高血糖可能导致患者足部、心脏、神经等损伤,影响患者健康[5,6]。 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多数患者认知错误,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遵医行为较差。
2025-02-13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1,2]。近年,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疾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3,4]。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出现消瘦、多尿、多饮等症状,持续高血糖可能导致患者足部、心脏、神经等损伤,影响患者健康[5,6]。
2025-02-12冠心病为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其身心健康备受影响,需尽早治疗[1]。有研究显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于提升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5-02-06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发病率约为3.2%,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病程长,长期未治疗容易出现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极为不利,因此,对该病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因尚不明确,除了与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有关外,还与病毒、细菌等感染相关。
2025-01-15帕金森病又称麻痹性震颤,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此病起病隐袭,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较复杂,一般需长期服药治疗,但由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服药期间若医护患沟通不良,极易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影响疾病预后[2]。
2025-01-15近年来,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极高。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将近72%的脑卒中患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2025-01-14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为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需结合多种技术支持,互联网技术为健康养老提供了新思路。移动医疗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可穿戴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和其他无线设备等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远程沟通,为患者提供咨询、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2024-12-23中国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现状,预计到2030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亿。衰弱的特征是多种生理系统的功能下降和对压力源的脆弱性增加。衰弱老年人在应激状态下可导致一系列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功能下降、跌倒、行动不便、失能、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2024-12-23人气:16537
人气:15878
人气:15192
人气:14569
人气:133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期刊人气:1101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4152
国内刊号:42-1154/R
邮发代号:38-342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