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患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的采用基础治疗和维护治疗的医疗效果。方法:收集48例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并给予所有患者基础牙周治疗,每隔半年为患者进行一次维护治疗,分析患者各个时间点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在进行一次维护治疗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针深度分别为(1.65±0.45)、(1.95±0.36)、(2.94±0.68),患者在二次维护治疗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针深度分别为(0.95±0.44)、(1.67±0.63)、(2.59±0.55),均显著优于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差异显著,P均小于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维护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后进行维护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牙周炎发生率,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牙周环境,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牙周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的牙科疾病之一,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牙齿缺失的情况,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和日常生活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牙周炎患者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且老年患者因年龄原因和身体原因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疾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牙周炎疾病治疗,一般临床上在治疗老年牙周炎伴高血压患者时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为了进一步探究在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治疗的临床疗效,我院对48例患者进行了如下过程探究和如下结果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中选取48例参与本次探究,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探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明确探究目的、探究过程、相关治疗方法,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组探究中男性例数为30例,女性例数为18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65.58±4.12)岁。所有患者均存在牙龈肿胀、牙龈疼痛、出血等临床症状。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的高血压患病时间均超过6个月,所有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均比较稳定,所有患者的口腔内牙齿颗数均大于20颗,所有患者的探针深度均在4毫米以上;排除患有严重血液疾病、肝硬化、糖尿病以及3月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12月内接受过牙周炎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基础牙周治疗,每隔半年为患者进行一次维护治疗。
1.3.1 基础牙周治疗:患者入院后全面评估其病情并确定具体治疗方案,拔除不存在保留价值的牙齿并对患者进行相应口腔疾病知识认知和疾病卫生管理宣教,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刷牙,包括正确牙线使用、正确牙间隙刷牙法。给予患者全口腔清洁、治疗并进行龈下刮治治疗和修整根面治疗。告知患者1月后需返院复查。
1.3.2 牙周维护治疗:即给予患者全口腔清洁、治疗并进行龈下刮治治疗。
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可按照医嘱正常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但不要更换药物种类。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进行研究的48例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对计量资料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一次维护治疗后、二次维护治疗后的牙周指标如下表1所示。注:*与治疗前相比P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基础治疗后相比P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所有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牙周指标比较
3、讨论
据相关研究证实,牙周炎的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牙周炎是指患者牙周支持组织因发生炎性病变从而出现了牙龈肿痛和牙龈出血的临床症状[1],患病人群中多见老年人,对老年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据有关文献报道,牙周炎的发生与全身性疾病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而且牙周炎可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因其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高血压伴牙周炎患者因高血压疾病原因在临床治疗时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其保守治疗方式有牙周基础治疗、维护治疗[2],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本组研究中,患者经基础治疗后、一次维护治疗后、二次维护治疗后的牙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患者经过一次维护治疗与基础治疗后的牙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均小于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值得将其作为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宼芳,王璟媛,李兆全等.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治疗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3):45-45,47.
[2]王雷,赵斌,李红艳等.牙周炎伴高血压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4):213-215,230.
肖华.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等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10):95. DOI:10.3969/j.issn.1671-0223(b).2016.10.088.
分享: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是重要议题。传统的功能导向评估方法往往关注老年人功能障碍和能力缺失,这种模式难以全面反映老年人的健康状态。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老龄化与健康报告》中首次提出“内在能力”(intrinsiccapacity,IC)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在任何时点所具有的所有身心能力的总和”。
2025-04-11结直肠癌作为全球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尽管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老年群体因为其独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大型手术如结直肠癌手术的适应能力和术后恢复情况显得尤为复杂 。结直肠癌手术不仅风险性较高,其后续的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 POD)更是对老年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长远影响 。
2025-03-25受疾病因素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 郁 等 不 良 心 理,也 同 时 造 成 其 失 眠。在患者的治疗中,护理作为辅助治疗患者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 55 例。
2025-03-21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多见于60 岁以上老年人群。 近年,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疾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3,4]。 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出现消瘦、多尿、多饮等症状,持续高血糖可能导致患者足部、心脏、神经等损伤,影响患者健康[5,6]。 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多数患者认知错误,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遵医行为较差。
2025-02-13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1,2]。近年,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疾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3,4]。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出现消瘦、多尿、多饮等症状,持续高血糖可能导致患者足部、心脏、神经等损伤,影响患者健康[5,6]。
2025-02-12冠心病为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其身心健康备受影响,需尽早治疗[1]。有研究显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于提升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5-02-06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发病率约为3.2%,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病程长,长期未治疗容易出现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极为不利,因此,对该病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因尚不明确,除了与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有关外,还与病毒、细菌等感染相关。
2025-01-15帕金森病又称麻痹性震颤,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此病起病隐袭,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较复杂,一般需长期服药治疗,但由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服药期间若医护患沟通不良,极易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影响疾病预后[2]。
2025-01-15近年来,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极高。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将近72%的脑卒中患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2025-01-14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为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需结合多种技术支持,互联网技术为健康养老提供了新思路。移动医疗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可穿戴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和其他无线设备等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远程沟通,为患者提供咨询、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2024-12-2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2145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教研室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973
国内刊号:11-5010/R
邮发代号:82-633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980
影响因子:0.786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85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