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讨论甘谷县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

  2020-06-20    33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分析了甘谷县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现状及建设过程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及运行管理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 关键词:
  • 农业工程
  • 农业灌溉
  • 农田水利
  • 存在问题
  • 思考及建议
  • 甘谷县
  • 加入收藏

1、甘谷县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现状及问题


1.1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现状

甘谷县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9396亩。目前,全县小型农田总灌溉面积14.907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36万亩,其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0.04万亩,微灌面积0.096万亩。全县共有农田灌区39条,其中万亩以上灌区5条,千亩以上灌区9条,千亩以下灌区25条。

1.2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责任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很多小型农田灌溉水利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年老陈旧,水利系统带病运作。近年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国家在农业的扶持力度上逐年增高,但同时出现了“多龙治水”和“多龙管水”的局面,致使农田灌溉工程投资标准低,建设管理混乱。全县没有形成统一的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发展规划体系,各部门各自招投标,各自建设,各自为政,造成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遍地开花”,难以形成合力[1]。

1.2.2小型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考虑不周

在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设计中,人们只重视考虑农田灌溉水利工程能够输水到田间的必需设施,而对相应的运行管理设施大都不重视,甚至忽略。

1.2.3水资源利用率低

地表水、地下水开采程度不平衡,地下水超采严重,尤其是最近几年河道乱采乱挖,导致县域内地下水严重的匮乏,对小型农田灌溉用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流域内对调蓄工程修建不到位,致使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农田利用率低下[2]。

1.2.4小型农田灌溉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甘谷县所建大多数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多而零散,给管理工作带来难度,通常是筹建时领导积极性高,一旦投入运行就过问较少。对后续如何管理,谁来管理,如何运作,谁来运作基本不提。只是一味地强调建而忽略管,使建、管分为两家,工程维修问题、质量问题一旦发生,到时无人管问,无非是相互推诿扯皮而已。


2、思考及建议


2.1统一规划,按步实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进行全面摸底,摸清全县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现状和管理状况,制定甘谷县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发展规划,规划中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建议把现有工程的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对各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按需补充和完善工程基础设施尤其是管理相关设施,并按照水资源状况精确研究制定好管理模式并严格推行,以此先恢复并充分发挥老灌区和老工程的作用,然后再根据国家投资动向发展新的灌溉工程[3]。

2)工程规划实施的成败,关键在于遵循和执行。工程规划制定后,要由县委县政府颁布,不管任何具有投资能力的部门发展农田灌溉,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如此就能够很好地形成合力,使甘谷县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发展和建设的步骤有条不紊,有利于整体推进,同时也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3)不管是老工程改造还是新工程建设,都必须强调节水灌溉,加大调蓄工程建设,让有限的地表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产出效益。要杜绝大水漫灌和一切浪费水的现象发生,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率。

2.2建管并举,实现建、管、用有机结合

一是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提高对农田灌溉工程管理的认识。加强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关键在领导能否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转移到建后运行管理工作上来,是否提上日程安排来等。二是加强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弥补设计中考虑不周追求利益现象。三是实现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管、用三者有效的结合,把小型农田灌溉工程的“重建轻管”“有人建无人管”变为“建管并重”。

2.3完善建后管护,确保效益发挥到位

工程有效益,项目有生命。建后管护是工程效益正常发挥的坚实基础。要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结合全省的水利改革试点工作,依托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站,乡镇设立的基层水务站,采取县水务局+乡镇水务站+用水协会+用水户的四级管理模式,对农田灌溉实行统一集中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田灌溉工程“重建轻管”“有人建无人管”的被动局面,而且还可以初步解决农田灌溉工程管理难和管养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而为农田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2.4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精准灌溉和按量收费

县水利部门应编制水价核定标准,适时组织召开水价听证会,提高泵站及机电井的收费标准。目前甘谷县自流灌区供水成本0.16元/立方米,提水灌区供水成本0.27元/立方米;农业灌溉水价10多年未进行调整,甘谷县物价局谷价字[2005]19号文:磐安镇、大像山镇、新兴镇散渡河以西从年亩12元调整为年亩18元;新兴镇散渡河以东、六峰镇从年亩9元调整为年亩13.5元;其它自流灌区调整为年亩12元。一是在现行按亩收费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计量设施,实施终端水价。二是实行泵站及机电井水价改革。


参考文献:

[1]谢小永.甘谷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J].甘肃农业,2014(20):35-36.

[2]卢金叶.探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政监管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0(22):129.

[3]谢小永.加强堤防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J].甘肃农业,2014(21):83-84.

[4]卢金叶.白银上泉水库除险加固设计[J].甘肃农业,2012(10):91-93.


付世全.甘谷县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思考[J].南方农机,2020,51(11):7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业工程技术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技术

期刊人气:265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3-5404

国内刊号:11-5436/S

邮发代号:82-133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