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步伐,就是为了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工作,快速发掘农业科技的巨大潜力,利用自走式深耕粉垄机,在深耕粉垄技术和常规深松灭茬旋耕技术的对比试验中,发现并探索出旱田耕整地增产提质新技术,为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目前,受土地分散经营方式的影响和多数种植农户缺少对大型整地农机具了解等因素的制约,旱田耕地随着连续多年的浅翻循环耕整,已经形成了坚固的犁底层,严重地阻碍了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降低了粮食品质和产量。因此,研究旱田耕整地新技术、探索耕作新模式、制定轮耕新制度,是促进旱田作物增产提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务之急。多年来,随着耕地承包分散经营的延续,对耕地来说重利用轻养护的现象特别严重。耕地承包经营者每年只是靠追施化肥给作物添加营养,在养护耕地方面,由于缺少大型农机具,耕整地作业只能通过中小型的整地机具进行浅翻作业,致使耕作层下形成了厚而坚固的犁底层。板结的土壤难以透气和透水,丧失通风、蓄水能力和保墒、蓄热、增温功能,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明显的影响了作物果实品质和产量,制约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发展。因此,亟需研究出新的旱田耕整地技术、探索出新的耕作模式、制定出新的轮耕制度。
1、深耕粉垄整地技术的试验要点及特征
深耕粉垄整地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整地技术,应用该技术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养分、氧气容量,增强抵御低温、干旱能力,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提早发芽、生根、出苗,使作物根系发达、秸秆粗壮,提高抗倒伏能力,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做到用地和养地同步进行,保护耕地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进行深耕粉垄整地技术试验的要点:应用自走式深耕粉垄机,对秸秆出地后的前茬玉米田进行灭茬、深耕粉垄作业,耕深35cm。其技术特征是:(1)用螺旋型立式组合钻头垂直入土,水平前进,螺旋搅龙型刀片横向切割土壤,作业后耕层土壤梳松;(2)将玉米根茬和残留秸秆进行粉碎,粉碎根茬及秸秆的效果良好;(3)耕深可调,最深可达60cm。
2、技术试验实施的约定条件
(1)在试验地块进行深耕粉垄试验21亩,在邻地常规深松灭茬旋耕对比4亩,种植玉米品种均为“红玉699”。(2)试验地块和对比地块施肥量均为底肥25k∥亩,追肥25k∥亩,播种量1.25k∥亩,做到同时播种和追肥、施肥。
3、对技术试验的跟踪观测
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跟踪观测,播种一周后初期看到试验田的作物根系须根展开较多,根系粗壮,而对比田的种子还未发芽,后期连续跟踪记录数据详见表1农业粉垄技术幼苗期各项指标测试(苗高30.cm以内)、表2田间生长期各项指标测试。秋季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了测产取样:选取长势具有普遍代表性地段,在试验田和对比田相邻垄处,各取两垄,每垄10m,试验田和对比田所摘获玉米均为59穗。湿粒测量:试验田玉米粒重17.21kg,对比田玉米粒重16.01kg;经过一周的晾晒后对干粒测量:试验田玉米粒重13.36kg,对比田玉米粒重12.49kg。
4、技术试验测产结果计算对比
试验田和对比田垄宽均为67cm,各取垄长20m,测产取样面积约等于13.4m2。每亩面积为667m2,667÷13.4—49.78倍。
4.1 湿粒测产:试验田单产:17.21蚝×49.78—856.71k∥亩。对比田单产:16.01kg×49.78—796.98kg/亩。增产幅度:7.46%。
4.2 干粒测产:试验田单产:13.36蚝×49.78—665.06k∥亩。对比田单产:12.49kg×49.78—621.75kg/亩。增产幅度:6.96%。
5、技术试验测产结论和建议
与常规深松灭茬耕翻相比,采用深耕粉垄技术增产效果明显,深耕粉垄一次,可持续多年增产,是一项推广前景较好的旱田耕整地新技术。
杨崇飞.对深耕粉垄整地技术的试验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0):92.DOI:10.14031/j.cnki.njwx.2019.10.074.
分享: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下,机械化种植成为了主流,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广袤,这使得农机技术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从产品研发到后期管理以及机械化种植等方面,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而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资金使用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技术推广工作迟迟不见起色,甚至还出现了推广链条断裂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农机技术也被搁浅。
2021-05-24在国家三农问题结构调整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高效协调发展下,我国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农机工艺的需求上有了极大的改善,使得农机化进程也有了明显提高,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并对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发挥着巨大的积极影响。
2020-06-24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业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逐渐趋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以及机械化方向发展,尤其随着大量新型农业机械的涌现,更是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合理应用农机作业,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尤其在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节约人力资源。
2020-06-24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连片经营模式成为趋势,这为农机耕作技术推广创造条件。自未来发展态势分析,玉米全程机械化成为玉米生产的主目标之一,通过合理的农机选型,配套的农艺作业衔接技术,以形成高效系统的玉米生产模式,最大程度的提升玉米产出质量和效益。
2020-06-242019年1月中旬,蒙城县农机推广站对全县花生生产进行调研,走访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实地查看在用作业机具,了解掌握花生生产农机化机具、技术应用基本情况。蒙城县花生生产以篱笆镇郭集为中心,在篱笆镇、三义镇、楚村镇相对集中,郭集社区建设有花生大市场,辐射服务三个乡镇和全县种植大户,全县种植面积10000hm2,以夏花生生产种植为主,春花生占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
2020-06-2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是指用于对产品质量可靠性的定量及衡量参数,是一种概率。可靠性主要是指针对产品预计发生故障的频率及所产生的危害程度,是产品内在的属性之一。可靠性决定于设计者,因此设计阶段非常重要,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产品的可靠性,从而从根本上提前防范各类故障及问题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
2020-06-24习主席曾经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作为当今农业生产的热点话题。应用而生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涵养水源,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的典范。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质量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对实现现代化农业有重要意义。
2020-06-24众所周知,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红薯适应能力强、产量极高且用途广泛。据科学化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红薯的种植面积位列世界第一位,在我国的农作物中,其种植面积排在水稻、小麦及玉米之后,位于第四位,可以说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1]。在现阶段的红薯日常生产过程中,鉴于种植过程以及收获劳动具有非常大的强度且需要非常多的劳动力。
2020-06-24皖北地区种植玉米以夏玉米为主,平均每年种植57万hm2左右。2013年3月,安徽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玉米标准化种植现场会在宿州市埇桥区召开,标志着皖北地区玉米种植全面实行玉米标准化种植,通过逐年推广,已实现了标准行距50~60cm穴播玉米种植,消除了制约玉米不对行收获的“瓶颈”,为大力推广玉米果穗收获提供了条件。
2020-06-24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农业机械的运作环境以及设计都较为复杂,单单凭借着传感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并不能实现生产的高效化,所以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在这一条件下,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便由此而生,智能化农业机械能够实现针对传感器反馈信号的智能化处理,同时和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完成信息的交互,进而保证机械作业的可靠性和效率性。
2020-06-24人气:4134
人气:4048
人气:3839
人气:3120
人气:252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期刊人气:2325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8-2239
国内刊号:52-1065/S
邮发代号:66-2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9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370
影响因子:1.82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