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及其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指出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推广体系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机发展不平衡、支持力度不全面、示范基地不配套等主要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要完善推广体系、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推广、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设施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的策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应用,不仅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种植模式,还加快了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步伐。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和重要基础的农业机械化,其转型升级必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1-2]。
1、农业机械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及关系
1.1 农业机械化的涵义
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变传统人畜力操作模式,改善生产条件的过程[3-4]。以大田作物为例,农业机械化的运用与传统人畜力耕作相比,不仅缩短了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涵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其内涵极其广泛且丰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3 农业机械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1.3.1 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根本目的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农业机械化源源不断地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和技术,不仅提高了我国农业竞争力,还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就难以实现[2]。
1.3.2 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不仅仅是先进适用的生产工具,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并应用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变革[5]。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耕作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量应用,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还缩小了城乡差别以及工农差距。
1.3.3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九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更多的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
1.3.4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指出,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业生产不仅要规模化、集约化,更要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等先进技术运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解决“瓶颈”制约问题,必须适应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提升科技水平,促进农机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6-7]。
2、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2.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兴旺”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普及和更新升级,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我国农业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一批具有知识、眼光、技能和追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到农村甘当“新农人”。这些“新农人”通过举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办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村农业产业专业化、一体化、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在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推动了农业产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2.2 优化农村环境,推动农村“生态宜居”
通过农业机械深松耕技术的推广,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农业机械化还有助于统一管理,能有效避免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农业绿色高质发展。同时,还能促进环境保护,减少对土壤、大气等环境的面源污染,从而改善乡村环境,达到生态宜居。
2.3 丰富业余生活,促进农村“乡风文明”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缩短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广大农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或观赏节目,日常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农业机械化还优化了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尤其是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发展的领域,更是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思路,改变了农村的整体面貌,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以及农民幸福生活指数大大提升[8-9]。
2.4 增强责任意识,确保农村“治理有效”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了“机械换人”,培育了一批“新农人”。这些“新农人”对建设家乡、发展家乡有极高的热情和责任感,他们积极参加村级活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凝聚力,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农闲时间加强政策、法规、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争当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先锋模范,推动乡村法治,弘扬乡村德治,传递乡村真善美。
2.5 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采用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肥效可提升30%左右,综合成本可节约1 500元/hm2,产量可提升600~750 kg/hm2。农业机械化还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可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10]。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来到城镇从而增加工资性收入。另外,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以及经营等方面的劳动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农民的择业范围以及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11]。
3、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 推广体系不完善
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存在人员短缺且混岗使用、工作经费少、推广手段单一等状况,特别是乡镇行政区划和事业单位调整后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虽然基层推广体系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对基层推广体系的重视性仍然不够,由于资金缺乏无力添置新农机进行现场演示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机推广工作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采用口头宣传方式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12]。
3.2 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加之知识结构老化,农民群众得不到精准的技术指导和专业的技术培训,其技术不能完全真正发挥出来。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其成员也大多是以农民为主体,缺乏专业技术力量支撑,社会化服务能力薄弱。农机维修网点单一,且维修操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偏大,对新机具、新技术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和运用了[13]。
3.3 农机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就四川而言,不仅有“川西坝子”之称的成都平原,还有川中丘陵、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加之受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种植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农机化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区域之间、领域之间、作物之间、作业环节之间、经济状况之间、农机农艺融合之间不平衡[14]。
3.4 支持力度不全面
虽然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但除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外,各级财政用于支持农机化发展的项目和资金十分有限,少之又少[15]。一是补贴额度不高。虽然国家对购置农机有补贴,但一些地方由于财力的问题,配套资金无法到位,而且大部分农机价格还是普遍偏高,超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削弱了他们的购机积极性。二是补贴范围不广。补贴机具种类较少,可选机型单一,农民自主选择的余地较窄,而且有些还与西部山区不相适宜。
3.5 示范基地不配套
示范基地的作用是更加直观地展示农机应用带来的好处,让农民真正看到农机带来的利润回报[16]。虽然近几年一些示范基地加快了道路交通、水利电力、提灌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但绝大多数还是“望天田”“断头路”,存在“喝水”难、“下地”难,制约了农机化发展。
4、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4.1 完善推广体系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作用尤为显见,不仅能收集新机具在使用中的意见和建议,还能在宣传、培训、引导农户正确购买、操作使用农业机械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7]。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将基层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人、财、物、事“四权”收归上级业务部门主管,派员到乡镇,切实解决因条块分割造成的管人和管事分离的问题,保证推广工作的时效性。二是加强培训。除了加强农机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外,还要对农学、园艺、植保等知识进行培训学习,培养一批在农业生产一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三是改善工作条件。建设、维修和改善乡镇推广机构办公、业务用房、服务大厅、培训场所,添置现代技术设备,提高推广能力。
4.2 健全服务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和壮大农机化服务体系,不仅能快速推广农机,提高农机拥有量,而且还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基层服务网络,加强联动性建设。以补齐短板、“宜机化”改造等为重点,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开展农机化需求调查,梳理一批好用、适用、绿色、高效的先进新型农机具清单,为家庭农场、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指导和服务。二是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培育优质、高效、专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完善“全程托管”“互联网+”“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引领开展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租赁经营、维修保养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同时,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或重点环节综合服务,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区域化、专业化、一站式方向发展,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4.3 强化技术推广
基层农机推广部门要与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采取科技下乡、送技术上门等多元化的方式,推广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让机手在现场进行体验式操作,现身说教,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同时还要与农技推广部门加强协调,要把农机推广与农机农艺融合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制定农艺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引导农机与农艺同向而行,探索形成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最佳方案,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协同发展。
4.4 加大扶持力度
农机推广离不开政策扶持,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发展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一是加大推广经费投入。将农机推广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演示及示范工作,让新机具、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广等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提高购置补贴标准。农业机械购置投入以农民个体为主,政府补贴为辅。欠发达地区农民的购买力有限,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补贴方案,丘区山区欠发达地区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建议提高至40%~45%。三是加大报废更新补贴。利用农机购置、农机报废更新等补贴政策,优先支持老旧农机报废更新,鼓励并扶持农户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4.5 着力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到“田网、渠网、路网、电网”四网配套,“田间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土壤培肥能力”三力提升。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改地适机,将不适于机械化作业的水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并配备好相关基础设施设备,让土地适宜于农机化作业,提高农机使用率。
4.6 重视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农机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才是重中之重。要重视农机人才持续培养,不仅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还要培育一批能在农业生产一线打硬仗的“土专家”“田秀才”。
5、结语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使农业机械化能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玲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机,2021(2):35-36.
[2]安丽娜.乡村振兴视域下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21(28):118-120.
[3]崔青荣.浅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意义[J].湖北农机化,2018(11):21-22.
[4]李勇男.在乡村振兴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126.
[5]吕忠颖.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投资,2019(23):263.
[6]地那西·速来曼.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文信息,2021(9):243-244.
[7]焦禄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河北农机,2022(15):31-33.
[8]韩渡江.农业机械化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J].农家科技,2021(11):151-152.
[9]黄万嗣.农业机械化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1(30):11-13.
[10]韦富宗.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J].广西农机化,2022(2):13-15.
[11]张国洪.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7):161,122.
[12]段海红.浅议基层农机推广存在问题及措施[J].山西农经,2019(10):136.
[13]田涛.松滋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17):253-255,258.
[14]牛淑娟,张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推进农业机械化[J].现代农机,2018(2):6-8.
[15]刘一潭,杨建国.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建议[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1):18,20.
[16]张国洪,强化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助推精准扶贫[J].时代农机,2018(3):17.
[17]廖伦伟,盐亭县乡镇基层农机推广与安全生产建议[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1):63-64.
文章来源:张国洪.农业机械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关系探析[J].贵州农机化,2024,(03):9-12.
分享: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饲用小黑麦在新疆的科研与推广现状,探讨其产业化发展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饲用小黑麦产业的发展和畜牧业的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可进一步推动饲用小黑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畜牧业提供更加稳定和高质量的饲料来源。
2024-11-21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边疆稳定地区,其农业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在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西藏自治区的重要任务。
2024-11-2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更好地反哺城市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开展新时代职业农民培训,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新时代职业农民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因此,职业农民培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2024-11-21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410~2 521 m[1],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温差较大。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适宜种植道地中药材,且其中药材种类格局丰富多样、品质较高。
2024-11-2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藏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西藏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更好地服务青藏高原、长江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西藏的资源禀赋和草原发展现状,建植人工草地提高饲草产量是解决当前饲草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3]。
2024-11-21202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202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024-11-21不同养殖规模的成本和收益不同,因此分析河北省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生产成本收益和生产效率,并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对比,明晰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优势与问题,对于优化河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发展布局,提高河北省生猪养殖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4-11-21水城区猕猴桃种植始于2000年,从四川都江堰成功引进猕猴桃品种后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2014年同时组建水城县宏兴绿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果园道路、引灌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果园物联网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2],且在果品分选、贮藏保鲜、冷链物流、果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得到全面发展。
2024-11-20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承载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任,是生存之源,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种植业和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农业的两大支柱,半农半牧区主要发展种植业,而牧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农牧民是西藏自治区农业的主体。农业生产是实现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2024-11-20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部分,属种植业废弃物[1]。安徽省枞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地处长江经济带,拥有50 km长江北岸线,属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枞阳县秸秆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种类多、产量大等特点。
2024-11-20人气:7009
人气:5474
人气:4624
人气:4227
人气:383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广西农业机械化
期刊人气:1563
主管单位:广西农机化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广西农机学会
出版地方:广西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3-0700
国内刊号:45-1131/S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4.36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