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农机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4-09-0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该地区农机化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受地形复杂、农机适应性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当前农机总动力与拥有量不足,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为应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增强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宜机化改造和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等对策,有助于提升喀斯特地貌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 农业机械化
  • 农机补贴
  • 喀斯特地貌
  • 山区农机化
  • 贵州省
  • 加入收藏

贵州省作为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地农业省份,全省喀斯特地貌明显,丘陵和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2.5%,坝子(直径在10 km以下的平坦耕地)面积只有7.5%,这使得贵州省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受到了严重制约[1]。贵州省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烟草、高粱等,探索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根据贵州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从2022年起,全省实施了“山地农机化攻坚行动”,提高农机补贴和农业机械化率。


1、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机械化现状


一是农业装备总动力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民的购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在国家没有对农机进行购置补贴之前,贵州省乃至全国的农业装备总动力提升都不明显。自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以后,农民基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现实需求,购机热情和购机动力得以释放,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当年(2005年),贵州省农业装备总动力为1 011.52万kW,比上年增长26.9%。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农业装备总动力为3 000万kW,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52%,农机装备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不断凸显。二是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立足于喀斯特山区地形地貌,贵州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茶叶、辣椒、食用菌等12大特色产业,将农业机械大规模应用于农业耕种、栽培、采收、修剪等环节,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2023年农业产业总产值达4 953.61亿元。三是智慧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贵州省通过应用“大数据+农机”的发展策略,省内智慧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通过将数字技术与农业机械融合,农业产业数据采集、土壤监控、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得以提升,农业生产实现了实时感知、精准滴灌、智能调控。


2、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设备作业环境恶劣

根据贵州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贵州省耕地坡度在25°以上的占比超过61%,耕地坡度在2°以下的占比仅4%,这说明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的耕地坡度大、地形复杂,对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而且,贵州海拔最低处为147.8 m,最高处为2 900.6 m,海拔高差很大,垂直气候带也很显著,这些独特的气候、地形因素叠加,对农机设备和操作人员都提出了过硬的要求。但是,贵州市场上所售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设计基础都是应用于平原、丘陵地形,其在喀斯特特有的陡峭地形中的操作性能会降低。专为喀斯特山区所设计的农机应以小型化、轻便型为主,其功率通常为5~20 kW,一台适用于陡坡地作业的轻便型微耕机的市场价格为3 000~5 000元,而对于大部分农户而言,这样的投入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2.2 农业机械设备研发能力弱

贵州省内从事农业机械设备研发的机构不多,多数地州市的农机部门主要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缺乏农业机械研发能力。同时,喀斯特山区地形的独特性对农机设备的研发提出了高度专业化的需求,旨在适应其特有的地形条件,并满足农业作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需求。面向该地区的农机研发面临着资金不足、研发力量薄弱等挑战,专业研发机构的稀缺进一步加剧了农机适应性不强的问题。例如,开发一种适合高坡度耕作的轻便型旋耕机,不仅要解决机械稳定性和操作安全性的问题,还需确保机械的作业效率和耐用性,这对研发设计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极高要求,动辄几百万元的研发投入,就会让多数研发机构望而却步。

2.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贵州省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山高坡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但是受制于当地财力,政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业包产到户后,耕地都在分散的农户手中,这些耕地细小而分散,机耕道缺乏,农户以自身经济条件为基础,主要购买小型农机,如手扶式微耕机,市场保有量超过100万台。同时,由于耕地面积小,机耕道不便,相当长一段时间,导致“牛能进、铁牛不能进”,农民为了解决农机下地难的问题往往需要人工搬运农机具至田间,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耗时耗力,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

2.4 青壮年劳动力持续流失

由于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由此带来了下述问题。一是小型化、微型化农机设备重量较大,有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工搬运,对于中老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二是农机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对于操作者的知识和技能需求较高,农机效能发挥存在短板。三是在农村的中老年或者妇孺,在操作农机设备时,很容易因为精力不足而力不从心,安全隐患比较大。因此,贵州喀斯特山区分散的土地大多处于撂荒状态。

2.5 农机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一是专业化、系统化培训不足。对于农民而言,其多数没有参加过农机操作培训,主要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摸索,比如,开展农机技术推广时,在播州区茅栗镇随机抽查农民20人,其中仅有6人参加过农机专业培训,而且参加的培训并不系统和具体,这就增加了农机操作风险,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较低。二是持证率不高。很多农业机械设备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操作证书,但是多数农民并不会去学习和考取专业证书,贵州省内开设农机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也不多,比如全省联合收割机培训班仅在安顺1所驾校开设。三是农机执法不严。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农机操作人员年龄偏大,农机执法机构少,处罚力度弱,导致一些农机操作人员有恃无恐。

2.6 不注重农机设备维护

山区农民重视农机购置、轻视农机维保,由于农机设备使用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忙时节劳动强度高,需要注意清洁、检查、加固和润滑等;农闲时节则需要注意定期保养,以便提高农机设备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山区农户分散居住,乡镇农机维修点短缺,加之路途较远,多数农户既不会主动年检农机设备,更不会到专业机构维修农机设备,农机设备维修全靠农户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导致多数农机设备“带病作业”,存在部件磨损严重、螺丝松动等安全隐患。


3、推动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快宜机化改造步伐

宜机化改造的核心在于为农机具提供合适的作业环境,这不仅包括耕地整治和水利设施的完善,还涉及道路改造与新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的优化。为了加快进程,政府需出台具体政策、增加投资并制订实施方案,尤其是针对那些交通闭塞、机械化水平偏低但具有较大农业生产潜力的区域。实施宜机化改造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土壤性质、水资源分布等自然条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推行“坡改梯”,不仅可以扩大可耕种面积,还能通过建设防护林和水土保持设施来改善土壤和水分条件,从而为农机化创造更好的前提条件。对于农机道路的建设,应依据农机具的尺寸和载重特点来规划设计,确保道路宽度和承重能够满足农机具通行的需求,同时优化道路网络布局,提高道路的覆盖范围和可达性。此外,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也是宜机化改造的重要方面,通过构建高效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保证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持[2]。

3.2 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

当前该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适应复杂地形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因此,必须聚焦于开发适合喀斯特地形特点的农业机械,如轻型、多功能、高效率和易操作的农机装备,以及适应陡坡地耕作的植保、播种、收割等机械。研发力度的加大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还需要建立农机研发和创新体系,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推进农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目前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了“一平台两中心”,由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以市场换产业的模式引入星光、星莱和等农机企业,助力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机研发。在该地区的农机设备研发上,要综合考虑主要作物类型、耕作习惯、土壤特性等,针对性地开发适用的农机装备。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开发智能化、精准化的农机操作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3]。当然,随着贵州省1 725个500亩以上农业坝区建成,农业机械开发也要向大中型机械化方向发展。

3.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多年期的、专业化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不仅用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并且涵盖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研发支持以及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等多个方面。例如,根据喀斯特地区的实际需求,政府可设立年度农机购置补贴额度,针对适宜该地形地貌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农机具给予30%~50%的购置补贴,以降低农户的经济负担,鼓励他们购置和更新农机具。为研发适合喀斯特地区特点的新农机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或研究机构,提供研发资金支持,比如设立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资金,推动农机技术创新和应用。此外,确保每年至少有5%的农机操作人员能够接受专业培训,增强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通过这样的财政资金投入策略,可以有效推动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4]。

3.4 加速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政府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既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优化大中小型农机的资源配置,解决农户没钱购置大中型农机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5-6]。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将农户闲置的农机流转出来,为农户提供线下咨询和技术服务,解决农民在机械化作业、维保、年检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资金、资源优势,可以推广应用智能化农业机械,如自动导航的拖拉机和无人机喷洒系统等,能在陡峭和不规则的喀斯特地貌中,提供更为精确和高效的农业耕作、采收、病虫害防治等业务。

3.5 加强农机培训及监管

为了确保农机设备发挥最大效能,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一要强化农机设备使用和安全培训,政府要引导农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或者要求农机操作人员每年固定接受农机系统性培训1~3次,确保农机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农机使用规则,知晓安全操作流程,清除农机安全隐患。二要教授农民农机维保基础知识,避免农民只知使用农机,而不知道如何保养农机设备。三要加强农机执法检查,配齐配强农机执法队伍,清查农机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求大中型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或经过培训上岗,防止农机操作人员随意或胡乱操作农机设备[7-10]。


4、结语


虽然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补齐这块短板,贵州省需要结合地形地势特征,采取加快宜机化改造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速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培训及监管等措施,优化农业机械结构,提高农机资源配置效率,才能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光龙,黄玉芳,龚清,等.贵州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农业装备发展趋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3):9-13.

[2]黄激文,陈卫灵,杨晓瑞.智能农机在广东省智慧果园多环节市场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24):28-32+48.

[3]吴桂芝,任永飞,王应芬,等.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18):191-194.

[4]王文明,潘丽芹,徐森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化农业,2023(11):88-90.

[5]周建.浅议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9):26-27.

[6]周丕东,刘春波,张佩.贵州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0,41(7):231-236.

[7]廖彦捷.浅析黔西山区农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机化,2012(4):13-15.

[8]董学华.高原山区农机维修发展现状及对策:以云南省洱源县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13):50-53.

[9]彭礼辉,毛密书,苏龙田.丘陵山区农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娄底市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14):49-51.

[10]余桂平,徐锦大,赵剑波,等.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机,2014(3):24-25.


文章来源:陈忠国.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农机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机,2024,55(17):90-9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南方农机

期刊名称:南方农机

期刊人气:76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2-3872

国内刊号:36-1239/TH

邮发代号:44-110

创刊时间:197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