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所以国家尤为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召开党的十九大后,更是把发展农业经济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从而全方面助推农业发展。但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下文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涵和作用着手,探讨研究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有效的途径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实现农民增收,提升其劳动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和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我国很多地区还存在农民信息化意识不足、农村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涵和作用
1.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就是对农业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传播,对农业新成果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现我国农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农业教育及科技信息化。对于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来说,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内容,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我们所说的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空气、水、土壤、阳光等,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而提升作物产量和质量。最后,农业市场信息化。这一概念是指实现农产品的顺利销售,同时便于农民对市场信息进行掌握,然后实现达到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目标。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对于提升农民的生产热情、提升农业生产率有着积极影响[1]。
1.2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现信息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的结合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的深入发展。首先,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对农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时预警,进而科学进行种养,最终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共同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让我国的农业经济竞争力得到提高。最后,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2]。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农民的素质会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虽然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在显著提升,但是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对农业科技利用程度不足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使用方法不科学。同时,部分地区存在管理人员对信息化了解程度不深的问题,同样会影响农民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2.2农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不足
很多农村地区虽然已经创建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统,但是部分地区没有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也没有实现共享农业信息资源。同时,一些农业信息资源缺乏内容上的监管,平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相关的开发和维护,同样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障碍[3]。
2.3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
要想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而且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以此实现不同设备的安装及平台的维护。然而,一些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未能实现网络全覆盖,部分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应有支持,进而不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2.4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
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人才较为缺乏,或者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程度不足。同时,很多农民不会使用计算机,所以即使得到资金的支持,也没有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很多农业技术不能应用到农业发展中。
3、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3.1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群体的素质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所以需要国家和地方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一种有效策略,可以将所在区域的农民集中起来,然后系统地进行信息化理论指导,如通过开展专家讲座让农民转变观念,逐渐使其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当地政府要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加强对信息技术利用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意识到现代科技的巨大作用。此外,当地农业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种植模式、品种建立交流群,定期进行信息技术的更新,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信息资讯[4]。
3.2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将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可以确保信息的价值,及时对农业的发展产生推进作用。为此,需要国家在农村创建信息化服务系统。首先,要打造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其中涵盖林业、牧业等诸多领域,在信息发布的页面要分门别类地予以呈现,并凸显出重大信息,进而对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帮助。其次,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平台进行维护、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对农民进行科学指导,使其掌握相关的农业技术,而且可以保证平台的权威性,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5]。
3.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在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此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当地政府要全面分析农业生产地区的情况,不仅要保证信息化机械设备的完善配置,而且要对农民如何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培训,这样就可以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同时让农民受益。此外,当地政府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3.4培养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
为了加强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需要大力培养有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在利用多种培训手段对农民加强信息化技术培养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高校的专业化人才,进而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解决信息化人才的缺口问题。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之后,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和水平就会逐渐提升,不仅有利于农民自身收入的增加,而且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6]。
3.5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力度
在开发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始终树立“以农民为本”的理念,继续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供需对接,汇聚产业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信息技术新产品和技术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强化产学研合作,加速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点对点合作,提高产业科技创新水平。通过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大型产学研活动,实行因企传技、量身定做、精准对接,提高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率与成功率。
4、结语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在信息技术及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切实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通过多种渠道确保工作的落实,进而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杨柳.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6(7):54-55.
[2]曲红霞.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67-68.
[3]任凤国.加快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J].山西农经,2016(11):47.
[4]王宇飞.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7):122-123.
[5]韩松林.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170.
[6]向奕璇.关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6(27):50-51.
徐志英.如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J].乡村科技,2020,(3):49-50.
分享:
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与监测设备,无人机能够实现对林草区域的全面和实时监测,捕捉灾害发生前的微小变化,为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灾害发生后迅速抵达灾区上空,执行物资投放、通讯中继、人员搜救等任务,为应急响应与灾后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2025-04-13农艺技术涵盖了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在该过程中,加强农机的运用,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有助于提高玉米种植质量,推动玉米种植工作获得良好的发展。
2025-04-1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评价是确保工程效益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具有一定意义。
2025-04-13沙美村位于琼海市博鳌镇的南部海滨,坐落于金牛岭脚下,面朝生态湿地沙美内海,被九曲江、龙滚河所环绕。沙美村村域面积近万亩,集“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景观为一体。乡村旅游项目以民俗文化商业街和精品民宿为主,是海南乡村旅游的“琼海样板”。
2025-04-11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开始落实,扶持新型农业产业的各种惠税、惠率贷款政策和吸引外来投资的驻地政策不断出台。其中,国家大力扶持蚕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绿色发展给乡村蚕桑产业的振兴带来了新机遇。
2025-04-11新能源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农业机械的革新提供了可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显著优势。将这些新能源引入农业机械领域,研发出诸如太阳能驱动的灌溉设备、以生物质能为燃料的耕种机具等新型装备,成为了当下农业科技的热点方向。
2025-04-10根据产业链协同效应理论,在产业链条上,要素之间通过合作能够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给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框架来阐述两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和相互依赖。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作为农村产业链中的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协同作用,能够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5-04-10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相比,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存在科研项目研发周期长、研究对象不确定性因素多、成果转化复杂且多样等特点,会计核算存在不少难点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本文结合部分实际核算业务过程中发现的会计核算难点,提出针对性对策,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2025-04-10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乡村兴则国家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持,也是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关键途径。
2025-04-09春茬山药因生长周期较长,产量相对较高,口感、品质优于夏茬山药,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位于泗河与沂河两大支流交汇处的曲阜市时庄街道,有20多个村庄依河而居,长年经河床冲刷沉淀形成的砂土地,为当地农户种植山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
2025-04-06人气:3636
人气:3265
人气:2739
人气:2722
人气:180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
期刊人气:1342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1-6139
国内刊号:21-1016/F
邮发代号:8-15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199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493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27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