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江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德阳市域副中心等重大战略机遇,突出战略规划、着力转型升级、狠抓就业培训,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江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德阳市域副中心等重大战略机遇,突出战略规划、着力转型升级、狠抓就业培训,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科学规划构建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始终保持战略发展定力,科学谋篇布局,打造多极多点支撑。一是聚焦主城区突破崛起。以县城补短为契机,谋划储备城市建设项目100个,总投资263亿元。推进县医院、凯江系统治理工程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主城区城市品质。2023年,中江县成功入列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县。二是聚焦副中心加快建设。锚定仓山镇级县城建设,做好发展规划论证和国土空间规划修编,积极谋划包装冷链物流、市政综合管廊等投资项目,加快推进飞乌水库等项目建设,推动区域产业和人口集聚。三是聚焦“三区”示范引领。以天然气加工、装备制造等项目加快凯州新城综合试验区建设;以巩固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行业提升高新区工业经济质量;以继光湖生态康养旅游项目建设为依托,发展特色康养旅游产业集群。
以产兴城构建城乡融合高水平产业体系
始终坚持产业优先战略,做强优势特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打造现代工业体系。打造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为支柱,清洁能源等产业为补充的“2+1”现代工业体系。德阳凯州新城纳入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中江高新区列入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区。202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145.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2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35亿元。二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建立以优质粮油和现代畜牧两大农业优势产业、道地中药材和优质蚕桑为框架的“2+2”现代农业体系,聚力建设5个“粮食+”现代农业核心园区。2022年,建成省市县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32个,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建成全市唯一的省五星级园区。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商贸。出台《中江县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完成继光湖生态康养旅游片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中江片区规划,中江石林谷运营,沼源博物馆展览中心、继光湖“中国院子”、中国挂面村农旅融合项目加速建设。
就业培训构建城乡融合高质量人才支撑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做优就业服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是构建农民工高效就业综合场景。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用工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就业联盟;改造升级县城中心4800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拓展提升仓山镇、龙台镇、东北镇等乡镇人力资源市场次中心;研发并推广使用“职在中江”小程序。二是创新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机制。探索“人社主导、企业主办、政府督办”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模式,积极培育“中江表嫂”“中江建工”等劳务品牌,在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培育“未来工匠”,实行“岗前培训+签订合同+集中派遣”的劳动力输送模式。三是多举措拓宽乡村基层就业空间。依托产业增岗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引进购买农产品储藏、烘干等设施设备,增设农村就业岗位;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和推广政府投资项目以工代赈方式,增加农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机会;积极探索“零工驿站”用工新模式,发挥“零工驿站”促进灵活就业、保障企业用工的积极作用,构建全域就业新模式。
文章来源:陈华伟,成若曦,王文婷.谋篇布局 中江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J].当代县域经济,2023(09):38-39.
分享: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能源经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可以为低碳农业发展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因此,文章旨在基于能源经济学视阈,深入探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推动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04-22近年来,农业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让不少事务所因审计失败遭到了各方人士的质疑:指出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意见与事实不符,不具有参考性,没有发挥审计的作用。越来越多人思考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会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
2025-04-14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农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与升级,而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对于促进乡村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作为乡村资源的承载体,与二三产业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生产食物及原材料的同时,农业还具有生产观光景观、农业文化遗产及优化生态的功能[1]。
2025-04-14以黑龙江省为例,其农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劳动力供给短缺、技术革新滞后以及农业资源相对减少等问题,已逐渐显现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如何在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维持农业持续增长、确保农业经济稳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2025-04-13新型城镇化是构建国内循环系统的关键基础,也是推动形成新的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1]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审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集体土地征收中的房屋补偿成为不可回避的关键议题。
2025-04-13依托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有效改善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存在的弊端,对于降低农业种植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深远意义。对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2025-04-13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与监测设备,无人机能够实现对林草区域的全面和实时监测,捕捉灾害发生前的微小变化,为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灾害发生后迅速抵达灾区上空,执行物资投放、通讯中继、人员搜救等任务,为应急响应与灾后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2025-04-13农艺技术涵盖了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在该过程中,加强农机的运用,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有助于提高玉米种植质量,推动玉米种植工作获得良好的发展。
2025-04-1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评价是确保工程效益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具有一定意义。
2025-04-13沙美村位于琼海市博鳌镇的南部海滨,坐落于金牛岭脚下,面朝生态湿地沙美内海,被九曲江、龙滚河所环绕。沙美村村域面积近万亩,集“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景观为一体。乡村旅游项目以民俗文化商业街和精品民宿为主,是海南乡村旅游的“琼海样板”。
2025-04-11人气:3473
人气:2955
人气:2706
人气:2444
人气:155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
期刊人气:403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0-6389
国内刊号:11-1323/F
邮发代号:2-140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199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493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27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