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挑战与路径分析

  2024-08-17    2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素养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 关键词:
  • 数字技术
  • 数字经济
  • 高质量发展
  • 加入收藏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普及已经使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商业格局,也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工具和技术支持,对乡村经济的效益、竞争力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数字经济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的赋能作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机理、挑战与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有效依据。


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


(一)数字经济助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

数字经济为农业产业带来了显著的转型和发展机遇。首先,借助于广泛应用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检测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数字经济注入了创新动力,推动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全程追溯和食品安全保障得以实现,数字经济助推了农业多元化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涌入扩大了乡村产业的参与范围。数字化科技的广泛应用防范了农业生产陷入发散型“蛛网模型”陷阱,使信息更加全面和准确,提升了农业生产者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数字经济为农业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过大数据分析,成功实施了农作物的精准施肥,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这为农业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方向。因此,数字经济不仅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效益和创新力,也推动了其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有助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二)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与传统城市产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多个产业有机结合,催生了智能工厂、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产业,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数字技术的推广不仅在农村地区引入新的消费观念和模式,同时激发了资本的引入,推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现代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有机融合。电商平台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物流体系和仓储设施的完善,同时创造了新型职业机会,如快递员、产业园区管理员、网络运营专员等。这一趋势不仅满足农民对多元化消费品的需求,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推动了“精神消费产品”在农村的引入,促使农村地区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提升乡村经济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的创新升级,而且有效促进了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化了城乡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助推了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的崛起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数字经济促进了城乡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构建城乡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资源在城乡间的双向流通,各大数据平台的积极协作加速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其次,数字经济精确分配了城乡间的传统生产资源。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新的就业机遇,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更容易进入城市就业市场,提高了城乡劳动力的分配效率。新兴的数字化普惠金融等业态降低了融资壁垒,使得城镇资本更容易下沉到乡村,为乡村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了城乡资本更加均衡和高效分配。综合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化了城乡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助推了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数字经济的推动为城乡关系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农村和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二、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挑战


(一)乡村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也是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目前相对于城市地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我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资,缺乏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参与,投资渠道单一,财政支持水平有限。部分乡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环境复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导致互联网普及率低,网络信息不够通畅,信息交流效率较低。另外,支撑乡村产业数字化的农产品采购、仓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供应链建设的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网络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相脱节的情况,导致乡村产业发展成本较高,乡村产业创新发展缺乏源动力。

(二)乡村产业数字化技术人才匮乏。

数字化人才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乡村数字化人才引培体系不健全。相较于城市,乡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系统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制度以及激励机制,难以吸引数字化技术人才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中来。另一方面,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相对不高。目前乡村人口结构中,中老年人居多,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长期影响,对数字经济等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数字技术应用的接受能力较差,欠缺以数字技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目前乡村地区的数字化人才结构严重失调,缺少懂得数字经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阻碍了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三)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不能满足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服务范围、效率和安全性,而乡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数字化设备普及率较低,导致数字金融服务的应用受到限制。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化信用档案管理及信息收集不到位,征信数据共享能力差,对于金融风险的防控性较差。另外,农村金融机构在技术应用、系统升级、产品创新等方面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农民对于数字金融的认知有限,对于相关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不足,农村金融乡村地区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容易遭受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乡村居民对于线上交易和电子支付等服务的信任度较低,农村数字金融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


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强乡村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各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加强顶层规划,做好总体设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乡村信息基础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力度吸引信息技术企业等融入乡村产业信息化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通过加强乡村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缩小城乡之前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强化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智能化装备与乡村物流基础配套设施,运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打造优质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高效整合农产品供应链中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一步提高信息流动性,强化乡村地区对外部资源的接入、引导能力,促使农产品供应渠道畅通、高质高效,实现农村产业的现代化、智慧化升级。

(二)加大乡村产业数字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队伍。

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鼓励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与乡镇企业合作,在乡村地区开展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教育普及。通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主体联合培养,搭建起数字人才共享平台,为乡村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数字化人才。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要结合乡村实际进行本土化的技能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人才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人事关系、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要建立政策保障制度,健全激励评价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数字经济知识教育普及力度和投入,通过讲座、互联网培训等,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实现互联网及农业数字技术在乡村地区推广,促进农民群体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三)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数字化改革”。

数字普惠金融将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依托现代新兴信息通信技术,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主要面向广大农民、农村小微企业、农村贫困人口等,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多元和灵活,有助于缩小城乡金融服务的差距,激发乡村产业的活力,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及个人相关数据信息,有助于强化征信体系建设、实现征信数据的共享能力,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减少信贷风险。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数字普惠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政府、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之间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华亮.供需协同视角下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1):142-144.

[2]刘佳,毕鑫.数字经济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2023(05):44-46.

[3]刘晓燕,赵楷.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研究[J].农业经济,2023(01):42-44.

[4]夏金梅,吴紫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融合:中国实践、国外经验与创新路[J].世界农业,2023(12):55-65.


文章来源:王英华,于沛太.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挑战与路径分析[J].农业经济,2024,(08):31-3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农业经济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

期刊人气:133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1-6139

国内刊号:21-1016/F

邮发代号:8-15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