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表现。但是在农村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村人均收入较低、部分农民生活仍然困难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虽然我国拥有大量耕地,但是农村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耕地较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许多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纷纷放弃农业种植,去城市打工,以获得更多收入,这种现象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匮乏。为实现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工作成了当今社会的焦点[1]。
1、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机械的推广实现了大规模耕作,以往需要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完成的工作,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能短时间内完成,并且耕作效果优于人力劳作。这种耕作方式不但改变了生产工具,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给农民带来了更好的耕作效果,使农产品的产量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家庭收入稳步增加,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2]。
1.2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要进一步发掘我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在没有农业机械设备之前,完全依靠人力耕种,不但生产水平较低,而且对土地的利用率也很低。有了农业机械设备之后,农村的生产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大型的土地耕作设备、农业运输设备可以获得更高的劳作效率。节省的时间还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农业种植的循环作业,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
2、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产业支撑。为此,需要用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优势产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强大的产业支撑。
3、以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3.1 充分尊重农民的发展意愿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农民实施,以往农村地区生产力落后,在生产机械的购置方面较为保守,因为他们不知道农业机械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如果不尊重农民的意见,强行实施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反而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推广过程中,首先应征询农民的意见。同时,可以设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通过真实的生产效果,改变农民保守的思想,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的推广[4]。
3.2 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机化发展长效工作机制
要实现农业机械的有效推广,当地政府应该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大力推进农机
装备能力建设。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良的农机装备,推进农业生产关键生产环节的装备能力建设。
2)大力推进农
机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培育农机维修、供应、作业服务“三大市场”,引导发展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农机中介组织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
3.3 加大对农民的资金支持
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推广除了受思想的限制,还受高昂购置价格的限制,这让许多农民望而却步。要获得农民的青睐,可以推广一些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小型化机械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同时政府在农民购机时应该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
4、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能提升生产力和耕作水平,增加农村地区的家庭收入。在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之后,农业生产现代化更加受到了重视。为此,需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海.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J].经营者,2015,29(12):22.
[2]栗云香.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当代农机,2008(12):70-71.
[3]王晓薇.牡丹江市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4]姚家轩.发展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作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6(4):10+13.
苏端生.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4):5.
分享: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可观,其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与此同时,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副产品,每年产量高达约1.5亿吨。然而,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025-04-14研究认为农机对畜牧生态环境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在畜牧业生产中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越显著,而农机技术应用密度、地方财政支持水平又会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需要各地在做好城市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各类因素,不断提升农机技术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机技术改善畜牧生态环境的作用。
2025-02-11全程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 题。尤其在大规模农田的耕作、播种和收割过程中, 机械化设备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农业生态 保护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 为实现精准农业的基础。
2025-02-10从2017年以来,卓资县借助农业机械化转型契机,大力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已引入大量饲草料加工机械、畜牧饲养机械和畜产品加工机械等[1]。2021年以来,卓资县畜牧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除畜牧养殖机械外,其青贮饲料收获机、牧草收获机、打捆机等机械数量大幅提升,畜牧业机械总动力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5-01-12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现阶段棉花打顶作业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下,机械打顶对棉桃破坏较大,易造成减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棉花打顶机器人来代替传统的棉花打顶作业方式,以达到精确打顶的目的。视觉系统作为棉花打顶机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是实现棉花打顶机精准去除棉花顶芽的重要前提。
2024-12-05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大、回访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林地的类型、分布、面积、结构、质量和林地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及时地获取精细林地信息,对森林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5随着城市管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维护管道正常运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管道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始凸显。目前,城市管道的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转为维护保养。其中,排水管道的检测和维护主要依赖于人工作业或人机结合的方式作业,况且管道一般修建在地下,维护十分困难。
2024-11-09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环境。
2024-11-09葡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水果品种,随着农业生产中自动化大棚技术的普及,葡萄的栽培逐渐突破了季节限制,葡萄成为一年四季高产稳产的热门水果。葡萄采摘约占整个葡萄种收作业量的40%,具有季节性强和劳动密集的特点。设计制造葡萄自动化采收系统,对降低葡萄采收劳动强度和提高采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08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业技术带来了新的创新,实现了数字技术和农业机械之间的深度融合[2]。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新兴技术移动支付、区块链等,不断拓宽传统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边界,突破了传统金融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3]。
2024-10-31人气:4725
人气:4082
人气:3485
人气:3448
人气:30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
期刊人气:3838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9868
国内刊号:11-1875/S
邮发代号:2-696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4.36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