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通过对宝鸡市苹果生产和果园机械化应用现状的了解,并详细分析了果园机械化生产中生产环节和果园规模两方面内容,并对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而提出了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应对方法。
宝鸡市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资源丰沛,境内渭北塬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业带的中心位置,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矮化苹果之乡、苹果苗木之乡等美誉。截止2018年底,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29.6万亩,产量100万t,其中矮砧栽培果园102万亩,100亩以上的标准化苹果园75个。市域内扶风县为国家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千阳县、凤翔县分别为全国苹果产业10强县和30强县。
1、宝鸡市苹果机械化生产现状
目前,宝鸡苹果生产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工艺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苹果全程机械化项目的实施,逐步引进示范了许多先进的果园作业机械,果园机械数量不断增加,苹果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截至2019年5月底,果园作业机具达到6362台套(不含配套动力机械)。其中果园耕整地机械3101台,种植施肥机械196台,田间管理机械1920台,综合作业平台12台,大中型滴灌、渗灌机械达到275台套,大型自走式植保机械773台套。在收获后处理方面,现有果品储藏保鲜库75座,果品清洗机5台套,果品分选线5条。果园生产中的耕整地、植保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
2、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在宝鸡市应用情况
2.1 果园规模
(1)果园种植面积1~20亩种植散户。这类果农果园数量占到全市种植面积的80%以上,使用机械的作业环节主要是在建园时使用挖坑机、果业植保使用机动三轮车装配简易喷药机、除草部分使用人工背负式割草机,其他果园作业环节基本为人工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2)果园种植面积10~100亩的种植大户。三轮车、简易式喷药机、微耕机已普遍使用。部分配有除草机、开沟机、简易施肥枪。50亩以上的基本都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浇灌、追肥。其他作业环节基本为人工作业。
(3)果园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这类果园一般按标准化果园标准建设,果树行距3.5~4m,株距1.2~2m,可以满足一般果园机械的作业要求,机械一般配备比较完善,果园农业机械使用程度较高。栽植的挖坑机、电动剪枝机、喷药的弥雾机、行间除草机、开沟施肥机都已配备,个别配有树枝还田机,多为国产,比较先进。如凤翔县快乐农夫苹果专业合作社苹果种植面积807亩,在植保、割草、水肥一体化、施肥和作业平台的环节中全使用机械化作业,拥有国产机械28台,进口国外机械7台,其中有意大利生产的采摘平台、以色列的水肥一体化设备、韩国和意大利生产的背负式及自走式弥雾机、风送式打药机等。
(4)果园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的大型果园。按标准化果园标准建设,果树行距3.8~4m,株距1.5~2m,配备有栽植的挖坑机、喷药的弥雾机、行间除草机、树盘除草机、开沟施肥机、水肥一体化浇灌设备,果园枝条粉碎还田机,综合性作业平台也基本为标配,机具多为进口设备,生产效率高,效果好。如千阳县的海升苹果基地,除采摘环节外,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2.2 生产环节
2.2.1 耕整地、栽植环节
目前,全市果园拥有起垄机10台、起苗机8台、栽植机10台、覆土机8台、挖坑机352台、微耕机2632台、开沟机117台。从苹果苗的育苗栽培就开始实行机械挖坑、耕地,不再需要通过人工进行繁重的重体力劳动。而且机械工效是人工的20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2.2 田间管理方面
除草、施肥、打药、修剪、疏花疏果、枝条粉碎、灌溉等环节都有机具,某些环节用半机械化工具来代替人力操作。目前拥有除草机630台、施肥机160套(果园专用)、打药机773台(主要是弥雾机,不含机动喷雾器)、电动剪枝机358台、疏花疏果机具5台、果园枝条粉碎机625台,基本上覆盖了果园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灌溉方面,已逐步取代传统的漫灌、畦灌,推广喷灌、渗灌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目前已安装使用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275台套,节水省肥。此外疏花疏果、套袋基本全靠人工。
2.2.3 采摘运输环节
采摘环节基本上采用人工带三腿梯采摘,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但一些大型果园已购置辅助作业平台12台,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和安全性。果园运输方面,有同轨运输车78台。总体上,这个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2.2.4 收获后处理环节
主要指运输、清洗、分选、装卸、贮藏方面。目前苹果运输都是机械化,汽车、三轮车、拖拉机拉着包装箱为主要运输形式;在清洗、分选、装卸、贮藏方面,有机械清洗机5台,机械分捡线5条。冷藏库75座,基本能满足苹果的高质量保存。
3、苹果全程生产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部门对果业机械发展重视不够,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近年来,农机部门对粮食作物机械化投入力度较大,对果业生产机械化投入力度较小。农机农艺“两张皮”,农户建园行距普遍小,地两头没留机耕道路,机具地头转弯困难。
(2)部分作业环节未实现机械化作业。在果园修剪、疏花、疏果、套袋、摘果作业环节中,只有在一些大型果园中能应用自走式作业平台,其余基本依靠人工操作。尤其是苹果套袋的农艺,造成人工劳动强度明显加大,果园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尤其在农忙时节,缺乏劳动力,是制约果业发展和果园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3)部分国产机具性能差。部分国产果园机械适应性和可靠性差、作业效率低。一些国产机械虽然价位低,但是效能差,寿命短,后期机具维护成本高。
(4)进口果园机械价格高,果农难以承受。而且进口机械的零配件购买时间和机具维修时间长,影响到机具的正常作业,耽误农忙时间。
(5)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额低。大部分果园机械没有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或补贴额较低,果农购机负担重,影响新机具的推广使用。
(6)果农机械化接受程度低。大部分果农年龄偏大,观念落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在果园参与种植的果农基本呈老龄化,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新机具的接受能力较低,同时也存在机具使用、维护和保养知识缺乏的问题,对使用机械热情不高。
4、发展苹果全程生产机械化的对策和建议
发展苹果生产机械化,要基于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坚持农机农艺融合的原则,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机具引进、研发与示范推广工作,全面推进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
(1)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要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全面规划果业生产机械化工作,制定各类政策支持果园机械化发展。农机主管部门要把果园生产机械化水平纳入考核指标。要设立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对重大果园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应对果园机械作业、新技术推广、果业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给予资金扶持。
(2)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技术培训。建议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聘请果园种植专家和农机技术人员,对果农从果园标准化建园及栽植管理、果园机械正确操作、机械保养维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或辅导。同时,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果园新机具推广演示会,在果农中大力推广实用新型高效机械。农艺部门要指导果农在建园时留足行距和地头机耕道路,要在品种、病虫害防治、果园除草等方面加强试验研究,示范推广苹果不套袋技术、轻简化修剪技术等,以利于机械化生产。农机农艺高度融合,形成具有宝鸡特色的大、中、小型苹果园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技术规范,并在全市范围内示范推广。
(3)突破薄弱环节机械化。目前,果园疏花、疏果、套袋、修剪、采摘等工序基本上是人工来完成,特别是在大中型果园中,用工量与劳动强度大,大大提升了果园生产成本,是苹果生产机械推广方面的短板,也是苹果生产机械化方面的世界性难题。对此,要研发和示范推广疏花疏果、套袋机、电气动修剪器、机动作业平台等器械,实施半机械化作业,尽量减轻果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些薄弱环节机械化方面有所突破。
(4)加大果园机械补贴力度。国家购机补贴是我国“两减免、三补贴”的重要支农惠农政策内容之一,建议省级农机部门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额,把高新高效、国内外果园机械全面纳入补贴范围,补贴额争取突破30%的上限。
(5)加强国产适用机具的试验选型、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在果园植保、除草、作业平台、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方面,国外机具性能好、效率高、使用可靠,但售价高,造成许多果农购买不起。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这类国产机具的试验选型、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逐步提高国产机具性能,降低果农购机成本。同时,对一些非标准小型果园,建议研发更多适合果园行间灵活作业穿行的小型高效复合作业机械。
参考文献:
[1]林悦香.苹果的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J].农机市场,2018(9):20.
[2]罗晓平.果园机械化生产中机艺融合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8(5):15-16.
[3]祝艳.我国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以苹果生产为例[J].吉林农业,2018(3):89+91.
[4]仇半农.苹果规模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J].农机科技推广,2017(6):46-49.
张建强,陈晶,余建国,等.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解析及对策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3):18-19.
分享: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可观,其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与此同时,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副产品,每年产量高达约1.5亿吨。然而,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025-04-14研究认为农机对畜牧生态环境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在畜牧业生产中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越显著,而农机技术应用密度、地方财政支持水平又会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需要各地在做好城市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各类因素,不断提升农机技术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机技术改善畜牧生态环境的作用。
2025-02-11全程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 题。尤其在大规模农田的耕作、播种和收割过程中, 机械化设备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农业生态 保护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 为实现精准农业的基础。
2025-02-10从2017年以来,卓资县借助农业机械化转型契机,大力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已引入大量饲草料加工机械、畜牧饲养机械和畜产品加工机械等[1]。2021年以来,卓资县畜牧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除畜牧养殖机械外,其青贮饲料收获机、牧草收获机、打捆机等机械数量大幅提升,畜牧业机械总动力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5-01-12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现阶段棉花打顶作业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下,机械打顶对棉桃破坏较大,易造成减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棉花打顶机器人来代替传统的棉花打顶作业方式,以达到精确打顶的目的。视觉系统作为棉花打顶机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是实现棉花打顶机精准去除棉花顶芽的重要前提。
2024-12-05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大、回访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林地的类型、分布、面积、结构、质量和林地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及时地获取精细林地信息,对森林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5随着城市管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维护管道正常运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管道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始凸显。目前,城市管道的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转为维护保养。其中,排水管道的检测和维护主要依赖于人工作业或人机结合的方式作业,况且管道一般修建在地下,维护十分困难。
2024-11-09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环境。
2024-11-09葡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水果品种,随着农业生产中自动化大棚技术的普及,葡萄的栽培逐渐突破了季节限制,葡萄成为一年四季高产稳产的热门水果。葡萄采摘约占整个葡萄种收作业量的40%,具有季节性强和劳动密集的特点。设计制造葡萄自动化采收系统,对降低葡萄采收劳动强度和提高采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08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业技术带来了新的创新,实现了数字技术和农业机械之间的深度融合[2]。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新兴技术移动支付、区块链等,不断拓宽传统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边界,突破了传统金融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3]。
2024-10-31人气:4561
人气:4222
人气:4082
人气:3838
人气:344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果树
期刊人气:348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8047
国内刊号:21-1165/S
邮发代号:8-106
创刊时间:195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25
影响因子:0.9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