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气象预报,气象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很大的影响。有些工作必须要根据气象的变化进行安排。基于以上原因,气象观测质量的提高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对调节温度计、处理气象变化及强化设备维修等方面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展开分析,同时探讨了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以期助力于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
1、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管控要点
1.1 调节温度计
温度计是一种重要的气象观测设备,在气象观测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温度计的作用。在实际观测中,温度计可以实时准确地反映所处区域的温度,然后观测人员就可以根据得到的温度参数进行相关的工作。但是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额外状况,常见的有液态故障或者中断等,这就会造成使用不便甚至引起较大的误差,在这种情况下,观测人员可以通过加热管理和撞击的方式进行修复。实际上,只要撞击力度合适,并不会造成温度计的损坏,同时还可以将中断的地方重新结合,保证温度计的准确度,可以继续使用。另外,为了保证温度计工作环境的稳定,通常将其放入一个百叶箱内,同时,还要在箱内放入几个备用温度计,这样可以保证在温度计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及时更换。保持温度计湿球纱布温润、柔软、清洁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一般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湿球纱布每周一换即可。
1.2 处理气象变化
在遇到一些恶劣天气时,观测人员必须要注意一些观测仪器的状态,因为某些仪器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大,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比如在强降雨天气下,蒸发皿的使用就必须要进行监察或者保护,因为这种天气雨水量较大,在强烈的冲击下,蒸发皿内的水很容易就会溅出或者溢出,对观测数据产生影响。所以,一般可以将一个适当大小的橡胶管装在一个溢水瓶中,然后将溢水瓶连接在蒸发皿的到水口,这样就确保其中的水不会发生溅出或者溢出的状况,大大减小了误差。
1.3 强化维护设备
气象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光要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还要将这些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所以,气象设备在气象观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气象设备的一点错误都会引起气象结果的改变,甚至会造成较大的偏差。因此,为了确保气象工作的准确稳定,就必须保证气象设备的准确稳定,这就要求气象观测人员定期对气象设备进行检查、保样和维护,对一些老旧设备或者功能落后的设备及时做淘汰处理,这样才可以提高气象观测设备的可靠性,确保气象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气象监测的质量。
2、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内容
2.1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标准
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数据处理中,A文件和B文件是存储气象观测人员所收集到的重要信息和数据的文件,并在下月初的时候将两份文件汇总合成一份月报表C文件。在此期间,气象观测人员需要不断对所生成的文件进行添加和补充,提高文件数据的准确性,其所添加的内容就是含有多要素的D文件。在这4个文件中所收集和记录的气象数据和要素都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控制的标准。
2.2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内容
地面气象观测站在数据处理以及质量控制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审查、通过一些气象类软件对资料进行审查,及地面观测月资料编制等,这些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工作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能够准确地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审核处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与其他方面有一些差异,除了要进行常规的人机结合等内容,还要记录基层台站的相关参数,增加对这些参数的预审、监控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气象系统反映的一些气象信息的处理不会产生误差,正确对这些数据进行核对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气象观测数据处理的范围,加大质量控制的集成度,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气象计算机的CPU,使气象数据得到更全面的分析和处理,确保地面气象观测的质量,得到合格的气象观测和处理数据。
3、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3.1 完善气象自动测报技术
现阶段,气象数据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对于一些气象多变的地区,其气象数据的处理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测报方式,不仅会面对大量复杂的气象数据,颇为繁琐,还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和错误,得到的观测数据可靠性也较低。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引入先进的自动测报技术,以确保气象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传输技术,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并且可以保证数据不被损坏、不失真。同时,还完善了人工测报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将自动站观测和人工观测完美结合,这样大大增加了气象工作的效率,减少了许多繁琐或者多余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部分,使我国气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保证了最终气象结果的质量可靠。
3.2 强化气象观测台站级的控制措施
对于现阶段的气象观测工作,必须要注重计算机的作用,因此在综合观测中,应当在人工操作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自检和自动化采集的部分,这样才可以加快工作进度,提高结果准确性。还要根据观测站的实际状况以及天气情况设计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保证质量控制的顺利进行。另外,由于机器设备可能会发展一些故障等,气象观测人员不可以忽视对设备的日常巡检,对一些较为重要和细节的地方要增加检查的次数。如果发现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数据方面的一些不合理的部分,要做出信息警示,并且联合其他观测人员制定故障处理方案,对故障做出及时修复。
3.3 对气象观测进行分层控制
我国作为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国,对于气象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如果都集中处理,自然工作难度十分巨大,并且复杂程度高,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气象观测进行分层控制,可以根据地区分为台站、省事以及国家这3个层面,这样气象分配既清晰明朗,又减少了工作的复杂度。对于工作中不同层次出现的问题,应当根据问题本身以及所处层次制定相应的方案,这样才可以确保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气象观测的质量。3.4处理自动站仪器控制在日常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自动站观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校准器漂移等问题,从而影响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关工作人员要强化对自动站观测仪器的处理,不仅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仪器是否出现了故障,还要对其输出资料进行重点检查,确保仪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较高,对于气象方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气象观测质量是我国必要的工作。应当寻找现阶段我国气象观测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合理的方案,提升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有林,陈海波,王建林,等.宁夏智能化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共享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气象,2018,44(7):961-968.
[2]范嘉智,谭诗琪,夏德奇,等.面向基层的农业气象观测岗位能力素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2):109-113.
[3]李雨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要点[J].农家参谋,2019(10):182.
刘洪林,仲淙舜,范佳文,李冀宁,韩晓冬,吴欢峰,宫正.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要点[J].科技资讯,2019,17(24):86-87.
分享:
由于潮汐的海洋观测易受仪器、天气、地形和经济的制约,难以得到长期的大面站观测资料,而通过星载雷达高度计可以对海平面高度、有效波高和后向散射进行全天候检测,故自1970年代海洋卫星测高技术兴起,潮汐的研究就开始趋于依赖高度计测高技术。特别是1992年发射升空的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及其后续卫星,数据质量有明显提高,为物理海洋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在潮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0-12-04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域面积约24×104km2,其海拔为世界之最,平均海拔大于4100m。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我国藏区及下游国家淡水的主要来源之一[1],但流域内降水时空差异性较大,水资源利用率极低,不能满足藏区社会发展需求。揭示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规律,是了解高原地区特有的水文模拟预报、水循环过程等问题的重要基础[2]。
2020-11-13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整体上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从中部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倾斜,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且主要集中于夏季,强度不一。因此,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较高,造成的灾害性也更大,故研究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对贵州省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2020-11-13本文利用分布式架构、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行重庆气象数据网的设计,提高气象信息化基础业务能力和构建智慧气象的发展要求,推进气象大数据的创新应用[1]。实现气象大数据平台对气象数据、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等资源进行快速汇聚和综合展示,生成丰富的统计类产品。
2020-10-24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自动化改革试运行以来,按《广西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维护规定》自动气象站维护分为特殊天气过程巡视维护和定期维护,定期维护的时间为每周固定一日、每月下旬固定一日、每年12月下旬固定一日,取消日巡视。值班员进站维护仪器的次数大大减少,每月只进站维护几次,为能及时发现站内的问题,减少业务事故的发生。
2020-10-21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力量持续发展的当下,气象服务信息技术也在蓬勃发展中,气象服务已经成为社会生产规划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获取的气象信息虽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精准,但也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气象条件进行预测。当前气象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气象信息准确性的同时,使气象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地传播,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出行带来预警。
2020-10-2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提出了新的建设战略和布局要求。气象文化,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前沿哨口的突出战略地位。气象文化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如何在建设美丽中国部署中发挥时代性作用,应当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2020-10-19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约有7个台风,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华南及华东南部沿海地区。据辽宁省气象台统计,平均每1.4年就有1次北上台风直接影响辽宁。据葫芦岛市气象台统计,有气象记录以来,直接影响辽西葫芦岛的台风有7次。台风的影响不仅限于大风,更重要的是其所带来的强降水。
2020-09-22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部沿海,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大风、冰雹、大雾等,其中暴雨是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为此类型天气过程的预报积累经验以及农业生产提出指导意见,应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本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形势演变,影响系统,动力、水汽以及能量条件进行分析。
2020-09-22本文中基于西宁曹家堡机场的激光测风雷达资料研究了2017-11-30T19:00~2017-12-01T06:00的低空急流垂直结构和发展演变特征,通过激光雷达数据反演了温度平流和湍流耗散率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本文中的研究旨在利用高分辨率激光测风雷达揭示低空急流的结构和变化,为飞机飞行安全保障和低空急流的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2020-09-15人气:2167
人气:2082
人气:1743
人气:1080
人气:9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
期刊人气:992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主办单位:广西气象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3-8411
国内刊号:45-1356/P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253
影响因子:0.682
影响因子:0.160
影响因子:0.421
影响因子:0.08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