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针对施工企业面临低价中标,成本要素上涨,盈利压力增大的不利环境,本文探讨了经济效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效益的措施,旨在促进施工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平稳发展。
一、施工企业效益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粗放,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施工企业由于行业特点需进行区域性流动施工,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企业的施工及管理人员、施工机具、材料物资等生产要素都要随工程地点的转移而流动,进而难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容易造成经济效益流失现象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采购轻管理,材料成本控制不严
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专业化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薄弱,材料采购无计划,停工待料现象时有发生。在材料消耗管控上,未能很好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材料整入整出,以发代耗,对材料消耗是否合理,有无超设计使用量,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无分析无考核,材料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2.调度不尽合理,机械运转效率不高
项目机械设备调度人员未能对施工计划有充分了解,施工机械安排不当,容易出现机械等活、大机械干小活等情况,机械未能饱和运转,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机械施工成本。
3.预算控制流于形式,费用支出居高不下
预算编制实施,对控制成本支出有重要作用。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预算编制和执行两张皮现象,预算执行不严肃,预算控制流于形式,调整随意性大,对执行中的偏差无分析、无预警、无考核,刚性约束力度不强,造成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成本支出居高不下。
(二)产高利低,创效思路手段存在不足
施工企业所处环境,行业充分竞争,中标工程降造幅度大,施工利润薄,盈利空间有限,产高利低现象明显,在效益源头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加之管理中责权利不统一,奖罚不分明,创效思路和手段单一,变更索赔无策划、无方向、无突破点,责任成本未分解、未执行、未考核,未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和创效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效益的实现。
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的对策
(一)从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点着手,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好管理关。
1.材料关
材料成本是工程施工成本的大头,一般能占到整个工程成本的60%到70%,加强材料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要做好对材料管理,必须从材料采购、材料消耗、考核、提高周转材料使用率四大环节入手,加强源头把控,注重过程管理,强化事后分析考核。
(1)从源头上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一是要多方比价询价,进行材料市场调查,加强信息收集,掌握市场动态,了解价格走势,掌握第一手资料,随时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市场信息价,及时调整材料采购价格。二是严格实行大额材料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在提供同等质量、服务的前提下,实行最低价中标原则,从而杜绝人情价格,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根据图纸设计量,加强对零星材料的集中采购,增强零星材料采购议价能力,从而有效降低采购价格。
(2)实行限额领料制,强化材料消耗节超分析。实行限额领料,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必须切实做好材料领用管理工作,实行限额领料制,强化对材料消耗节超分析,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堵塞漏洞,不能“只领不算,只用不管”。
(3)提高周转材料周转率。在施工过程中多次使用、周转的工具性材料,如钢模板、贝雷片、支架、导管、挡土板等,提高其周转次数,可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施工中要小心谨慎,每次使用完毕要加强对这些材料的回收、维修和保养,以备再用,减少后续购买成本。
2.机械租赁关
(1)重视对机械租赁必要性、效益性的分析。是否需要进行机械租赁,机械租赁数量多少,是长租或临时租赁,要根据工期长短、企业资金状况、租赁价格、机械使用饱和度等因素来考虑。如果不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盲目租赁,就可能存在租赁机械利用率不高等情况,甚至会出现施工时间长的大型项目,租用机械到项目完工,租赁费几乎可买这台设备的现象。因此,要重视机械租赁前的分析。
(2)加强对外租机械的油料考核。施工企业对外长期租赁的机械设备,租金通常实行不限时间的月包干制,油料消耗由企业承担,普遍对外租机械实行粗放式管理,未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时间进行签认和统计,亦未记录相关设备运转情况,致使月末无法对机械所使用的燃油进行有效考核(即工作量或运转时间与燃油消耗量是否配比,有无存在浪费或倒卖现象),不利于燃油消耗的控制。对此,要对外租机械实行单机单车核算,油耗消耗按工作量进行管控,防止油料被变卖的风险发生。
3.费用关
(1)强化费用预算控制力度,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费用开支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像黑洞一样吞噬着企业的利润。要控制费用预算,压缩非生产性开支,首先要有节约意识,不能铺张浪费,讲排场、讲面子。中央八项规定也在强调要厉行勤俭节约,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之时,节约费用控制,不铺张浪费,既有政治效益,同时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其次,费用开支要积极实行双预控,即总额控制、过程控制,严格按预算标准把控费用开支。最后,费用开支要坚持合理、节约、必须、高效的原则。
(2)强化对分包方各项费用扣缴的力度。对分包方各项费用的扣缴,主要体现在税费代扣代缴、材料扣款、安全质量罚款、相关费用分劈等上面,要避免出现材料扣款及相关费用分劈不及时、安全质量罚款执行不彻底的情形。这些费用漏扣或扣缴不及时,往往会造成项目效益的流失。因此,对分包方各项费用扣缴,不容忽视。
(二)从离创效最近的地方下工夫,提高企业效益
1.加强变更索赔力度
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就是要开源节流,而变更索赔,是开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变更索赔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往往能对项目的盈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要研究合同,熟悉掌握变更规则,积极保持与业主、监理、设计的沟通,及时完善变更索赔基础资料收集、签认、整理上报工作。
2.重视责任成本管理工作
责任成本就是按照谁负责、谁负担的原则,把可控成本归集到负责控制成本的责任部门上来。做好责任成本分解,细化至各责任部门,实施节超奖罚,有利于改变“只管干,不管算”局面,实现“要我算,到我要算”的扭转,从算中挖潜,不断增效。但光有责任成本分解还不够,还要有责任成本分析考核,这是责任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完整链条。事后成本分析是下一个循环周期———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做好责任成本分析,要采取回头看的方法,通过对实际成本和预算责任成本的深度分析对比,找出差异根源,对症下药,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综上,堵塞效益流失点,寻找效益增长点,从离效益最近的地方下工夫,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重要手段。当然,提高效益的途径、方法多样,不一而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细心研究,不断探索,总结出新思路、新办法,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崇照.浅析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
[2]张琴,黄俭.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J].经济师,2010.
[3]潘祖珍.工程经营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李超.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途径初探[J].商讯,2020(17):115-116.
分享:
在早期制度安排下,环境规制主要依赖地方政府 监控企业“三废” 排量,从而确定企业应承担的税费、 罚款等环境成本。 为应对环境规制,企业会采取填埋、 过滤等边排放边治理的末端治理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 要企业全盘革新生产,是一种低成本的治理方式。 但 在当前“降碳”目标约束下,企业必须改变化石能源依 赖,实现生产过程的重塑。
2025-02-13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零售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以及引导生产、扩大消费规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市场繁荣、就业保障的主力军。在政府的绿色政策支持下,有绿色消费意愿的顾客也更愿意购买绿色产品。
2025-02-11在消费市场回归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聚焦商品力、服务力、营销力的业态创新进一步迭代。社群经济作为电商和社交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的细分零售业态,是品牌方以微信群、QQ群等社群为渠道,基于社群互动关系,为社群用户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陈洋等,2018)。
2025-02-10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与实践在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有利于企业韧性能力的提升(田虹和姜春源,2020),进而提升企业开展绿色创新业务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企业在员工的社会责任实践过程中能够明确绿色创新方向和社会责任内容,并将社会责任战略转化为日常管理实践,实现组织的长期持续发展。
2025-02-10从“花昨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到“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分期消费逐渐成为时下流行的消费理念。拥有万亿元规模的分期消费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网络零售商的关注。京东在业内率先推出第一款分期支付—“京东白条”,配合其网络零售业务,让消费者可以仅凭信用就享受“先消费,后付款”。
2025-02-10电力公司的变压器、电缆等电力物资采购常常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方式,但实际操作中,由于供应商无法直接从电力物资需求部门获得需求,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补货计划还是由电力物资采购部门提供的。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面对动态变化的需求,电力物资采购部门在决策补货策略时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
2025-01-13企业成本管理将打破表层财务核算、预算的层面,而是要深植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动态监控、智能管理等更深一层,成本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与核心驱动。因此,加强大数据时代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要略研究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2025-01-10面对数字化时代,促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及数字政府的构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诸多挑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方向,这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重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25-01-10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从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考虑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动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进业务流程等手段,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降低[1]。而价值链理论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动因的有力工具,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管理策略。
2025-01-10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2023年4月初已突破5000万户的大关,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组数据来概括:民营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比超过九成,为城镇提供了超过八成的就业岗位,贡献了超过七成的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超过六成的GDP比重,并为国家贡献了超过五成的税收。
2025-01-10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企业家
期刊人气:2472
主管单位:经济日报社
主办单位:经济日报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3-5087
国内刊号:11-1269/F
邮发代号:2-873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