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营商环境及其评价的相关概念,归纳了营商环境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应用相关基础理论探究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模型理论,运用马尔可夫链分析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动态演变;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分析我国各省域营商环境的差异性及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协同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与高水平引进外资提供了经验证据。
一、基础理论分析
(一)营商环境
当前对于营商环境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倪鹏飞将营商环境分为软环境与硬环境两种,软环境是指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服务、行政措施、司法措施、税收手段等,硬环境是指硬件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魏下海、董志强等学者将营商的制度软环境称为营商环境,认为政府在提升营商环境水平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例如制定税收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监管金融市场等。国外学者Carlin认为营商环境就是市场经济环境,此环境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办理业务的方便性及办理的成本。学者宋林霖认为营商环境是指影响市场投资主体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环境、政府环境、法治环境及国际化环境等多种环境的总和。
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与整理,结合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营商环境概念的界定,本研究认为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各类经济市场主体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时涉及的有关体制机制因素和其他因素,即市场主体在各个环节涉及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等相关体制与机制性因素的总和,本文主要从市场主体参与商业经营活动的政务服务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创新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营商环境评价
营商环境评价的维度不同,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同。国内学者采用的评价方法有熵值法赋权、文本分析法赋权、AHP法赋权、熵值法与AHP法组合赋权、层次分析法赋权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对于营商环境成效的评价学者们多从外商投资、企业创新、文化产业效率、经济增长等方面研究,而忽略了省域间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成效方面的差异。省域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及各类市场主体从事市场经营活动时在企业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环节涉及的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
根据营商环境的概念,综合各类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如下:第一,代表性原则。指标的制定要有代表性,能够表征一级指标的核心问题。第二,可操作性原则。为避免找不到合适的数据,数据的选取应注重实际,充分考虑数据的获得是否可行、能否实现。第三,动态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符合营商环境动态变化的特点,应反映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发展规律。第四,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建构在充分领悟营商环境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上,具体指标要细化。
(三)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优质的项目、雄厚的资本和顶尖的人才,这些元素的聚集能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产生强大的优质资源引力场,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与营商环境的良性循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投资预期,增强市场内的动力,促进企业良性生产与经营,进而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区域差异可能会产生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恶性循环。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机制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证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
二、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一)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发展指标体系
目前现有的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考虑营商环境的实际情况,我国现阶段没有统一且完善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本研究根据营商环境内涵,从7个维度建构营商环境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政务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要素成本、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环境和创新环境,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二)全距标准化方法设计
各个指标体系的权重能够反映其在评价系统的重要程序,确定权重是建立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全距标准化方法评估各个指标的权重,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公式分别如下:
其中,Xitk为第i个省份在第t年的第k项指标值;为第k项指标在时间上取Xitk集合中的最小值;为第k项指标在时间上取Xitk集合中的最大值。
(三)确定权重系数
各个指标体系的权重能够反映其在评价系统的重要程序,确定权重是建立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确定权重有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方法。主观赋权法即专家主观上判断各项指标进行的重要程度,权重的赋予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客观赋权法以数据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法计算指标权重,权重系数客观性强,包括标准差赋权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本研究采用熵值法评估各个指标的权重,即通过指标数据的离散程度测算权重系数,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进行数据标准化,对于正向指标采用公式(3)对xij做归一化处理,负向指标采用公式(4)计算j指标的熵。
再利用公式(5)计算j指标熵权法权重。
最后计算综合得分,见公式(6):
(四)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不仅能够宏观表示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也能反映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内部情况,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数;m为省份数量;Wj为第j项指标权重,其值在0和1之间;Xij为第i个对象对应的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2.设计耦合模型。
在该模型由营商环境和经济增长两个系统组成,分析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模型为:
其中,C为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0<C<1),C值越大,表明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联系越紧密,即高耦合度。U1为营商环境水平得分;U2为经济增长水平得分。
3.建立耦合协调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值越大,说明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两者协调发展度高,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有序发展;T为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综合协调系数,该系数反映了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内部单个子系统的总体发展水平;a、b为待定系数,反映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单个子系统的贡献程度;根据D值可以判断营商环境系统与经济增长系统的协调等级,见表2所示。
4.空间马尔可夫链理论。
马尔可夫链理论对于连续型数据采取离散化方法处理,处理过程为:首先将这些数据转变为M种独立状态类型,再测算M种独立状态类型中彼此相互转化的时间变化,最后形成不同状态类型转化的概率分布矩阵,计算方法见公式(11):
其中,Pmn为第t年类型m的地理空间单元在t+1年转化为n类型地理空间的概率;kmn为第t+1年转化的单元数量的总和;km为所有年份转化的单元数量的合计。
表1营商环境评价指标
为了消除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受地理单元位置的影响,本研究构建各省份空间权重矩阵,用0-1矩阵和各省份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相乘,将结果作为空间滞后类型条件,其方法如下:
其中,r代表我国的各个省份;t表示r省对应的评价指标个数;xij为各个省份的具体指标值。第i个对象对应的第j个指标占总指标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第j项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为:
熵值标准化后权重wij的计算公式为:
三、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获取与处理
本文对2010-2020年营商环境得分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这两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采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值,采用线性插补法填补指标缺失值,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级处理,保证单位与数量级的统一;采用离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标准化变量取值范围为0-1。采用上述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二)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分析
根据公式(8)-(10)、计算得出各省份的营商环境系统与经济增长系统的综合指数U1、U2,确定耦合协调度并计算得出的各级权重系数及标准化数据,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营商环境水平较高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云南、贵州、新疆等省份营商环境水平相对较低。此外,沿海地区所在省域营商环境水平分值高,西部地区营商环境相对较为落后。
通过营商环境得分,结合地区生产总值,依据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模型以2020年为基期计算协调度与耦合度,2020年省域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见表5。由表5可知各个省份在2020年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子系统的协调状态,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不同省份之间营商环境系统与经济增长系统协调程度存在差距,协调度在0.7以上的有北京、上海、浙江三个省份,为中等协调状态;协调度大于0.6的省份有2个,为初级协调状态;大部分省份协调度在大于0.5小于0.6之间,为勉强协调状态;云南省的耦合协调度小于0.5,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子系统处于濒临失衡状态。
表2协调度区间与等级评定
表3省域营商环境评价权重计算结果
表4 2020年省域营商环境水平得分
表5 2020年各省份耦合协调度一览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耦合协调度受营商环境和经济增长综合评价系数影响,综合协调系数低导致耦合协调度低,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水平即使有明显提高对改善营商环境的作用也不明显;当耦合度指数超过耦合协调度指数时,则营商环境子系统与经济增长子系统的关联度高,子系统内各项指标处于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表5中的数据表明,有些省份营商环境滞后于经济发展,一些省份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发挥有较大潜力,应从各项指标中找差距、补短板。
(三)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动态演变
依据空间马尔可夫链理论和转化概率矩阵对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内部流动方向、流动位置、转移特征进一步分析,分析过程为:首先把耦合协调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低水平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中低水平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中高水平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高水平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然后计算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转化概率矩阵,计算条件为滞后一年的数据,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表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耦合协调度由低到高的四个等级。由表6可以看出,非对角线上的概率小于正对角线上的概率,表明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比较稳定,数据显示耦合协调度处于四个等级的省域在下一个年限营商环境水平保持稳定的概率分别是84.2%、69.7%、69.2%和82.5%;表中对角线中间的数据小于对角线两端的数据,这表明高水平地区经济增长与营商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下降的可能性小,中低、中高水平地区较容易发生耦合协调度迁移,而低水平地区经济增长与营商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障碍;表中不同类型对角线两侧数值相对不高,通过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省域的转移情况具有异质性,即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跨越式、大幅度迁移的概率非常小,例如低水平地区中有15.8%的区域可能在下一年限迁移到中低水平,而低水平地区转移到中高水平的概率仅为1.3%。
四、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作用。营商环境受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制度的共同作用与影响,因此应加强这三大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其在实现营商环境中协同治理。政府在发挥主体引导性作用的同时推进市场主体的基础性作用和社会主体的支撑性作用。同时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鼓励其充分利用创新补贴提升产品变现能力,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督,强化市场主体保护,打破官本位思想,本着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建设良好的、完善的、公平的、可持续的营商环境。
表6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转化概率矩阵
第二,引进人才,加大人力资源储备力度。一方面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人才的培养与服务,扩大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供给规模和教育水平,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向研究型、技能型培养方向转变,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以满足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进而提高投资收益率。同时全面建立健全人才考核与激励制度,使人才发挥最大化效能,进而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应加强跨省份人才培训交流,采取高端引进与自主培养并重的方式,最终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第三,增强各省份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的交流与借鉴。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好、水平高省份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带动水平相对低的省份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第四,建设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如北京、上海、浙江等营商环境好、经济增长快的地区应向云南、青海等省份介绍经验,促进学习与交流,使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尚未形成良好态势的省份得到发展。
第五,各地区应以产业为中心,使区域内的各生产要素跨行政界线自由流动,形成完整的产业活动链,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铁玲.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分析——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2(8)
2.杨雯心,屈莉莉.营商环境的定量研究与分析方法综述[J].商业经济,2021(9)
3.王书贤.青岛地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时代经贸,2023(3)
4.王见敏,先国鹏,赵飞等.区域经济增长与人才结构耦合协调分析:基于贵州省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1,37(10)
5.牛鹏,郑明波,郭继文.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企业投资[J].当代财经,2022(1)
文章来源:邓蕾.我国省域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4,(16):189-192.
分享:
在早期制度安排下,环境规制主要依赖地方政府 监控企业“三废” 排量,从而确定企业应承担的税费、 罚款等环境成本。 为应对环境规制,企业会采取填埋、 过滤等边排放边治理的末端治理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 要企业全盘革新生产,是一种低成本的治理方式。 但 在当前“降碳”目标约束下,企业必须改变化石能源依 赖,实现生产过程的重塑。
2025-02-13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零售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以及引导生产、扩大消费规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市场繁荣、就业保障的主力军。在政府的绿色政策支持下,有绿色消费意愿的顾客也更愿意购买绿色产品。
2025-02-11在消费市场回归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聚焦商品力、服务力、营销力的业态创新进一步迭代。社群经济作为电商和社交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的细分零售业态,是品牌方以微信群、QQ群等社群为渠道,基于社群互动关系,为社群用户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陈洋等,2018)。
2025-02-10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与实践在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有利于企业韧性能力的提升(田虹和姜春源,2020),进而提升企业开展绿色创新业务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企业在员工的社会责任实践过程中能够明确绿色创新方向和社会责任内容,并将社会责任战略转化为日常管理实践,实现组织的长期持续发展。
2025-02-10从“花昨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到“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分期消费逐渐成为时下流行的消费理念。拥有万亿元规模的分期消费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网络零售商的关注。京东在业内率先推出第一款分期支付—“京东白条”,配合其网络零售业务,让消费者可以仅凭信用就享受“先消费,后付款”。
2025-02-10电力公司的变压器、电缆等电力物资采购常常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方式,但实际操作中,由于供应商无法直接从电力物资需求部门获得需求,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补货计划还是由电力物资采购部门提供的。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面对动态变化的需求,电力物资采购部门在决策补货策略时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
2025-01-13企业成本管理将打破表层财务核算、预算的层面,而是要深植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动态监控、智能管理等更深一层,成本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与核心驱动。因此,加强大数据时代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要略研究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2025-01-10面对数字化时代,促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及数字政府的构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诸多挑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方向,这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重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25-01-10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从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考虑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动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进业务流程等手段,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降低[1]。而价值链理论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动因的有力工具,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管理策略。
2025-01-10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2023年4月初已突破5000万户的大关,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组数据来概括:民营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比超过九成,为城镇提供了超过八成的就业岗位,贡献了超过七成的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超过六成的GDP比重,并为国家贡献了超过五成的税收。
2025-01-10人气:6557
人气:4603
人气:4294
人气:3923
人气:370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商业经济与管理
期刊人气:3563
主管单位:浙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0-2154
国内刊号:33-1336/F
邮发代号:32-49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3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