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义,其次对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从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高校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旨在为高校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我国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普遍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双创背景下,高校在进行实践育人时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从多个维度出发,在开展双创教育过程中融入实践育人理念。
一、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义
1.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能锻炼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各种项目导向的课程和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而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其次,双创背景下的多维化教育路径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情境和环境下进行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从而锻炼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在多维化的实践育人环境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商业计划、社会实践等,这些都有助于他们锻炼跨界思维和合作沟通的能力。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双创环境中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这两点对于任何形式的创新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在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能更加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价值,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创新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2.促进人才多元化
在双创环境下,高校能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而给予学生多个维度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与创业公司、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多方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平台。这些实践平台不仅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还能锻炼他们在不同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技术比赛、文化节等,鼓励学生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多元化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多元化的教育环境能够让来自不同地区、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中相互交流和学习,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多元化的教育和实践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促进人才多元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价值。
3.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双创环境促使高校更加注重与实际社会、产业界的紧密结合,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更贴近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从而提高教育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例如,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也能引入最新发展趋势和需求,使得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前瞻性和时效性。首先,双创背景下的实践育人模式迫使教育者不断审视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不够全面,而更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项目表现无疑能更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其次,双创背景也有助于提升高校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由于高校需要在实践育人方面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实验,这无疑会促进教育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多元发展,产生更多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双创背景下的实践育人工作还能促进高校内部管理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为了更好地支持实践育人,高校需要进行更为合理的师资配置、教学资源整合以及课程体系建设,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具有多重影响和深远意义,为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二、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面临的机遇
1.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
双创环境为高校与产业界、研究机构、政府等多方主体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和合作的平台,这有助于高校更为高效地整合各类教育和研究资源。具体来说,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将高校的学术研究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市场需求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识的快速转化和应用。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学生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到实际的项目研发和管理中,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益。与此同时,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和人才优势,解决自身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产学研合作关系还可能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从而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例如,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到高校的教育和研究活动中。双创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引领教育改革方向
双创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教育和文化现象,对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具体来说,一是双创环境促使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评价体系、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的全面改革。例如,以往单一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教学模式在双创背景下显然不再适用,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经验和团队合作等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二是双创背景也推动了高校更加关注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出现了更多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如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模拟实验和实地考察等。这些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培养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三是高校在双创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往往更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这为高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政策红利,有助于推动其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引领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于提升高校自身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长足动力。
3.提升学科交叉融合
双创背景鼓励高校突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为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多角度、多维度的解决方案。第一,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有更多机会将学科交叉融合融入实践育人的教学和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工程学可以与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进行交叉研究,这样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跨学科思维模式。这样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场或研究中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其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二,学科交叉融合也为高校带来了丰富的教学和研究资源。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高校可以整合更多的智力和资源,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升高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第三,学科交叉融合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企业和社会组织越来越重视具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这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双创背景下,提升学科交叉融合无疑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的重要机遇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三、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面临的挑战
1.资源配置不均衡
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教师、资金和设施等关键资源的分配上。首先,在教师资源方面,尽管双创教育和实践育人工作已被普遍认为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相关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仍然相对缺乏。许多高校尚未将双创教育作为教师考核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教师在这一方面的积极性和专业性不足。其次,在资金配置方面,高校往往更倾向于将资源集中在传统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上,而对于实践育人相关的项目和活动,资金支持较为有限。这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力,也限制了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最后,在设施资源方面,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但这些设施往往集中在少数优势专业或高水平研究团队中,对于大多数学生和一般专业来说,可用的实践教学设施依然非常有限。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高校在双创背景下实践育人工作的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这不仅阻碍了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也影响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方面的长远发展。
2.实践教育与学科教学脱节
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的任务越来越重,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践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脱节。首先,从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实践教育的安排相对较少,而且往往被作为附属或者选修课程。这种分割式的课程设置方式导致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难以建立有效的联系和转换。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实践教育往往缺乏与学科核心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例如,在一些工程或科学专业中,虽然存在丰富的实验和实践环节,但这些实践活动多数是孤立、碎片化的,缺乏与学科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最后,从教师角度来看,专业学科教师和实践教育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不够充分。专业教师主要关注学科内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而对实践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参与;而实践教育教师则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对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整合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3.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多以学术表现和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而在双创背景下,这一模式显然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上的表现和成长。首先,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量化评估机制。这不仅可能导致教学活动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可能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表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次,高校普遍缺乏一个多元、动态和开放的评价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例如,应该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然后通过项目表现、团队评价、自我反思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这样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最后,在实践育人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标准的模糊性、评价过程的非透明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四、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多维化路径选择
1.优化高校资源集成模型
高校资源集成模型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跨层级的综合性资源配置和管理框架。优化高校资源集成模型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使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能在这一框架内高效流通和合理利用。例如,通过构建教师共享平台和实验设备数据库,可以使教师队伍与硬件资源实现最优匹配,进而提升教学与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资源集成模型强调数据驱动和智能优化。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教学资源需求和供应进行精准预测和智能匹配。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学生选课数据、课程评价反馈以及教师教学负担等多个维度,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师分配,从而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再次,资源集成模型要注重可持续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模型设计需要考虑到未来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确保资源集成模型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和可拓展性;另一方面,模型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修正和更新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因素和挑战。最后,成功构建和应用高校资源集成模型需要全体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的广泛参与和协作。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资源集成模型才能真正实现其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的多维化创新路径目标,从而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推动学科实践融合课程
双创背景下,应侧重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具体而言,第一,在课程设计方面,可通过课程模块化与微课程化来实现学科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这种方式允许在传统学科框架内嵌入实践模块或微课程,如实验设计、社会调查、企业实训等,与学科理论紧密结合,以形成完整的学习体验。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资源的集中展示和交互,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和互动。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可将沉浸式教学作为教学策略的核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沉浸式教学强调将学生置于一个接近实际工作环境或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中。这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与企业或社会组织合作,设置实地考察、实习、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学生的全面沉浸。这样的教学方法能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中更为深入和系统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理论。第三,教师角色也需要相应调整,从传统的“知识传输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项目协调者”。在实践环节中,教师不仅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还需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共同解决问题,生成知识,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促进和高度融合。学科实践融合课程需要一系列系统性、全面性的改革和创新,涉及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多个方面,这是该创新路径具体实现的关键所在。
3.构建动态评价机制
双创背景下,构建动态评价机制是一条关键的多维化创新路径。这一路径主要涉及指标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三个主要环节。一是指标设计方面,应超越传统的单一评价指标,如考试成绩或学术论文发表,应引入多元化、全面性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参与度、创新思维展示、团队协作能力等,以确保能全面捕捉到学生在实践育人过程中的多方面表现。二是数据采集方面,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进行实时、动态的数据采集和更新。例如,可以通过智能教室的各种传感设备实时记录学生在课堂互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或者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准确采集,还能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丰富、多维度的数据资源。三是在分析应用环节,除了基础的数据清洗和统计分析外,还需要运用更为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发现潜在的数据规律和关联性。这一步骤的核心是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评价结果生成。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还应能够动态地反馈到教学管理系统和个人学习档案中,以实现评价结果的多方位应用和长效积累。
五、结语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从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健全实践育人体系、完善实践育人机制等多个维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龚敏.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策略探析——评《高校实践育人创新探索与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5):145.
[2]薛松,刘天琳,刘真真.新农科视阈下地方农业高校“双创”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4):25-30.
[3]王艳娜.“双创”背景下当代高校思政育人创新与实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24):241-242.
[4]胡霞,陆旦宏.“双创”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8):20-21.
[5]辛忠.构建“双创”教育平台,使实践育人行稳致远[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5):3.
[6]李春梅,王如意.研究生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的三重维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5):141-145.
文章来源:薛媚.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多维化路径选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4,(08):56-58.
分享:
2014年,教育部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意在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自2014年“开展试点”至2022年“全面推行”,其科学培养路径始终在探索中不断明晰。
2024-11-01同等学力申硕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形式,在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同等学力申硕教育作为国家促进高层次专门人才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具有相应水平的在职工作者获得学位开辟了新途径,已成为中国特色学位授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补充渠道[1]。
2024-11-01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组织形态、管理模式等正在被颠覆和重构。[1]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传统商科课程设计主要是按职能划分,按照工具型人才培养的标准来设置,强调专业性和独特性,因此各专业课程体系相对独立。
2024-10-30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许多高端机械装备依赖于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2]。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2024-10-22“人才培养模式”一词诞生于我国实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1993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人才培养模式”,但为后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政策举措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2024-10-22教育数字化战略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科技、人才、教育强国目标的关键路径。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模式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更多元的形式赋予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更多可能,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4-10-18目前,国内高校愈加重视医工交叉融合专业的建设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国内90%的老牌综合性大学都已成立或在谋划建立医学部,其中有很多理工科见长的部委直属高校[2]。2022年7月发布的中国医学院校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的结果显示,在前10名中,有7名是来自综合性教育部直属大学。
2024-10-17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商科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新商科的到来,不仅要求商科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作为商科领域的重要分支,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2024-10-12当前,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体系变革,我国进入注重技能的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1]。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积极应对这一趋势,以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通过校企密切合作,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评价体系。
2024-10-12面向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新目标,党中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教育事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备、建设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4-10-12人气:2045
人气:2021
人气:1811
人气:1752
人气:165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人才
期刊人气:161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事报刊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3-4072
国内刊号:11-2455/C
邮发代号:82-348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1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