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德才兼备视域下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4-08-20    1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面临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双重炙烤。在这种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该如何应对自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该文针对现有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学校特色对德才兼备视域下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思考与探索,提出“德育”+“能力”共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详细介绍可应用实践的方法、措施,以期对国家省属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有所参考。

  • 关键词:
  • 人才培养
  • 创新人才
  • 德才兼备
  • 新时代
  • 环境工程
  • 加入收藏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不难看出,现阶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人才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也重点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提高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增强人才效能、激发创新活力[2]。教育是党之大计,也是国之大计。

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挑战。近几十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各高校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该专业发展方向的差异,为顺应德才兼备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新时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中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从国家建设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方针,分析现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进行探索,并提出一系列实践措施构建“德育”+“能力”共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把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战略落到实处,以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现有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剖析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显得相对滞后,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培养目标的问题。

(一)环境类课程内容单一、不连贯

现今各类环境问题日益呈现出复杂、多级、易变的趋势,而现有环境类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够紧密,缺少应用性、实践性和个体化,学生难以形成连贯的认知体系,无法将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关联起来并用于实践。此外,现有的以各类专业知识点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体系中,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较为独立,课与课之间的连接性不强,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多学科协同能力,甚至有的课程内容未能与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

(二)课程教学方法落后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现今的培养教育模式更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单一讲授式的课程模式普遍存在,而启发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多元化的课程模式较少,缺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只能机械式地接受和理解教师的教学安排,以课堂知识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结果。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的欲望和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从而限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阻碍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遏制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发掘、思考、创造的兴致,失去了创新的基本动力[3]。

(三)专业实验课教学效果不佳

专业实验课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专业认识的有效途径,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课程多为操作内容固定的验证性基础实验,实际教学以视频讲解为主,学生现学现做,这种教学模式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思考过程,最终导致学生只会堆砌知识和理论,而缺少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操作的能力,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完整[4]。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师不能简单地按照已有教案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在实验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以此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需要重点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拓展转化应用的技术人员。除此之外,由于许多实验的细节步骤多且分散,教师难以实时监控,在教学过程中易存在引导、管理低效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中无法进行系统且严谨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训练,普遍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难以真正理解研究实验的科学性。

(四)企业实践项目难以真正落实

环境工程作为一门与工程实践高度关联的专业,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协同互补。其中企业拥有丰富的产学资源,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佳平台[5]。但现有问题主要在于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由于经费、时间、基底容量和场地安全等原因,实际提供给学生的实践交流机会较少,教学过程多以实地参观、聆听讲座为主,现场实际操作要求不高,学生认知停留在企业实习的文字层面,因而难以达到高校人才工程实践的预期效果。其次,企业与高校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与实习单位交流不足的问题,易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无法按照企业的实践能力标准培养学生,同时学生也难以真正融入企业、行业环境。“如何在加强行业企业深度培养过程的同时,有效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及时解决的问题,仍有诸多因素阻碍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道路。


二、构建德才兼备的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作为独立成章的一个部分,彰显了国家对科教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切实需求。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德育”“能力”两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有效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之基。

(一)建立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国家德育平台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养成崇高的道德品格,为学生未来的创新发展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石。此外,德育教育还具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塑造健康的人格[3]。

1提升教师德育育人能力

德育育人能力是现代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一,德育育人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价值导向。提高教师的德育育人能力势在必行,为此可以通过邀请德育教师先进代表为全校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课程,选派校内教师到德育优秀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实行“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思政课程体系的建设[5]。除此之外,还要鼓励部分特别优秀教师先试先行,以点带面,积极申报校级思政课程项目。

2课程教学融合德育目标

专业基础课不能拘泥于传授专业知识的功能,而应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加以积极科学的引导[5]。要深入探索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立足“德育育人”与“知识传授”要求,着眼于培养需求与时代发展,实现专业知识和社会伦理有机结合,构建同时具备政治高度、科技深度和社会广度的专业课程内容[4]。由于环境学科的形成、发展本身就含有不少德育因素,因此对于达到“课程承载德育”与“德育寓于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是极为有益的。例如在课程教学中开设环境学、环境伦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基础通识课程,以加深学生对环境类专业的理解,同时推动学生对目前环境污染现状的思考,明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危害性,理解加快推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担负起环保人士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体会目前环境治理的紧迫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明确科技创新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和观念,确立自身的责任、目标与使命。

(二)提高环境工程创新人才专业实践能力

当代高等教育应当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增强对关键共性科技、前沿引领科技、现代科学技术、颠覆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为推动高校科研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而现阶段环境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需重新规划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实验设置、科研项目和产学联动四个板块共同建设环境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系统,以“以德为先”为基础,实施“德才兼备”,培养出具有高尚理想、良好道德品行、丰富专业知识和坚实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三方面做出明确的要求。从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实践训练等方面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在教学过程、学科建设到科研创新等环节与创新目标环环相扣,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使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6]。

整个培养过程:(1)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原理、方法;(2)让学生多开展实验、工程设计、课外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3)学校多举办科技竞赛、科研活动、学术交流,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瓶颈,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去尝试创新突破;(4)打造产学融合培养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7]。

2改造和提升课程体系

首先,要以环境工程专业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多元化智能发展特征为依据,以现代环境科学发展的知识链、创新链为基石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并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力留有充足的培养空间。其次,要充分结合创新创业人才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体系特点对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与设置,并且要突出其全面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求异意识等的培养是重中之重[2]。同时,还应高度重视适应环境的通识教育的构建,注重通识类、技术类和应用类等学科的设计,开设满足环境专业领域需求的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等,加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阶性、高创性、高能性”的精品示范课建设。充分发挥利用校、内外的互动与教育资源,例如学校组织、中外合作或者校企联合开办的环境工程实践课堂、实践活动等教育项目。为了加深学生对国内外环境研究领域的了解,需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对满足环境工程专业特色的学科平台课程进行增设和调整。

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要着重介绍环境类相关职业,引导和培养学生有责任、有担当的优良职业素养,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与建设,同时还应将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规划等路径导向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并以教育培养相关课程作为辅助[2]。最后,还要运用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注重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思维内容的课程设置,开展创新教育,有效推动学生不断创造新成果,开发创新价值。

3实验设置结合工程实践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既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也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及专业的特色,充分考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中,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环境工程基本原理、了解学科前沿技术及发展,还要强调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加强对工程的理论分析,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基础、积累经验。

因此实验课程开设的实验应尽量联系实际问题,将工程技术融入实验内容,将工程实例作为典型案例与学生分析探讨,将理论知识系统地渗透进工程分析中,做到理论、实验、实践的环环相扣,构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中,设置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实验、生活污水活性污泥处理处置实验等,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参数与方案,根据处理效果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环境监测实验中,引入新型污染物监测、过程污染物检测分析等内容,力争与时俱进;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中,模拟工业污染源废气动态系统分析、开展除尘装置的维护等实验[4]。在相关实验过程中,强化学生节能、降耗、减排的环保意识及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防范和妥善处置的安全意识。

4建立新型科研项目模式

考试是教学成果评价的一种形式,但不宜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衡量标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中之重,而科研活动就是实现这一能力培养的最好载体和引擎,也是培养急需的科研人才后备力量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经验,选取合适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借助导师的科研平台,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将科研取得的成果逐渐推广到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拓宽专业认知,最终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服务。另一方面,教学和科研都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要从实践应用中发现真问题,通过研究加以解决,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研项目的开展,可以采用学生与导师绑定的评价体系。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的创新创业成果作为学生获得荣誉、奖学金等评奖评优活动的参考依据之一;对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导师,将学生在其指导下取得的创新实践成果记入导师的绩效中,可以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职称、申报项目的考量依据之一[8]。这样的模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主动性,又能保障导师权益,极大地增强教师指导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通过项目的引导让学生学习分析实际问题、了解实际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7]。

5产学联动融合

产学联动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培养模式,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学校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对接联系,形成教学、科研与生产“三位一体”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从课堂知识到工程实践和业务落地能够有机衔接,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但同时实践经验也会反哺理论知识,使其更科学完善,从而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于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学院应联系相关企业为学生进入环境领域工作实习提供一定的岗位,让学生能对环境工程相关行业所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认知,在实际岗位上深化理解并运用课堂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实现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应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就业联动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在这种深度合作的模式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则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和新的成果,企业可以通过实践应用学校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来解决企业的实际技术难题、开发创新产品等,校企双方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受益[8]。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校内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讲座、研讨会、实训活动等,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提供培训和指导[5]。


三、结束语


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7]。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工作的长期目标,也是一项重要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前沿和行业发展,充分发挥德育培养、专业能力教育的最大合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断改革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储备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李圣.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陕西日报,2020-10-19(007).

[3]岳梅.“大思政”理念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J].中国军转民,2022(10):57-58.

[4]杨霞,耿直,张蕾蕾,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4(3):69-72.

[5]马军,曹阳,李晓科,等.新时代系统思维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14):145-148.

[6]符波,刘和,成小英,等.“工程化、国际化”环境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46):132-134.

[7]江朝晖.地方性农业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0):34-35.

[8]梅运军,黄岚,瞿梦洁,等.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1,40(6):108-112.


基金资助: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环境工程导论》课程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粤教高函[2020]20号); 中山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无编号);中山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高等水处理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无编号);


文章来源:何春,唐酥,黄文彬,等.德才兼备视域下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4,10(25):74-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创新人才教育

期刊名称:创新人才教育

期刊人气:127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5-5502

国内刊号:10-1118/G4

邮发代号:80-92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