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种类、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1、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
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位于境内,素有“中国水都”之称,库区冬冷而不寒,夏热而不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丹江口市蔬菜品种丰富多样,尤其是山野菜和特色菜品种多样,目前在丹江口市发展的特色蔬菜主要为人工种植蔬菜和野生蔬菜2大类。
1.1人工种植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
人工种植的特色蔬菜种类繁多,主要有秋葵、菜用玉米、豌豆尖、红薯尖、韭黄、香芹、毛腊菜等。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官殿镇许家畈村、蔡湾村,凉水河、六里坪、蒿坪等。
1.1.1由传统菜向特色菜转变的趋势大幅提升
全市各地均有一定面积的全年生产供应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如,蔡湾村的香芹种植基地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发展韭黄、香芹有一定的设施设备,专业化标准生产技术提高。
1.1.2生产主体态势稍现端倪
特色蔬菜在本地市场需求旺盛,如秋葵、红薯尖,在各大消费市场全年畅销。生产主体虽整体弱势,但在龙头企业凝聚带动下已逐渐好转。面临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机遇,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广阔。
1.2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
野生蔬菜,生长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更能反映出地方特色。据统计,丹江口市的野生蔬菜主要有蕨菜、香椿、荠菜、薇菜、野蒜、神仙叶、黄花菜、马齿苋、槐花、山竹笋等300多种,主要分布在山野田间、湿地、林地等。
1.2.1新鲜野菜供应从自然采集向人工驯化栽培基地建设方向发展
由于气候、生长季节、环境、野生蔬菜传统采集品种和批量的限制以及森林的破坏,经济效益较低;随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及野菜市场需求的扩大,丹江口市各地竞相开展山野菜人工栽培,建立人工栽培基地,如,盐池河镇裕康天然食品福利有限公司耳菇、山野菜生产基地,牛河山野荠菜栽培基地等。
1.2.2山野菜加工方式逐渐呈现出工厂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野菜加工工艺简单,将采集的新鲜蔬菜进行晾晒,自然风干后贮藏,产品形式比较简单,食用方法也有限。近年来,丹江口市的野菜加工有了一定的发展,如,丹江口浪河镇神仙叶凉粉加工企业、丹江口市民福绿色食品公司生产的“习大嫂”牌山野菜,产品以蕨菜、香椿、槐花、葛花为原料,其保鲜产品质量已达GB2714-1996国家卫生标准。
1.2.3山野菜加工产品逐渐由本地消费进入国际市场
近年来,丹江口市的山野菜不仅在本地市场销售良好,而且在国内大中城市的销量也不错,如武汉、上海、北京、深圳等,其中薇菜还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武汉举行的“十堰市特色产品展销推介会”上,参展的100余种山野菜产品被江城人民竞相购买;十堰市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2、特色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特色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1开发利用率较低,多种资源未被开发利用
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丹江口市十分丰富的特色野生蔬菜资源。资料表明,目前已开发利用的野生特色蔬菜仅限于常见的荠菜、蕨菜、薇菜、香椿等少量的品种,90%有价值的资源还未被开发利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对野生蔬菜的灭绝性采集现象十分严重,导致部分地区的一些野生资源数量下降,生态环境也遭受严重破坏。
2.1.2生产加工水平相对滞后
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加工企业多以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为主,投资规模小、生产加工设备简单,高新技术欠缺,有的只是一些手工作坊;主要是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技术创新性不足,缺乏适应特色蔬菜加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储备;科研投入少,蔬菜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制落后;丹江口市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采后加工研究方面经费投入较少,在加工技术创新性方面差距也较大;相关行业法规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
2.1.3特色蔬菜特殊功效的研究利用不足
丹江口市在对特色蔬菜产品的开发上,主要是对加工方法的研究和营养价值的开发,而对特菜的生理活性物质、保健功能、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特色蔬菜的特殊功效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2.1.4特色蔬菜的品种选育和原料基地的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农户灭绝式的采集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在合理利用野生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开展特色蔬菜的引种栽培及驯化工作。
2.1.5组织化程度低
丹江口市虽已形成了一大批高效率较成熟的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但大部分还是散户经营,各凭经验,各担风险。生产标准不统一,发展规模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程度不够。
2.2解决对策
2.2.1创新加工工艺,拓展产品种类,提高生产加工水平
增加科研投入,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加工方法和设备,生产新型的特菜产品,如功能性粉末特色菜、保健型美容特色菜、烘干即食特色菜、速冻特色菜等。同时,应用科技解决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营养成分和药用物质的流失、色泽的失真等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加工水平。
2.2.2加强野生特菜的人工驯化和栽培技术研究
要合理规划、有序开发、适度采集,保护野生资源;重视原料基地的建设,改变原料品种与加工需要脱节的状况,做好专用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快野生资源的人工驯化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丰富特菜资源,提高特菜产量。
2.2.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要把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质量监管体系,科学地管理生产、加工各个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2.2.4加大特菜综合利用研究,生产精制品
充分挖掘特菜的特殊功效,开展特菜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注重开发特菜营养价值的同时,采用高新技术,生产出高附加值具有特殊功效的产品,如提取食用天然色素、香精、香料和高纯度、高营养的功能型化妆品等,提高其经济效益。
2.2.5走集约化经营之路,用规模效益占领市场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蔬菜产业必须,必须建立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市场一体化的有机链接体,形成科研指导生产,产品占领市场,市场获得效益,效益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体,从而推动特菜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2.2.6加强营销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产品销售方面加强与北京对口协作,南水北调项目将丹江口市与北京紧密相连,丹江口水库的水已经得到北京和全国人民的认可。应该以此为锲机,将出自于调水源头的特菜,销往北京乃至全国,让全国人民都能品尝到源自大自然的精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2.7进一步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蔬菜企业
政府引导农户以成功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典型,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能及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由企业引导农户进行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最终达到共赢,同时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2.2.8创新食用方式方法
有很多新奇特蔬菜生产上市,不是市民不买销路不好,而是不知道如何做怎么吃,导致这些特菜无法在市场上存活。因此,创新食用方式方法并宣传介绍给市民,有利于特色蔬菜的推广。
3、特色蔬菜发展前景
由于丹江口市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及特菜自身新奇特稀的特点,生产过程天然无公害,营养保健滋补功能因子的保持,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赋予的高附加值(时尚化、文化化、高档化),使得特菜在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些特菜还销往外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周明,熊光权,叶丽秀.我国特色蔬菜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6(5):52-53.
[2]王德槟.我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园艺,2002,18(4):8-9.
[3]梁训义.芦笋生产及贸易概况[J].中国园艺文摘,2002,18(5):8.
[4]闵治平.西藏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16,38(2):57-58.
[5]梁称福,陈正法.我国野生蔬菜研究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园艺,2002,4(7):4.
[6]宋婷,李翔,张颖,等.特色野生蔬菜海州常山的开发利用[J].长江蔬菜,2015,14(3):64-66.
刘影.丹江口市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对策[J].农业与技术,2020,40(10):173-174.
分享: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也日益凸显。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和便利,推动了消费方式的变革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揭示数字经济在提升居民消费品质和满足多元化需求方面的潜力和机遇;
2023-12-26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彰显着质量、文化、个性和价值,更体现了企业、行业、区域乃至国家的整体实力。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一系列任务举措,指出力争到2035年中国品牌综合实力进入品牌强国前列的发展目标。
2023-11-10贫困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存在,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因素。2020年我国解决贫困问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不仅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要旗帜,更是世界脱贫战斗的重大推进。但这绝不意味着我国反贫困工作就此终结,相反,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对贫困问题将接力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要点之一。
2023-11-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刘耀彬,聂长飞)。娄底作为湖南省内最年轻的地级市,是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娄底市产业总体量持续快速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23-11-06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提高商业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源。为了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跨国公司逐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创新活动的研发和投资蓬勃发展,正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
2023-11-02所谓地摊经济,从理论层面来说是依靠摆地摊的方式来获取经济收入的经济形式,表现出低门槛、低成本以及经营自由的突出特点。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各地政府也逐渐放开对地摊经济的限制与管控,让地摊经济再次回到大众视线。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针对地摊经济的法律规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即便有相关法条予以规制,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发挥出实际效力。
2023-11-02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增长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公共管理创新,能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供良好环境,并解决在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所隐藏的问题。准确把握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3-11-02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体经济经过40多年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传统金融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时存在不足,导致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实体经济低迷和金融资产市场上扬态势。在此发展环境下,实体企业出于满足后续资金需求或者套利投机获取超额回报的考虑进行金融资产投资。
2023-10-1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蕴含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近些年我国发展、建设的主要指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市场自由发展,政府仍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实现市场管控,保证市场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保持发展活力。
2023-09-29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
2023-09-21人气:3146
人气:3061
人气:3043
人气:2855
人气:255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消费者报道
期刊人气:908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5499
国内刊号:44-1699/F
邮发代号:46-19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2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