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笔者运用SWAT模型对渭河咸阳站以上流域进行模拟,对流域进行分区,通过对1965—2015年的径流序列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确定1979—1989年为模拟期,模拟了11a间的径流情况。对比1986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资料,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将两期土地利用资料代入模型模拟2006—2015年的月径流量,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渭河流域径流的影响。
170
0
近年来,伴随着湖区荒漠化、生态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严重,湖泊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5,6]。很多学者对湖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时间序列湖泊面积变化、湖泊水位变化和湖泊的水量平衡[7,8,9],研究区域涉及青藏高原湖区、西北干旱湖区、云贵高原湖区、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东部平原湖区等典型区域[10,11,12,13,14]。
341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的内陆河流域之一,也是干旱区典型的水资源脆弱带。石羊河流域中游即武威绿洲近年来由于开发力度加大,用水量迅速增加,导致石羊河流入下游的地表水量逐年减少,引发了水资源短缺、用水矛盾激化、植被退化、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18
在全球气候与人类活动变化的背景下,研究该地区径流变化过程及驱动因素,从而为对认识区域生态水文以及石漠化过程变化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贵州修文河流域为例,应用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法以及偏相关分析法,对30年来喀斯特小流域径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力图为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重建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395
前人学者对极端降水做了大量研究,但针对乌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思南、德江、沿河为研究区域,研究乌江中下游流域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数和强度,总结归纳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等相关参数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预测乌江中下游流域发生极端降水事件提供参考。
220
三峡工程运用以来,荆江三口汛期分流量总体变化不大,分沙量急剧减少,松滋口分流、分沙量最多,藕池口次之,太平口最少。分流比变化不大,年均分流比为15.0%,由于三口口门段沿程冲刷,三口分沙比总体呈递增趋势,年平均分沙比为23.4%,最大分沙比达40.0%(2016年),其中松滋口、藕池口增加趋势较明显,占比分别为13.1%、7.3%,太平口变化不大,占3.0%。
59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外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1],开展地下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成分来源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地下水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揭示地下水环境状况,同时也为地下水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岩溶地下水是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主要供水水源,在保障供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289
刚体极限平衡法是现行的各行业规范规定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同时一些规范也推荐使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复杂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目前工程上常用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方法包括:瑞典圆弧法、毕肖普法、简布法和传递系数法等,但这些方法不能很好的反应真实破坏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解决这方面问题。
471
汉江是长江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干流全长1577km,流域面积约为15.9×104km2。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于武汉市汇入长江干流,丹江口水库和钟祥水文站将汉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3部分。汉江流域属于我国典型的湿润区,全年降水量介于800~1200mm之间,降水量在时程上分配不均,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降水量约为600~1000mm。
201
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对自然利用的一种途径[1],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经营与改造方式不断变化,下垫面粗糙程度及入渗特性也随之改变,对植被截留、地面下渗及地表蒸散等水文过程造成深刻影响,从而导致径流发生变化,流域内水量平衡遭到破坏[2,3],引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4]。
294
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涵盖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1,2]。枯落物作为植物群落水文效应的第二活动层,凋落过程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3],在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枯落物层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及透水性,枯落物的分解也能为林木提供养分[4]。
225
基于服务器集群、集成语言查询、实体数据库、动态链接库等技术,采用后台监听技术实现了水文信息收集、检查、分析、计算、信息报送、成果归档全自动一体化处理及水文监测数据在线审查,并与全国水文资料整编系统无缝对接,构建了辽宁省水文站网综合管理系统。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水文监测数据处理能力、水文资料成果审查效率及水文站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16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提升,改善水环境污染、实现水资源配制优化、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水文站上下游修建污水处理站对水文监测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污水处理站对水文监测的影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154
渗透系数(K)和影响半径(R)在探讨地下水动力学问题与计算地下含水层允许开采量中是非常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1,2],因此求取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是正确评价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兴利除害的重要前期基础工作[3]。
89
鲁北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带,饮用水源为深层地下水及黄河水,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普遍偏高,造成氟中毒,属于深层地下高氟水型地氟病病区,是全省受地氟病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其中济阳、博兴、高青、广饶、夏津、宁津等16县777个村受危害人口65万余人[1,2,3,4],出现氟骨症、氟斑、尿氟等症状,严重危害当地群众的生命和健康[5,6]。
102
影响因子:0.665
影响因子:0.385
影响因子:0.507
影响因子:1.868
影响因子:1.534
影响因子:0.35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